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7|评论: 4

[转帖] 说“人话”,要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 09:46 | |阅读模式
  ■ 新京报社论
  官员惟上,而无须看民众的脸色,当然会放言无忌。要想官员“说人话”,得让公民权利站起来,权力监督硬起来才行。
  《人民日报》日前公开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请公众为转变作风建言献策。此举引发社会强烈共鸣,网友纷纷吐槽,不仅“贡献”出官场上习见的空话、套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甚至连2010年那位满口“领导重视”的江西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也被重新记起。
  早在2008年1月,《中国青年报》也有过类似的民意调查。其中,9成受访者不满官员官话套话多、办事效率差。时隔多年,那些“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现象不仅未能禁绝,反而愈来愈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顽疾。充斥于视听的领导活动报道,依然是一片“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即便发生了灾难,也不忘来一句“群众情绪基本稳定”……对此,民众早已心有反感。
  有人可能会说,很多官员其实也是口不由己,张口就是一套一套的官话套话,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话语体系有关。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一些道理,不过,依然很难解释类似话语超强的传染力。
  其实,官话套话盛行,真话人话“稀缺”,一方面反映出时下很多官员工作作风的虚浮,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总想着做些花样文章,敷衍上级,搪塞民众;另一方面,也与权力产生、运行的土壤密不可分。如果在制度上,官员只习惯对上负责,而无须看民众的脸色,则当然会无视民众的感受,放言无忌。
  以兰考火灾为例,7名儿童的死亡非但没有引起当地官员的忏悔,反而一再强调领导对“抢险救火”的“高度重视”,这样的表述绝非一时口误,而是反映出其漠视民众感受的一贯思维。地方上的官员更在意这一事件可能对自己权力产生的负面影响,至于那些可怜的孩子,并没有真正震动他们的灵魂。若真的“高度重视”,也就不会发生火灾了,何来“现场指挥”?
  还有山西苯胺污染迟报事件,明明已经对流域内群众、下游城市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恶劣影响,可长治市的媒体却刊发报道“数千军民冒严寒,热火朝天刨冰掘苯”。类似这种坏事变好事,丧事变喜事的畸形政绩思维,正是一些官员“惟上”心态的反映。
  言为心声,官员使用什么样的话语系统,就对应着什么样的行状。而若要转变作风,彻底摒弃相沿成习的空话、套话,根本还在于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具体而言,一是要真正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民意多一些尊重和敬畏;再就是必须改善对公权力的监督,保障公民监督的权利。事实上,这些年来,社会公众,特别是网民监督意识的增强,也是促进政府提高效率、官员转变工作作风的契机。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方政府也热衷于一些“危机管理”的培训,教育官员学会如何对媒体、对公众说话。不必讳言,地方上应对舆情方式的改变,确实能够加强沟通,增进共识,不过,这种“变话”,仍属于技术层面的改变,如果不是真心低头心系百姓,将很难真正改变官员对待公权力的态度、对待民众的态度。要想官员“说人话”,还得让公民的权利站起来,权力监督硬起来才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1-12 09:53 |
不讲官话套话,官怎么做?现在的官员没有卖官,没有买官,凭真才实学上去的,我猜想没有几个。捞钱有术,发言无能,这就是新官场现形记。

发表于 2013-1-12 09:56 |
秘书除了是官员管家外,也是捞钱的助手,一肚子官话套话,点墨皆无,不写套话官话,还写得出个啥?

发表于 2013-1-12 09:58 |
新京报的愿望是好,但是绝无可能办到。

发表于 2013-1-12 10:13 |
只是希望 觉得在天朝不讲官话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名族的劣根性 与教育环境息息相关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