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捉鱼秘籍 端午艳阳高照,两家五口出游。彭州升平稻田,忙里偷闲捉鱼。 闲话休表,单说这龙年端午节,我们两家三代五人跟随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一起来到尹昌衡故里彭州升平镇过节。旧时过节,吃喝第一,所以这端午节流传至今最为人知的习俗还是吃粽子,赛龙舟,挂昌蒲这“三大件”。如今过节,玩乐为先,所以今天我们在升平镇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稻田捉鱼比赛。 我小的时候,家乡的稻田是不养鱼的。因为稻田里的水在收获水稻前要放干,鱼儿离了水,哪里还能活?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普通人家来说,鱼属于奢侈品,只有家中来重要客人才会花钱去买来招待贵宾。那时候家乡的小河还是清澈的,山上却因为开荒种地变成了红色的;而如今,山上退耕还林变绿了,河里却因工厂林立发臭了。那时候清澈的小河里鱼虾肥美,每到夏天就会成为孩子们钓虾抓鱼的练习场。所以今天要在这稻田里来捉鱼,于我来说,嘿嘿,那只是小菜一碟! 捉鱼比赛现场,台上主持人还在浮想联翩,妙语如珠,田里众选手早已裤腿高挽,摩拳擦掌。在一众升平乡亲的巴巴掌声里,主持人宣布捉鱼开始,我立即下到稻田垄沟里,弯下腰,前后脚站稳,双手张开作扑状轻轻入水并往水底的泥里抓去,不出所料,一条小草鱼被我稳稳捉住。我直起身来,把鱼丢入屁股后面小侄儿提着的小桶里。再次弯下腰去,一路向前,仔仔细细地在泥土里搜寻,几乎是三步一条,五步两条的速度很快就从垄沟这头捉到了那头。稍事休息,再次返身回来,从那头向这头一路抓将过来,又是收获不小。多年不再下河捉鱼,体力大不如前,二十分钟时间在田里来回四趟,我的腰都差点直不起来了。我们一共捉了四十二条鱼,很谦虚地获得了二等奖,得到乡亲们送上的八十个土鸡蛋,意外之喜啊! 稻田捉鱼的快乐,我写得再生动也不如你自己下田去流过汗水沾满稀泥后体验到的更快乐,所以此处按住不表。只是估计你早已四体不勤五谷难分,所以把稻田捉鱼秘籍分享出来,让大家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收获鱼儿大快朵颐以慰肚将军。 稻田鱼大多是鲫鱼和草鱼,这两种鱼喜欢往土里钻而不喜欢浮在水面,所以稻田捉鱼最紧要的是要到泥里去摸。摸之前又要有心理准备水下处处都有可能摸到鱼,所以双手要呈合围的钳形入水,一旦手指碰到鱼儿立即双手合拢紧紧卡住鱼儿,一只手是很难捉到鱼的。如果双手不事先准备好,你就算摸到了鱼,它也会狡猾地一摆,从你的手边溜掉。至于直起身在稻田里巡视,看到田里浮萍在动甚至看到鱼儿的背影再入水去捉,多半都会望鱼兴叹徒留遗憾。稻田捉鱼还有一个特点是勇往直前莫回头,因为鱼儿只会往前冲而不会挂倒档,所以一旦有鱼儿脱手你的双手要下意识地往前方去逮才能亡“鱼”补牢。 秘籍在手,相信只要你先在家里的浴缸里勤加练习,到时下到稻田一定会胸有成竹气定神闲信手拈来都是鱼,乘兴而去,满意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