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经济“开门红”综述
“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是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基调,也是对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最准确的概括。“高”体现在去年大基数、高增长的基础上。去年全省经济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的速度,历史性地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进”,三个“第一”足以佐证——
全省GDP同比增长13.1%,增速在全国前十位经济大省中排第一。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增速全国第一。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增速全国第一。
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经济环境中取得的“进”尤为不易,在复杂严峻经济形势中蓄积的“势”就更难能可贵。一季度四川经济整体呈现出的“生产发展、需求扩大、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的“增势”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胡彦殊
生产发展 需求扩大
“高位求进”引擎动力强劲
农业是稳定经济增势的基础。一季度,全省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预计产量稳中略增。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将基础进一步筑牢。
稳定增势,首先是稳定工业的增势。四川工业不负众望,在全国工业经济增长减缓的宏观环境下,延续去年以来高基数基础上的较快增长态势,达到2009年以来四川工业发展的最好水平。
不仅全省工业整体上扬,各市州也齐头并进。一季度,全省17个市(州)规上工业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成都增长18%,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速度继续加快,质量更是全面提升。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5%,增速连续两个月居全国第一位。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4%,占全省投资比重近60%。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全面发力——
投资进度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十二五”规划中的一批重点项目进入集中建设阶段,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规划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年初一大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一季度,我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85.6亿元,居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24.4%,完成全年奋斗目标1.8万亿的20.5%。
加快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成功克服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退出带来的不利影响,刺激消费潜力极大释放。最突出的表现是城乡消费同步增长,一季度城镇零售额增长16.9%,乡村零售额增长16.0%。
四川外贸无疑是全国外贸形势的一抹亮色。一季度,全省出口额62.5亿美元,增长31.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中小微型计算机出口额20.5亿美元,增长3.6倍。
民营经济的表现是观察“生产”和“需求”活力的另一个窗口。一季度,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2870.1亿元,同比增长15.8%,对GDP的贡献率达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