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尊敬的广安市政府领导: 你们好! 在你们百忙之中,我们写信来打扰你们实在是出于无奈。在广安区龙安乡民主村与岳池县大石乡交界处,急需你们出面协调才能解决。因为要连通两乡已修好的土马路,需架一座小桥.由于两县的两乡多年来一直未能协商解决好,导致两乡已修好的公路未能顺利通车。 据说,在98年左右,广安区区委和政府拨了20万用于修通这条路,但是,时任的党委书记王某把这笔钱用在其他方面了,导致我们空欢喜一场。去年,从我村出去创业的许某(已在广安区城北岔马路开加油站多年)准备出钱修通这条马路,许多原因导致他的愿望未能成功。 如今,广安区龙安乡民主村是龙安乡最贫困的村,因为我们这里偏僻落后,没有人来我村创业发展经济.我村的小学的老师还有临时代课的“老师”;我村村民欠乡村的上缴款10多万,我村已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到外地安家创业,如果再不解决我们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也许再过几年我村的土地会荒废。经济落后决定了一切都落后,5年前给广安区政府写信,广安区政府回复以财力有限没发展这条路,请市政府出面协调修通修好这条土马路,对两乡的经济发展一定有巨大的动力,敬请你们抽空调查研究。谢谢!两乡的人民一定会感激你们!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广安区龙安乡民主村全体村民
2011.3.5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同志们: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再== ==
总会解决的
这座桥涉及到两县两乡的人民,修通了开通班车,政府又有收入了!既为民办事,又带动了各方面的发展,领导到基层调研再回复吧!
村公路不能过多.浪会田地.
老百姓最纯朴的呼吁
如果真是只差一座桥就让两乡好的路不浪费,政府就应该考虑考虑。
不要因小失大
以下是引用[I]维权[/I]在2005-9-21 15:24:00的发言:[BR]村公路不能过多.浪会田地.
以下是引用[I]GA秋水长天[/I]在2005-9-22 16:50:00的发言:[BR]看完这篇贴子....觉得修桥的确有利于当地群众,但是,还是有几句话想说 1、修建桥梁,虽然不大,但是资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钱从何来?由市、区各级拨付吗?如果市、区把钱全用来修建村级公路桥梁的话...那么,修建县、乡公路甚至更大的工程又从哪里拿钱出来呢? 2、修建桥梁,的确方便了两村群众,但是,修建桥梁的钱花得值不值?如果只是方便两个村的话...我个人觉得不值了,钱要花在刀口上。 毕竟,现在都是村村通公路,乡与乡之间也都有连线...如果真是因为这一座桥影响两村,甚至两个乡的发展的话,我相信,广安市、区两级政府都会妥善解决的。 相信广安区政府领导看了这篇贴子,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复的。
村民建议有道理!
以下是引用[I]GA秋水长天[/I]在2005-9-23 16:14:00的发言:[BR]首先声明,我不是公务员,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人,不会偏向谁,各位看贴的跟贴的都不要骂我。 看了这么多贴子,大多都是反应情况的,每张新闻贴子反应出来的情况都很严重,或许真有一部分公务员是不作为吧... 前几天,这个论坛里面有一张贴子涉及到我所在的单位...由上级交由我们单位办理,我也有所接触... 所以,我也有两点要说的: 1、反映问题的贴子不一定属实(希望版主以后对这类帖子审查一下)。 2、反映问题的帖子或许要求太高(毕竟政府部门是要考虑大局,邓小平还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呢。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还有就是,我要发一句牢骚,本来每个人都有一天的工作任务,结果,今天莫名其妙下来这么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文字答复...好了,我今天啥事不做就来答复这个问题了。剩下的事情只能明天做了,希望明天不会有谁发贴说我办事拖沓吧....
1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力深入广安区浓溪镇等地调查研究。谭力在调研时强调,各地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谭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蒲波,市委常委、广安区委书记余仪,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明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谭力一行先后深入水淹区红色村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研中,谭力详细了解了该村的支部活动室建设与活动开展情况,查看了村务公开,认真询问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并到村小学校看望教职员工和学生。谭力一行还进农家院坝,看养殖,了解畜牧业发展,到田间地头,看海椒生产基地,考察产业扶贫。一路上,谭力还向村支书和群众详细了解了全村的粮食生产和劳务输出及水产养殖情况。看到村民们正忙着建新房,听到他们人均收入已由过去的550元增加到现在的1060元,比往年翻了一番时,谭力非常高兴。他说,红色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全体村民的辛勤努力,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产业已有了一定基础,要进一步在扩大产业规模上做好文章,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当得知村里正在积极进行换届选举时,谭力向在场的村民叮嘱道,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选出想为群众办事、能为群众办事、能为群众办好事的干部,使村干部真正成为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领路人。只要你们富裕了,你们高兴了,我们心里就踏实、就高兴。临别红色村,谭力再三鼓励村民要在村干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早日走上致富路,共同富裕奔小康。 随后,谭力一行来到浓溪镇,与该镇和红色村的干部进行了亲切座谈。在座谈会上,谭力认真听取了镇村两级的工作汇报后指出,各地一定要逐镇逐乡认真分析,对基层班子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实、群众基础好、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镇村两级班子中。在扶贫攻坚中,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好适合贫困村发展的措施和办法,突出产业扶贫,要支持、帮助、教育和管理好业主,引导业主依法有序发展,妥善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既要让业主有钱可赚,又要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各地要深入对基层基础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保证基层干部有更多的精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扶贫攻坚的责任和义务,解决好扶贫中的公平性问题。同时,各地要健全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严格控制镇村两级新负债。 谭力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对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搞清楚弄明白,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做大做强有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好、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劳务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提高村民的素质,增强镇村两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群众,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具体行动,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形成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11月8日上午,广安区龙安乡绿树茵茵,硕果累累,金黄色的龙安柚馨香诱人。龙安柚起源地———群策村里更是彩旗飘扬,鲜花怒放,人头攒动,鼓乐声声,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丰收喜庆。广安首届龙安柚品果节在这里隆重举行。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市政协主席张泽忠,市委副书记王建军、彭德秋、刘继臣、高屹等出席开幕式,并与果农们一道采摘龙安柚共享丰收喜悦。龙安柚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柚金杯奖、中国农博会金质奖,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深受各界群众赞誉和喜爱,龙安柚及其“吉友”牌商标正在走出广安,走向全国。 近年来,广安区把发展龙安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成片发展,集中打造,种植规模、果品质量和市场空间逐年提升。目前,全区龙安柚基地规模已达6万亩、236万株,挂果面积1.2万亩、48万株,广大果农连年喜获丰收,仅龙安乡人均年种果收入达120元以上。龙安柚已成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致富果”。 认购果品,品尝龙安柚,人们尽情地分享着丰收的甘甜。认养果树,播下丰收的种子,人们积极参与,为做大做强龙安柚出资出力。品果节,品出了支农助农的精神,品出了万众一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行动。 喜气洋洋的丰收舞,诙谐幽默的方言小品,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倾诉着果农们喜悦的心情,家乡的巨变。一曲《为人民服务》更是道出了品果节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引起了广大果农的强烈共鸣。 村民杨胜祝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家种了200多株龙安柚,已有100株挂果了,每年收入7000多元。她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以前的‘无名果’根本不能成为现在的‘致富果’。今天的品果节,不仅为我们引来了资金,还扩大了龙安柚的影响,党委政府又给我们果农办了一件大实事。” 为百年柚树王揭碑,与果农们一道开园摘果,谭力、王平、张泽忠等市领导捧着沉甸甸、香喷喷的龙安柚,望着柚树林中一幢幢农家小洋楼,笑容满面。果农们更是有说有笑,激动不已。一位姓杨的果农兴奋地说,“为了我们增收致富,领导们日夜操劳,非常辛苦。我早就想请领导们与我们果农一道同享丰收的喜悦,今天终于如愿了!” 欢聚名柚之乡,同品名柚美味,共享丰收喜悦。欢快的歌声,开心的笑声,热烈的掌声伴随冲天而起的礼花,回荡在群策村的上空,绽放出干部群众心连心,携手同奔小康的浓浓情结。市委常委、广安军分区司令员张庆祝,市委常委、秘书长谭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蒲波,市委常委、广安区委书记余仪,市委常委、副市长赵龙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在家领导,以及果树认养、认购和果品订购单位代表或个人等参加了品果节。
"龙安乡位于广安市区西北方向,距城区16公里,与岳池县的大石、红庙、义兴等乡镇接壤。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辖11个村,93个社,3510户,12561人,其中男6807人,女5754人,耕地面积11759亩,其中田6296亩,土5463亩,99年以来退耕还林3650亩,全乡属浅丘带坝地形。 龙安乡交通运输方便,住处畅通,全乡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广播、通电话,有线电视网络辐射到每个村、社、农户;乡公路2.63公里,已实现了路面水泥硬化,村级公路15.93公里,路面平整度较好,无论天晴下雨,大小车辆均可畅通无阻。每天有各种车辆往返于龙安和广安之间。龙安乡水利资源丰富,全民水库右干渠17.2公里横灌9个村,76个社,灌溉面积达9516亩,为我乡抗旱夺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全乡社会事业日益发展,秩序井然。 龙安乡为加快乡域经济发展步伐,有效利用和开发资源,建立农业产业化,率先实现小康建设的奋斗目标,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搞业主开发。一是投资150万元,建立了龙安柚优质苗木基地1500亩;二是投资50万元,建立了苕桷药材基地50亩;三是投资80万元,建立了龙安桔杆气化站。 龙安乡盛产各种农副产品,特别是名特柚—龙安柚,龙安柚品质特优,深受消费者青睐,多次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龙安是龙安柚的原产地,近年来,我们按照规模开发建基地,强化管理上质量,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思路,加速了龙安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已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龙安柚4500亩20万株,挂果树8万株,年产柚30万个,实现产值150万元。同时为了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1998年我乡成立了龙安柚产业协会,吸收会员1800人,开展了为柚农提供优质柚苗,各种果用生产资料、指导培训技术,帮助销售果品等服务。我乡龙安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一是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龙安柚;二是在强化现有果树管理,推广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建好“三园一圃”(木本园、品种园、采穗园、繁育圃)。大量地为区内外提供果子、穗条种苗木;三是推进龙安柚产业化发展步伐,广招业主,组建集团公司,拓展市场,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龙安乡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奋斗带领全乡人民与时俱进,相信龙安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每天有各种车辆往返于龙安和广安之间"如果修座桥,岂不是可以让各种车辆往返于龙安和广安、岳池之间,交通范围更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会更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