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67|评论: 8

胡印斌:民国老课本走红是不褪色的穿越

[复制链接]
lkq

发表于 2011-12-3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透过那一帧帧工笔线描的插图、一行行竖排的繁体字、一篇篇隽永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材编写者,我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呼吸到来自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新蓬勃的气息。并且,这3套老课本也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

  ——中国青年报2011年最后一期冰点特稿,刊发了教育学者王丽一篇关于民国小学国语课本的文章。与国语老课本一样,王丽的这篇文章同样让人“惊艳”,好似推开了一扇豁亮的窗子,看见了悠远的中国气韵,不免“心有戚戚焉”。王丽说,这就是我亲爱的母语啊!如此优美、如此典雅、如此亲切。

  相信这样的感受道出了很多“回头去看”的人的心声。正如这个冬天、眼下,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手边摊开着一册《开明国语课本》:“北风吹,白云飞,太阳哪里去了,树上的叶子哪里去了,地上的青草哪里去了。”中国文字之美,尽在其间,而丰子恺寥寥几笔的绘图也是笔简意深。小小童子,浸润在这样的语文教育之中,想不被潜移默化也难、想不热爱母语也难。

  还有《小猫要过河》:“小猫要过河,不会游水,他向鹅借船,鹅说,我没有船。小猫说,你的身体不像船吗?你的脚不像两把桨吗?鹅笑着说,请你就上船吧。”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展现出来的,正是文字本身的魅力。语文是应该讲感觉的,缺乏丰富、细致的感觉,再宏大、再精密的设计都很难真正触及人心。

  民国老课本的美,还不仅仅是文字的美、文学的美,一些“说教”也渗透其间,不过,这种渗透一点也不空泛,甚至是不著痕迹。《开明国语课本》第一册第一课讲礼仪:“先生早,小朋友早,先生说,小朋友,坐下来,先生说,我讲话,小朋友听……先生讲完了,小朋友走出去,一二,一二。”其实,教育本身并不必然排斥说教,只不过,当这种说教以一种极为空洞、宏大的方式出现的时候,不免面目可憎。

  影响也好、渗透也罢,任何一种课本都有着这样的“宏愿”,只不过,民国老课本更平等、更温润、更能贴近孩子们的心灵而已。没有强迫,没有指令,没有暴力,这样的语文才是让人温暖的语文,才是可以托付的语文。它首先撩动你、触动你,入眼入心,沁人心脾;其次体贴你、包裹你,在这样的母语环境中,每一个人想必都能够感觉到沉静、大气,而非焦躁、戾气。

  王丽说,老课本揭开了民国那些人何以念完小学即能自食其力、安身立命的秘密。她举出的例子是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范用、新民晚报原副总编辑冯英子,这些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代表性不言而喻。其实,从一般民众那里,似乎更能体现出这种教育的穿透力。

  历史地理学者王振忠在《水岚村纪事》一书中,就“打捞”出这样一个人物。詹庆良,这个只读了三四年书的徽州山村少年,早年遗落的一本日记可谓神采飞扬,既能记事,也能抒怀,文字颇为成熟,其人其文也为那个时代的小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触摸的样本。要知道,那只是一个读了三四年书的山里孩子。

  这些年来,民国老课本颇为走红,这种走红让人感慨、让人愤激的同时,也放大了社会公众对当下教科书的期待。人们都在强调要珍爱母语,可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却每每让人失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我想,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疏离、隔膜乃至扭曲,可能是一个原因;而从技术层面讲,时下语文课本与人的割裂也难辞其咎。

  一套名为《启蒙国文》的民国老课本在编辑大意中说:“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即便是这一点,实现起来居然也是千难万难,遑论其他?惟愿民国老课本的走红,不只是一种时空穿越,而是一种改变的先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zgd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3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课本被后进者批得一塌糊涂,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高度和不凡。其实老课本反映了先进的远见卓识,不是洪水猛兽,至今还非常有用。作为后进者,我们更应当谦卑!

发表于 2011-12-3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大陆小学语文就越来越板着面孔了!

发表于 2011-12-3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o不错 古董啊
发表于 2011-12-3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值得捞起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3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来,民国老课本颇为走红,这在让人感慨、愤激的同时,也放大了社会公众对当下教科书的期待。人们都在强调要珍爱母语,可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却每每让人失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