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映秀发生特大泥石流,广州对口援建汶川县城前线工作组一行6人被阻在成都,无法回到汶川。
待在成都的两个星期里,我们百无聊赖的同时,一直期盼通往汶川的路能早日修复,不为别的,只想早点回到汶川。与成都相比,汶川有家的感觉。接到可以回汶川的通知后,开心之余颇有些忐忑。地震后的汶川,生态特别脆弱,经不起任何稍大的打击。汶川的群山,下雨会有泥石流、坍塌,晴天会有干塌,刮风会掉石头。平时经常听到石头砸到车或人的消息。24日上午就有一块足球大小的石头掉下砸中一名武警战士,幸亏抢救及时,生命无碍,但摘掉了一个肾,部分脾。在大自然面前,生命真的很渺小。告诉了家人今天进汶川的消息后,家人颇有些担心路上安全。虽然我心里也有些害怕,但还是装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安慰她。遇到危险境况时,我们经常用“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来安慰自己。要说危险,参加抢险的部队官兵、施工人员、交警等面临的程度比我们严重得多,他们都安之若素,兢兢业业,我们就更不应该怕了。
担心路上塞车,雷Sir昨天晚上买了些饼干、牛奶、面包等,以备不时之需。
早上6点,车从办事处出发。天下起毛毛小雨,颇让我们担心一路安全,但还是出发,雨越下得大,心里愈加不安。为抗洪救灾,四川专门开辟了抗洪救灾专用通道,我们沿着专用通道飞速前进,因时间尚早,路上车辆稀少,不一会就到了都江堰玉堂境内拐往汶川方向的路口,路口已聚集了一些车,交警在这里设置了关卡控制车辆进入汶川方向。因我们坐的是警车,交警没有阻拦直接放行。这时雨小了一些,大家心安一些。都映高速路上车辆依然稀少,让我们变得乐观,雷Sir说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可以回汶川吃早饭,大家颇以为然,开始讨论回汶川吃什么。车轮滚滚,继续前行。6:50左右,到达龙溪隧道。穿过龙溪隧道后,就进入映秀地界。在距洞口300米左右,塞车长龙终于出现,等了一会,我下车步行向前,想看看塞车情况怎样。长龙中,各种车混杂在一块,货车、轿车、面包车,运蔬菜的、运猪的、运汽油的,应有尽有。泥石流后,汶川县城的生活有受到一些影响,据说很多商店的货架已经空荡荡的。晚上同老林散步时,他告诉我昨天他们在外面吃饭时,想点个炒鸡蛋,却被告之整个汶川县城都没有鸡蛋卖了。出了龙溪隧道,沿公路边是一排帐篷,这是参加抢险的武警水电部队搭设的临时办公和休息地点,好些武警官兵蹬着雨鞋,全身泥巴,一脸倦色蹲在帐篷边吃早餐。放眼望去,河道已经疏通,因泥石流导致岷江改道,映秀新城成为汪洋泽湖的可怕景象不复存在。映秀新城方向分级修筑了两级防洪堤,防止洪水漫入映秀新城。多台挖机还在加宽、挖深河道,以降低水位。泥石流之前,213国道路面比河面要高出4到5米,泥石流后,河面比原有路面抬高了2到3米,后紧急回填了一条临时通道,勉强够两辆车并排通行。路基回填、河道疏浚、防洪堤加固等都在进行,施工机械、社会车辆都只能共用临时通道,有些地方回填后坡度过陡,好些车辆爬不过去,陷在路上。交警忙里忙外,疏导车辆,指挥交通。看到这些,等待时焦躁的情绪变得不好意思了。所有的车辆就这样一米米的往前挪动。7:50,车辆前进了50米,8:50,车辆出了隧道口,9:20,车辆爬过临时通道,短短300米的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10:20左右,平安抵达汶川。一路上,看到好几处石头滚落到路上的场景。
到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家人告诉平安。
在所有进出汶川的旅途中,这次还不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最长的一次是150公里花了23个小时。与前几天进出汶川还得花上2个多小时翻山越岭相比,我们轻松许多。全程都在车上。但不管时间长短、辛苦程度、危险程度,支撑我们不顾一切回到汶川就是家的感觉。对于家,我们或许有过牢骚,有过抱怨,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成都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回到汶川,心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