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64|评论: 27

开学了……想起了山里那群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1 09:34 | |阅读模式

开学了……想起了山里那群孩子


   
    咋日,全州所有中小学统一开学。在春天里开始的学期,如这个季节,花一般的绚丽。


    在州府所在地的西昌,一群蛰伏了整个寒假的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再次在曾经的校园骄傲地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满足与过分的兴奋,这将是他们幸福的一学期的开始。


    自从义务教育阶段,不再收取学杂费,我们冠面堂黄地一致以为,适龄儿童入学不再难,家长的负担不再重。但是,在西昌这个富饶之地,少数不务正业的教师,却在赴火打劫,依然半强迫地收取“班费”、“资料费”、“自愿补习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其总数已经超过了以往收费教育的总费用。

    对于西昌,这是一块富饶之地,家长交费也不困难,对于私自收取费用,只要不太过份,权当尊师重教,孝敬师者。当我亲眼见到那些在春天里收取“私费”的行为时,我的心为之一震,想起了山里那群孩子,不知他们是否也承受着同样的交费命运……


    十年前,我在东五县一个乡的中心校任教,这个乡和其他很多贫困的乡一样,贫困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经过若干年的理论性扶贫,但贫穷依然如故。春天,其实在绝大部分人眼里,是鲜花、温暖、阳光、美丽,一切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来描绘春天。但是,在这里,却是“长天白日”,是青黄不接,是温暖中的饥饿,是新时代的旧生活。春季开学,是学生失学最多的时候,我们作为老师,不是在学校等着学生来报名,而是到那些高山顶上、悬崖边上、山沟深处的铺子里,去寻找那些曾经是学生的孩子。


    那时,还没有全免费义务教育,没有寄宿制教育,二三十元的学杂费,对于山区里的家庭来说,也是极大的困难。走进那些学生家,常常令人潸然泪下。这算什么家呀?黑漆漆的瓦板里,见不到一件象样的东西,墙角里仅剩的一点洋芋,已经发了芽,但这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口粮”,因为,这些洋芋,很可能是即将播下的种子。我们要找的孩子,这时常常不再家,被家长藏了起来,因为那交不起的学费,也因为这孩子已成半个劳动力,可以为家中做一些事了。春天,对于山民来说,是饥饿的煎熬,聊以度日的是少量生芽的洋芋和地里少得可怜的元根。改变这一现状的,要等到五六月份,从正在生长的洋芋窝里掏出一点提前长大的洋芋。要想渡过艰难的春天,很多时候,山民象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政府的救济,但常常,救济到困难家庭的粮食极少,大部分给了乡干部、村干部的亲戚,而这些人并不是最贫困的。


    因为贫困,所以失学。每一次开学,都成了学校的艰难选择,是找回这些学生,还是继续混日子?每一次找寻失学孩子,都成了老师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我们教师仅有的几百元工资,在春天里,很大一部分成了学生的学杂费。为了找回一个成绩好、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教师们常常会自己掏钱垫了学生的学费,垫了就垫了,从来没有想到去收回。我们并不觉得这有多么高尚,而是眼见着因二三十元学杂费而失学的孩子,不忍心。面对生存都困难的山民,自己每月几百元的收入,已是“巨款”!


    春天的山乡学校,教室里常常只有十来个衣衫破烂的孩子。上午10点开始上课,下午4点放学,孩子们午餐是自带的干粮,好一点的是荞馍馍,差一点的是几个煮得半生不熟的洋芋,或者刚从地里拔出的元根,更差的,便什么也不吃,挨饿。这些孩子,就是这样在春天里进行着他们的学业。其实,就是这样的贫困,这些孩子还“爱面子”。班上的一位叫子拉的学生,个子小,年龄小,家贫,但成绩好,聪明,但常常受到较大孩子的“欺负”。一次课间,我来到教室,见子拉正在哭,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的洋芋被同学拿去摔了。我找来那位摔洋芋的同学,质问,你为何把子拉的洋芋摔了,他申辩说,子拉家太穷了,还吃烂了的洋芋。我立即命令,赶快把洋芋捡回来,老师我现在吃的都是烂了的洋芋,吃洋芋并不丢人,你以为你能吃馒头就了不起,洋芋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食品。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孩子是尊敬老师的,很听老师的话,而且有很多贫困的孩子学习异常刻苦。他们与外面的孩子相比,生活环境极差,语言环境极差,要率先突破语言障碍,然后才能去发挥想象的极限,理解电流、盐酸、电子等抽象的概念。


    再苦的地方,再恶劣的环境,都有出类拔粹的精英。今年春节,我收到子拉寄来的贺卡,寄信的地址是——四川大学。在州民中的珍珠班,每年都有很多象子拉这样的贫困学子,升入全国重点大学。


    这几年来,曾经的同事来昌,告诉我学校已经实行了全免费教育,还有了寄宿制,学生上学不再困难。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也出来了,有些学校少数老师,开始悄悄收取“费用”……山民的贫困依然如故,贫困,在那么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根本无法扶起来的。教育,在那里,依然是让学生掌握汉语后,去外界创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象官方扶贫所说,扶贫先扶智,扶智之后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开学了,从我现在任教的学校出来,看到满城的高楼大厦,看到满街近乎于奢侈的鲜花,我却想到了山里那群衣着破烂的孩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09:37 |
本文作者,为西昌某中学老师。洋芋代为发之。

发表于 2011-2-21 09:46 |
有禁不止了哈:lol

发表于 2011-2-21 09:49 |
有令不行  查办
相关部门  不能相关了

发表于 2011-2-21 09:55 |
抒情散文

发表于 2011-2-21 10:25 |
读后让人感动,好样的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0:31 |
感谢超版、版主及网友安宁春风、焱淼的关注。

发表于 2011-2-21 10:47 |
向辛勤奉献的人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1:07 |
东五县的贫困,很多山区,是区位的贫困,一切贫扶手段都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唯一的出路,是离开这些地方,到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生存发展。退出的地方,用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
移民,才是那些地方扶贫的唯一手段。

发表于 2011-2-21 11:26 |
这都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是市场经济正在腐蚀我们的教育体系。不仅贫困地方留不住人,就是在县城稍为好点的老师都是在想换地方。

发表于 2011-2-21 14:27 |
向燃烧自己,照亮了孩子们的老师们致敬!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2-21 14:31 |
我现在想的是:开学了,我的孩子应该更加成熟了哦......

发表于 2011-2-21 14:35 |
凉山洋芋 发表于 2011-2-21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五县的贫困,很多山区,是区位的贫困,一切贫扶手段都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唯一的出路,是离开这些地方 ...

如果没有完善的规划和措施,被滥移民的地方,生态将遭到极大破坏,看看西昌周围被砍伐的森林就知道危害可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4:38 |
“珍珠计划”是由“台湾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提供资金援助,旨在帮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成人成才的一项教育计划。

凉山民族中学珍珠班是在台湾爱心教育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全力帮助下,共同把散落于凉山大山深处的“珍珠”们,串成的一颗巨大爱心。

珍珠班招收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子,让这些散落的珍珠,能够得到完整的教育。珍珠班不收学费、杂费,补助生活费,相当于把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延伸到了高中阶段,而且补助更多。

从这个班里走出的很多学生,走进了全国各地的大学,很大一部分进入了重点大学,考上了研究生,进入到了建设祖国和各个行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4:41 |
让珍珠展现光芒。
那些大山深处,因贫困而难以继续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子,因有凉山民中,而圆了求学之梦。
凉山民中,因有这些“珍珠”,而闪耀成一方名校……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6:29 |
请留心关注山里那些孩子…………

发表于 2011-2-21 16:57 |
凉山洋芋 发表于 2011-2-21 11:07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五县的贫困,很多山区,是区位的贫困,一切贫扶手段都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唯一的出路,是离开这些地方 ...


这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但是这样做法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群习惯于刀耕火种的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要带去他们的习惯,结果是贫穷的被输出,结果是制造民、族矛盾。

100多年来的中国要发展都要主动的学习西方,而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很矛盾可笑的东西,一方面要通过制造文化的方式千方百计的让少数民族保持原有形态其实就是狭隘形态,而且越是落后的越被称之为神奇,并天真的以为有这样良好的意愿少民想怎样就怎样经济就发展了,其实干的是南辕北撤的事情。

彝族的贫穷更多的是因为人口膨胀的原因,对于低素质的人来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这个定律完全适用,老凉山问题的解决,短期看我认为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需要外地技术人员的支援),增加产出,长期来看,必需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强化行政执行力,必须加强教育,从外地调老师以轮教的方式支援老凉山教育。

我在西昌学驾驶的时候,一个驾友家中竟然有十姊妹,而且都年轻,这让我大大的感到惊讶.


发表于 2011-2-21 16:59 |
  教育根除玉麦:D

发表于 2011-2-21 17:08 |
前不久,中央各部委不是开会研究凉山彝族的贫困问题吗,我看啊,只有严格管理才是出路,再这样放任自流,恐怕真的就是一个叫“二丫”(彝人论坛)的网友恶狠狠对我所说的,成为你们身上的毒瘤!

发表于 2011-2-21 20:35 |
楼主很好的帖子,可惜被有心理创伤的干海子一类人污染了。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