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在都江堰伏龙观 栏杆前,迎着猎猎湿润的江风,目送江水愤怒地咆哮着冲过宝瓶口,一往无前地奔向成都平原。。。。。。两千两百多年来默默的成就了一个天府之国。有人说——四川熟,天下足!一查资料,都江堰竟比万里长城还早修50多年。我以为中国的历史伟人群体中应该有李冰。前些年人们一直困惑李冰籍贯无考,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李冰父子筑都江堰的文字记载: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但是李冰系何方人士生卒年月却无只言片语。我认识一个都江堰市政府的朋友,他说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否为李冰父子所为长期以来也众说纷纭。前几年山西运城一李姓人士拿出族谱,明确记有:始祖李冰赴蜀治水。。。。。。史学界才确认李冰其人。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建筑可以同它媲美,长城早已失去往日的风彩,只剩下残垣断壁,仅能供人们怀古游览。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让往来的船只避过了好望角、合恩角的惊涛骇浪,让无计其数的海员躲过了葬身鱼腹的厄运,节省了航运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两条运河太年轻,岂能与都江堰比肩?所谓世界七大建筑奇迹曾经的辉煌都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唯有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在为人类做出贡献——无与伦比的贡献!
也许是因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宏伟,我亲自听到游客说:“长江三峡大坝比都江堰水利工程气势恢宏多了。。。。。。”但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作用是防洪,发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是排洪,灌溉。有谁能否认都江堰的伟大呢?我突然想到许地山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落花生》,落花生的低调让人肃然起敬。回想与都江堰同时代的郑国渠、灵渠已经失去当年的功能,而都江堰仍然在焕发永恒的青春。。。。。。
四川自古人杰地灵。大禹(四川北川人)就是一个杰出的水利专家。地处黄土高原的李冰何来水利工程知识与经历?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任仅5年确为四川,为中国,为世界构筑了一座历史丰碑!真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冰作为当时四川的最高军政长官,自己懂不懂水利已经不重要了,他能决策并带领大家构筑都江堰就堪称伟大。以至于后来人们将蜀王庙改做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在此不由得想到杭州西湖,当年白居易、苏东坡先后在杭州为官,率领军民清理西湖淤泥,筑泥为堤,后人为纪念他们,分别取名为白堤、苏堤,才有现在西湖的碧波荡漾,风情万种。
可以想象当年为修筑都江堰开山凿壁的艰辛,战国时期铁作为军事战略物资,主要用于兵器,极少用于其他工具。铁对任何国家都是极其珍贵的,在无炸药,铁制工具匮乏的时代要修筑都江堰要集聚多少人的智慧和血汗,开凿60000多立方米石头的宝瓶口竟用以火烧石,以水激石使其开裂的方法开凿而成。我曾爬上玉垒山,看到山崖被火烧的残痕,抚摸着微黑的山石,心中的感慨,震撼无以言表。。。。。。都江堰是一个集引水,分洪的综合水利工程,鱼嘴的作用不可低估,四六分水一定是经验的积累,多次调整的结果。它让成都平原成沃野千里的同时使岷江中下游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洪涝灾害。飞沙堰调节水量,同时,当洪水漫过飞沙堰时产生的漩涡将泥沙甚至巨石抛过飞沙堰,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淤积。这是多么巧妙的构想。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200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实为名至实归!
写于成都——内江-
201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