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里,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生活为一体的国际化科技园区,正酝酿着拔地而起。新加坡开发财团与成都高新区将联手打造新川创新科技园,起步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主要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成为中新合作的标志性园区。
本月,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在新加坡正式签约,引起海内外强烈关注。昨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华就相关细节进行了介绍。
要成为中新合作的标志性园区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华介绍,新川创新科技园,将由新加坡四大企业组建的新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区共同打造。项目起步发展的载体,初步规划在高新区南部园区,将在新近划入高新区的中和片区里,选定约10平方公里区域。这是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于一体的,开放型、国际化、低碳环保的科技创新园区。“我们的目标是将它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标志性园区,成为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一个典范。”唐华介绍,在产业定位方面,新川创新科技园将重点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文化创意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主要吸纳聚集跨国公司和行业知名企业、总部企业、创新研发机构等,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带动效应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在地域上,新川创新科技园是天府新城的拓展和延伸,在产业定位上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未来新川创新科技园将成为规划中的天府新区的先导区和核心区,成为天府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组成部分。
力争半年内完成可行性研究
“新川科技园项目由新加坡财团与成都高新区共同规划、开发、运营。这种合作模式,也是成都高新区的一次创新。”
唐华介绍,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我方已经与新方协商确定了项目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同时制定了工作进度表。首先要做的是,借助新加坡高水平、国际化的园区规划和运营管理理念,双方共同参与,尽快启动包括区域选址范围、用地规模及比例、产业定位、发展规划、运营模式等内容在内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近期,我方正与新方协商组建专门的项目工作组,新方团队已计划于国庆之后来成都与我方联合开展各项细化工作,力争在6个月之内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广州、天津、苏州也与新加坡有过合作,根据以往的经验,6个月以内的研究时间应该是最短的。”唐华说。
项目招商引资方面,高新区表示十分有信心。“成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领城市,在中西部已经形成最具竞争力的综合比较优势,引进了众多知名跨国企业及国内企业,这为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招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新川创新科技园地处成都城市的核心区域,它的定位,将对高端产业以及高层次从业人员更具吸引力。”唐华透露,在可行性研究完成以后,双方会组建合资公司,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合作伙伴进驻这个区域,共同谋取发展。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项目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天府新区示范园”、“以国际合作为支撑的西部大开发新旗舰”,谈及园区的规划定位,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郑小明,用以上两句话作了初步概括。
“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之后,成都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是新加坡和中国合作在国内建设的第四个园区,为什么选择落户成都?其实有一个大背景,即国家宣布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策。”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介绍,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需要一些旗舰性的项目带动,在此背景下,新川科技园成为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示范性项目。“定位中所说的‘以国际合作为支撑’,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窗口,把国际上的先进规划理念,把国际上最具有科技特征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活元素带入西部。”
链接>>>
新加坡、中国联手打造的第四个园区
1994年,新加坡与中国合作建立第一个项目——苏州工业园,成为制造业园区的典范;2007年,第二个项目天津生态城成为盐碱地上生态城市的示范;今年6月,中新合作的第三个项目广州知识城正式奠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城。
与这些园区相比,新川科技园有什么特色与优势?唐华分析:“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宏观背景下,我们面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同时正值下一代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不断探索发展的时期。新川科技园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目标是建设创新型、智能化、生态式城市。很多创新的项目计划在成都和新加坡同步进行、同步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该项目的成功,不仅仅会辐射西部,还会影响中国,面向全球。” 早报记者 房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