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公蚁王、千纸豁二位网友:
你们好!我的家乡也在芝苞。1992年前我在俞家河学习生活,及找些杂事干,生活了三十多年。后来到上海务工有16年了,今年6月回了一趟老家,8月初因巴中的朋友家有事顺便又回老家看了看,周围亲友提及家乡的路、桥多有议论,说通江论坛也有不少帖子。所以,今天我浏览了通江论坛,看到了二位网友多个帖子,我想在这里与你探讨一些问题,望不必见怪。
1、你二位出发点正确,因为要把苦竹滩至青山溪未修完的乡道水泥路修完,要在苦竹滩建一座大桥,解决人、车通行,确实有利于家乡的发展。
2、在路和桥的建设上,我了解的情况是:未修完的路在通江县委政府、县交通部门以及芝苞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省、市已立项下拨资金88万元,据说已开工建设了。但鉴于芝苞的地理位置特殊和7月份的水毁,有可能资金不足,还需县、乡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再解决。
桥应该修,同时也应该提早修。但作为通江山高坡陡,河流较多,应该修的桥或许不止苦竹滩一座。6月我回老家就走了麻石、喜神、新庙才回到家。路过春在,春在街道小沟的桥却使用了钢筋架,解决临时通行。你想没有,作为在通达路主干线上都如此这般,何况在芝苞呢?使至诚至芝苞、俞家河全线水泥路贯通,应该说县、乡党委政府是尽心尽力了。我们不能用国家对经济发达地方的投入标准来与国家对巴中、通江的投入标准比较,我认为老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
3、苦竹滩桥至少需上千万资金,也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县、乡政府能解决吗?依我看除非四川省交通厅解决才行吧,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怪罪县、乡党委政府。
4、作为我们在外的人员,我个人认为在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上,应本着“支持不添乱,关心需尽力”。在网上说些过激的话或发表些帖子,意图是想让各级重视,提前提早把路修好、桥建起,但效果不一定很好。路和桥不是能在网上“炒”出来的,而是要依靠我们家乡的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向省争取,干出来的。
5、在论坛上发表个人意见或建议,也应尊重客观实际,语言应该文明;多建议,少指责。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应该面对面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家乡的发展。
有伤和气的地方,请二位理解,我没有时间和精力,也不想再作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