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44|评论: 3

[川剧知识] 《夏庭光演出剧本选》之九《出 祁 山》

[复制链接]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4-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琴·西皮)
                   彭天喜  传授  夏庭光  整理     
剧情简介:大幕《出祁山》,事出《三国演义》――“赵子龙力斩五将”。
孔明出祁山,伐中原,兵至沔阳被西凉大将韩徳率四子及西羌诸路兵八万所阻。孔明知猛将韩徳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韩徳四子皆精通武艺。孔明以激将法激老赵云出马,终刀劈五虎,大获全胜。
◎祁山,在甘肃礼县东。汉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
◎中原,按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者。现泛
指整个中国。
◎沔阳,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以在沔水之阳(北)而得
名。
◎西凉――凉州下辖的金城、酒泉、西海、敦煌等西部八郡。基本范围在甘肃中西部和青海的东南部。
◎西羌,即居西部的羌族。
◎赵云,以武生应工的诸多戏文,皆用花枪,此剧赵云使大刀,恐是因戏之需吧!
人  物:赵  云(靠甲老生、靠甲花脸)
        韩  徳(靠甲花脸)
        孔  明(老生)
        韩  瑛(杂)
        韩  瑶(杂)
        韩  琼(杂)
        韩  琪(杂)
        马  童(武行)
        童  儿(娃娃生)
        探  子(杂)
        兵  卒(褂子)
(一)
        【空场。
【吹【炮火门】,八兵卒持大旗、韩瑛、韩瑶、韩琼、韩琪从上马门上,站对“出将”方的斜“一条枪”韩徳上。
韩  徳  韩徳!
       【兵卒“挖开” 列八字, 四虎子站中“一品墙”, 韩徳“起霸”……“起霸” 毕,兵卒对抄下,四虎子分列八字;四兵卒抬开山斧,韩徳持斧,兵卒下,四子下,韩徳下。
◎韩德开(画)“翻山脸”, 颏下兜腮胡须,戴蠖钭印⒏咛麸粑玻ù大靠,红裤青靴或ㄑァ:劝矶钭印⑿寤ㄅ郏ㄉ饕欤⒗︷酱士恪⒋蜓ィ嗷丈饕斓幕沉称祝殖炙蕖⑺丁㈤祥浮私撬浮0吮涑秩蛭迳牟噬笃臁
◎“起霸” 乃川剧表现武将出战前整装待发的传统程式之一。其名,有的戏因剧中人物名而易――《虎牢关》的吕布用,叫“起布”,《 大战爱华山》的金兀朮曰“起金”,《 破屯留》的王翦谓“起翦”,《霸王挑车》的项羽名“起霸”。有人将“起霸” 与“推衫子” 划等号是错误的。“起霸” 与“推衫子” 的最大不同点是:“起霸” 的人物要带兵率将上场,在“起霸” 过程中,兵卒要呐喊助威,伴“起霸”的击乐为【半登鼓】(详见《川剧品微续集·各说各》279页的《“推衫子” 等于“起霸”?》 篇)。
◎“四兵卒抬开山斧”, 一展示猛将韩徳力大无穷;二是孔明唱词“开山大斧重千厅”的形象化;三则是与下一场赵云出征,马童一人扛刀的悬殊对比。所以,四兵卒扛斧要行动缓慢,举步艰难,韩德要只手拾斧,四兵卒要松囗大气,以袖拭汗。
◎“过场戏” 仅“韩徳” 二字的台词,然而,却是全剧气势的铺垫。
(二)
       【中场一桌,桌上置令筒(签筒代)、插令旗;桌前一椅,左方一椅,红色摆场。
诸葛亮 (“小打”上,念引)
忧战事夜难安枕,   
报先帝三顾之恩。(坐)
           (念诗)      
先帝托孤白帝城,   
为兴汉室尽余生。   
率师伐魏出祁山,   
但愿苍天顺吾心。
            吾,汉军师中郎将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吾欲伐魏久已,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曹睿小儿中吾反间之计,司马懿遭贬,故上出师表一道,后主准奏。吾统雄师,兵出祁山,讨伐中原。吾师兵至沔阳。时闻一报:曹睿小儿遣驸马夏侯楙(音冒),调集关中诸路军马,又有西凉大将韩徳亲率四子和西羌之兵八万,阻吾前军。久闻韩徳凶猛异常,有万夫不挡之勇,驾下四子皆非等闲之辈,吾当如何遣将……嗯!要胜猛将韩徳父子,看来非威武将军赵云不可。怎奈子龙已过古稀之年,吾又怎忍派此重任……嗯,待吾激他一激。童儿!
    童 儿  (上)侍候师爷。
◎诸葛亮出场至呼童儿和赵云登台,渉及了川剧传统的引、诗、 “自报家门”、“造片”, 请参读《川剧品微续集》的《诗对》(12页)、《“自报家门” 与“造片”》(146页)、《引子》(217页),在此恕不细讲了。
◎“雍、凉”, 即雍州、凉州。
“反间之计”―― 即“反间计”。“ 反间计” 乃中国古典兵学的谋略之一《三十六计》。其他三十五计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脫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偷粱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诸葛亮戴万巻书(盔),穿八卦衣(蟒),捆蓝(黄)绫帕,挂麻三胡须,穿红裤乌靴,手持鹅毛扇。
    ◎童儿戴“孩儿发”, 着浅色短褶,穿彩裤夫子鞋。
   
诸萵亮 传吾将令,有出战韩徳者,小营答话。
    童 儿  是。(取令)军师大令下,有出战韩徳者,进小营答话。
    赵 云  (内)来了!(上)
    ◎赵云应声后,童儿返回插令于筒。
            
(念对)      
曾记当年战长坂,   
而今须白两鬓斑。(入内)
           老将赵云参见军师。
◎赵云戴白扎(盔),捆黄绫帕,嘴挂白三囗条(胡须),內穿白龙箭束带,外套白绣花褶,穿红裤青靴或白绣花裤、白绣花战靴,持白扇。靠甲花脸演赵云则戴白满口条,其于皆同上述。
◎初出茅庐的孔明登台点将时――《三闯辕门》由文生应工,赵云武生扮演,皆是伙小子;《黄鹤搂》、《芦花荡》、《卧龙吊孝》,孔明已是挂青三的正生演,赵云还是光嘴巴的武生;《战汉水》的汉军师戴青三,赵云乃该武生应工,则戴青囗条;而《出祁山》的孔明由“青”变“麻”, 赵云却“突飞猛长” 是白胡子了,恐怕还是因戏之需吧!
诸葛亮  老将军请起,赐座。
赵  云 谢。
诸葛亮  老将军不在后营歇息,进帐则甚?
赵  云 这……请问军师,时才传令为了何来?
诸葛亮  韩徳父子五人率西羌兵八万,阻我前军。传令诸将可有愿出战韩德者。
赵  云 老将是随令而来,请命出征,大战韩徳!
诸葛亮  你么……老了!
赵  云 咹!老只老得头上发!项下须!未必胸中韬略,手中兵刃,也老了不成!?
诸葛亮  老将军话虽如此,只是你年愈七旬,今非昔比哟!
赵  云 咹,军师!   
(唱【二流】)
汉军师说话扫人兴,      
说什么俺赵云年高带岁不能够将兵。   
叹老将家住在常山真顶,      
时未来袁绍帐下做了一名打草军。      
那日放马在高山岭,      
磐河桥传来了一派杀声。
老将高碑观动静,
却原是公孙瓒与袁绍刀对兵。      
公孙瓒连连吃败阵,      
颜良文丑穷追不舍老公孙。   
老将一见心生愤,   
平素好打抱不平。   
彼时间我跨骑敝马手提一根打马棍,   
无盔无甲一马扑进阵当心。   
棒打颜良贼逃命,   
脚踢文丑贼掉魂。   
公孙瓒反败转为胜,      
磐河桥俺投效北平太守老公孙。   
我主北平废了命,   
那时我才投刘君。   
曾记得长坂坡一阵,      
只杀得日月无辉天地不明。   
糜夫人丧身葵花井,      
俺赵云掩心甲内藏幼君。
(唱快【二流】)  
单人独骑闯敌阵,   
七进七出杀曹兵。   
拾得青钢剑一柄,   
只杀得,曹兵将,   
死的死,亡的亡,   
尸骨堆山, 血流成河,  
一个一个,个个鬼神惊。      
老将越杀越有兴,   
不提防,失脚跌下陷马坑。   
仗着幼主洪福顺,  
哗啦啦,祥光一道云,   
连人带马跃出陷马坑。  
入汉营我处处获全胜,   
出祁山为何不用我老赵云。   
诸葛亮 (唱)老将军话虽这样论,
你亦非昔年的威武将军。      
当年长坂正英俊,   
现而今须发如雪过七旬。      
更何况韩德五虎甚凶狠,      
开山大斧重千斤。   
老将军倘若把兵领,      
有闪失岂不负你一世英名。   
赵 云  (唱)汉军师长敌志话不中听,      
俺赵云也非是怯阵之人。      
那韩德纵然能举千钧鼎,      
俺赵云一人能敌百万兵。      
那韩德纵是猛虎出山岭,      
俺赵云要拔他项下须几根。   
那韩德纵是蛟龙出海境,      
俺赵云要剥他的龙皮抽龙筋。      
俺赵云, 若出阵,  
管叫他韩瑛、韩瑶、韩琼、韩琪、
韩德父子五人齐丧生。   
俺赵云,若败阵,   
愿取我老人头悬挂中军。
   
◎“常山真顶”, 就是今河北正定南。“长坂”,今湖北当阳市当阳镇。
“北平”, 三国时的北平在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南。
  ◎赵云的两段唱,演员据词意而比划,切注意老而不衰之气势
                                                                                                
诸葛亮  老将军此话当真?
赵  云 俺赵云一言九鼎!
诸葛亮 你量得就?
赵  云 量得就!
诸葛亮  你拿得稳?
赵  云 拿得稳!
诸葛亮  军中无戏言?
赵  云 愿立军令状!
诸葛亮  这又何必。
赵  云 即刻就写!(吹,写,交)
诸葛亮  (取令)老将军听令,赐你三千人马,出战韩徳!
赵  云 得令。这才叫话嘛!(下)
诸葛亮  哈哈,哈哈,哈哈哈……   
(唱【浪里钻】)
老赵云他还是当年的情性,   
几句话激发他壮志雄心。      
老赵云一出阵韩德死定,      
我料想夏侯楙必乱全军。      
(唱【二流】)
非夸口胜魏兵十拿九稳,      
用不了三五日直取凤鸣。      
叫童儿饯行酒预备齐整,      
饯别了老将军领兵出征。      
赵 云  (内唱【倒板】)
适才后营把甲更,(弃外衣上)
           (唱【二流】)     
                  浑身打扮赛天神。   
                  头上再把金盔整,   
丝鸾大带紧紧身。   
胸前牢系护心镜,   
                  虎头战靴牢牢登。    //
耀武扬威把帐进,   
                  汉军师你看我能不能将兵。   
诸萵亮 (唱)亲手奉上酒一樽,   
祝将军此去大功成。      
赵  云 (唱快【二流】)
用手接过酒一樽,   
                  将酒不饮谢神灵。   
                  军师宽心小营等,   
                  等候俺云传捷音。   
                  叫马童!   
                  抬刀顺马把兵进……
            【八兵卒执旗从“入相” 处出绕场下,马童牵马抬刀上,赵云上马持刀。诸葛亮、童儿下。     
赵 云  (唱)此一去――
杀他个地裂天崩。
           【马童、赵云下。
◎赵云唱“抬刀顺马”: 左右手划分“刀” 斜式、右腿立左腿起,唱“顺马”时,随腔跨右腿左旋转、左足立,继落右脚、右手挑髯随“把兵进” “剑指” 出,再拨髯回转身理带;“此一去” 跨马右转身,马童翻至右,左手反握刀把竖刀;“杀他个”挥刀杵刀,马童翻至左,“地裂天崩” 猛拍刀叶――旋一圏,左手握刀,左足立,右手勒马倒腰――定相;遂速回身立,刀换右手,左手勒缰至台口,再刀移左手、抛髯、勒马缰,马童拉马由“出将” 囗入。
(三)
            【战鼓三通后接吹【炮火门】,双方兵卒上下场分上绕下、赵云、韩瑛上。
赵  云 来将通名?
韩  瑛 大少爷韩瑛!
赵  云 好将!
(唱【二流】)
战鼓不住咚咚震,   
                  阵前来了小韩瑛。   
                  老将为儿算算命,   
明年今日儿祭辰。   
           【赵云劈韩瑛,兵卒分出包抄下,韩瑛隐下(以下如是),韩瑶上。
◎“好将” 二人碰械反顺转定相。唱中:“打兜”、 反顺拖、挥刀“半过河”,右手腕花反回、以刀绞鞭停――唱“明年今日儿祭辰” 劈瑛――韩瑛“抢背” 落马,马童上举刀割头,八兵卒持枪绕下。
◎“打兜”、“ 半过河” 以及“过河”、“ 反削头”、“ 削头”等,皆是打斗中的术语。
赵  云 来者何人?
韩  瑶 二少爷韩瑶!
赵  云 娃娃!
           (唱)两军战鼓咚咚敲,   
                  来了猛将小韩瑶。   
休夸儿的武艺好,   
                  难逃老将这一刀。(杀韩瑶)
◎“娃娃”, 挥刀“反削头”,二人换位,起《头堂》(单对把子名)……唱到“难逃老将这一刀” 劈对方“抢背”( 小武功――翻跌之一的术语)落马,韩瑶“双刀滾堂”―― 砍赵骑马腿, 赵云“圆台背花”―― 防敌双刀;继劈瑶――韩“硬抢背” 着地,马童上砍头,兵卒上抄“眼镜圏” 原路下,韩瑶隐下。
         
【韩琼、韩琪率兵上。兵卒分下。
赵  云 送死者是谁?
韩  琼 三少爷韩琼!
韩  琪 四少爷韩琪!
赵  云 来得好!
          (唱)老将越杀越兴起,   
                  又来韩琼和韩琪。   
                  力贯膀臂金刀举……      
叫奴才――      
                 身首异处肉化泥
【斩韩琼、韩琪,兵卒绕场下,赵云下。
◎“来得好” 起《三节面》(群挡中的一种名称),唱到“金刀举” 时,“举”字延腔――圆台削二将“埋头”,然后,二将双锤压刀,赵抽刀劈二将,马童上砍头,兵卒包抄绕场下;马童走“扫堂”接“旋子”下;赵云右手掌“旋刀”,继右腿跨转,遂右膀“弹刀”、接刀定相,刀换手勒马下。
◎斩四将的三段唱与打相连――边唱边打,极考演员功力。须注意唱亮词,打有序及紧松快慢。
(四)
【中场一桌。兵卒“挖开”, 韩徳上。
韩 徳  (唱【二流】)
四个虎子齐出马      
瓮中擒鳖把赵云拿   
                  儿郎们酒宴快备下   
                  少爷归,为他们披红戴花。
探  子 (內)报下!(上)四位少爷,被赵云刀劈马下?
韩  徳 啥?!
探  子 四位少爷,被赵云刀劈马下!
韩  徳 哎呀!
        【探子下。
韩  徳 儿哪!(恸哭)
        【吹【架桥风如松】。  
      (唱【三板】)
闻噩耗晴空霹雳炸……
           韩瑛!韩瑶!韩琼!韩琪!我的儿哪!   
                  恰似乱刀把心扎      
                  苍须老儿敢称霸      
带马!
【韩德上马,兵卒下。
活捉赵云把心挖。(下)
   
◎韩德一声大叫“哎呀” 掀桌(桌四脚朝天)、扑向中场、抚桌脚大嚎——吹奏【架桥风如松】,盔上双翎随唢呐吹奏而舞,配合恸泣情绪。
(五)
            【战鼓声浓,兵卒两边上列队,赵云、韩徳上对阵。
韩 德  (唱【倒板】)战鼓震天咚咚打……
              尾呀!哈哈!老狗!
        (唱【二流】)   
                   阵前来了将黑煞。  
                   我观他,黑盔黑甲黑战马,  
        (唱)观老狗,白须白马白盔甲。  
        (唱)问声丑鬼儿姓啥?  
        (唱)不识韩德尔老眼瞎。     
问声老狗是哪个?
    赵 云  (唱)长坂威名谁不夸。  
        (唱快【二流】)
开口我把老狗骂,  
                   竟敢把某爱子杀。
赵 云  (唱)四个儿子候你驾,  
赵云送尔回老家。  
                   金刀一举……  
韩 徳  (唱)斧劈下!
            【赵云败下,兵卒下。     
韩 徳  (唱)追老狗,不怕你逃往天涯。(下)
(六)
【锣鼓压音轻敲,赵云自下马门败上,韩德追上,斧削赵云盔,云逃,西羌兵枪挑头盔站上场方斜“一品墙”,兵卒追下,韩下。
(七)
           【赵云败,韩徳追……对阵……
赵 云  哎呀有鬼!你儿子来了!
韩 德  吓!娃娃!快来……
赵 云  来接你!
            【赵云刀劈韩徳,马童、兵卒上。
赵 云  (唱【倒板】)
一场鏖战俺胜了,   
(唱快【二流】)
韩德五虎人头刀上抛。   
                  俺赵云人老――我的刀不老,      
                  汉军师帐前报功劳。(率兵卒下,复上,下马)
◎赵云在“阴锣鼓” 中疲惫地勒马由上马门出至中场,喘气吹髯(行话“吹
胡子”――“ 吹胡子” 也有窍门,先理髯之中端少许,脱离整体的粘联,便于运气吹浮……幕内韩德高呼“哪里走”遂急追上,斧削赵头,再挥斧以“泰山压顶” 式猛劈云;赵云横刀架接,急速后退,继双腿颤抖(拟似战马承受压力不支);赵云急中生智:“哎呀有鬼!(韩德收斧)你儿子来了!”……韩德“吓!”瞧寻;赵云“来接你!”刀削韩马脚,德以斧压刀,赵云巧妙抽刀,韩前倾、斧陷地;赵刀削徳手、斧脱落,云再以刀削韩马腿,德落马扑地,赵云快速举刀下劈――乐台起【架桥风如松】――赵云大笑抛摆髯口,然后再補一刀,继左手横握刀、右手“剑指” 亮相,马童上取韩头,兵卒上(韩徳隐下)站中场“一品墙”;赵云背身杵刀喘气――起【倒板】……云转身唱“一场鏖战俺胜了”―― “警报” “拉” 足――显示老赵云获胜之狂喜。
(八)
            【下场:诸葛亮、童儿、兵卒上“挖开”; 上场:兵卒“挖进去”、马童持五“彩头”( 原为纸做勾画的人头,现时川剧院团皆无,以红绸包一砣代之)上、赵云上,下马入帐。
诸葛亮 祝老将军大获全胜!
赵 云  (低笑)哼哼,哈哈,阿……哈哈哈……   
           (唱【三板】)
开口就说老将老,    ///
                  闭口说我的岁月高。   
刀劈了韩德五虎!   
                  我究竟老不老哇?   
俺赵云仍然是长坂英豪。
诸葛亮  与老将军贺功!
【剧终。
◎赵云唱【三板】的头两句须压嗓低唱,第三句“刀劈了韩德五虎”用力高喊,同时双脚一跳,继身体摇晃,再乏力地轻念“我究竟老……老……老不老哇”;“俺赵云仍然是”放嗓拖腔,“长坂英豪” 双手握拳亮“举鼎式” 仍然激昻地唱――“豪” 字出囗即止,并紧接咳嗽喘气……
注:实况演出的光盘若与“概述” 有异,请以“概述” 为准。如赵云初登场是戴相貂,穿白官――此虽是我继承老师的穿法,但总觉不妥,故作改动。老师在天有灵,亦不会责罚我这个不肖之徒。
附 记
这是一出靠甲须生(花脸)的犯功戏。
演员一是要有副好嗓子,而且会唱;二是要会耍“柴块子”( 川戏班行话,即是会把子功),而且娴熟;三是……
我二十来岁已跟老师学会了此戏,并多次细心地看老师演出。然,老师那时总不让我演。一因年轻,与剧中人物的年岁差距甚大;二因艺术修养不足,体会不了剧中人的情感。故,我首唱此戏已是“天命” 至“半百” 的年龄阶段,后在七旬有二时,市文化局为老艺术家录像我还演过一次(重庆市川剧院资料室、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存有演出实况的光盘)。三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万事” 虽备,欠了“东风”, 遗憾啊!
   
上世纪80年代初  整理
    2012年8月10日-12月13日抄写完稿
    2012年12月15日修改
    2013年9月9日再次修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4-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00图片鼓掌好99.gif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3 16:18
貌似这戏我家有老谱,前面还有一点点

发表于 2017-4-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有剧本的网友可将没字幕的发出来,方便给好视频做上字其幕,有利于流传。谢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