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仍需扶上马送一程 快评广安“一市两区”摘穷帽
广安论坛 谢歌说事
本论坛网友“理性麻辣”发文称: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现已公示(帖文链接地址 http://www.mala.cn/thread-14309631-1-1.html)。
谢歌这回可是睁大了眼睛仔细阅读了帖文,生怕看走了眼,特别是把标题中的“现已公示”而且是公示7天当了嘿大的一回事。该帖称: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16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6〕66号)要求,四川省广安区、南部县2个国家贫困县,蓬安县、前锋区、华蓥市3个省定贫困县,按照贫困县退出要求,已完成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验收核查、第三方核查评估程序,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1.46%、2.52%、2.64%、1.84%、1.45%,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广安区等5个贫困县退出情况从今天起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
首先,祝贺一下我大广安的这“一市两区”率先摘了穷帽。说到广安的精准扶贫攻坚,这个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年前,我也曾下到广安区消河乡参加过扶贫攻坚和众多的机关职工和乡村干部走村串寨,感受到肖河乡村的扶贫攻坚气息,谢歌发现,肖河乡不仅民风淳朴,而且当地党政领导以及乡村干部和村社的老百姓血浓于水,村民与下乡的扶贫干部职工关系非常的好。谢歌年前按照安排在肖河乡唐店村给一蒋姓半瘫老人(见图,老人背后的房子是政府花钱修建的)带去一桶菜油和白糖以及向征祥和喜气的春联时,人家可是拉着我的手不住的连续说了三个非常满意。弄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这还不算,这农村的人哪就是和城里人不一样,人家不懂得啥子“套路”深不深,你真心实意帮扶,他就视你为亲戚,也就是文件上说的“接穷亲”,对你硬是叫着朴实无华,我办完事拉完家常准备告别了,可人家硬是说要切煮两个鸡蛋让我带着路上吃,你看看这些乡亲们,他们要把啥子好的吃的都全搬出来恨不得送给你。当然,这鸡蛋我可是不敢吃,心意领了却是彼此间感动得直想掉眼泪。其实,我的经历只能是广安市基层扶贫中的一个小小片断而已。今天,一市两区脱贫了,我却在思考,摘掉了穷帽子,其实工作却并未干完。在此也就顺便谈一些个人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点个人的建议:
抓好回头看。脱贫摘帽后应继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形成财政扶持、科技支撑、企业合作、林农经营的模式并因地制宜,继续输血供养,把营养给足。同时,把摘帽和奔小康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产业帮扶力度,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不仅要脱贫而是重点在脱贫后后的致富上。一方面强化产业培育,让有些有实力的乡镇企业介入进来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出台政策扶持这些有责任感的企业,让彼此间良性互动,实现帮扶致富。
个人认为,应该把加快发展高特色现代农业作为贫困地区增收的主渠道,开展产业扶贫、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扶贫。必须依靠市场带动,企业介入,实行产业脱贫扶贫,其目标是让摘穷帽后的持续性更加强更持久。
防止再返贫。在我市广泛开展从物质上的扶贫攻坚并取得显著成效后的今天以后,则要转个方向,注重从素质上开展扶贫的重要性。比如说,针对一些农村的小孩读完几年书就辍学的情况给予关注,才能使其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这也是避免脱贫后再返贫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在物质扶贫”的同时,不能忘了素质扶贫和致富,这涉及到乡镇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投入,这也不能忽视。同时,还建议建立健全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的机制。在农村,一旦其因病、因灾、因学等各种原因造成返贫的,要能被及时发现后加以“输血抢救”,防止滑入贫困。
扶上马送一程。摘帽后压力依然存在,还有重大责任,应将坚持追求脱贫质量与追求较快发展速度相统一,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实现新的劳动力转换,创造跨越式发展的曾经有过的实践可行过的广安速度,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持续增强民生保障,实现全广安市所有人群的全面小康、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所有领域的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
由于本人专业性不强,理论知识有限,只能点到为止。总之,脱贫攻坚是一项工程,摘帽后的致富也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的是党政同抓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所以,还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起大脱帽致富的格局,就需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脱贫后的市区的支持力度。实现全覆盖的大广安式的所有的不管城镇低收入群体和村社的所有的家庭都能实现孩子上升有通道、就业有技能发展有希望,真真切切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致富奔小康,让470万人民群众梦想成真。
~欢迎点击并感谢关注麻辣广安论坛“谢歌说事”,你不来,再好的风景也是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