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在网上查到去窑子坝<今太平镇>的乘车线路图,就和老婆忽忽从龙泉出发了。 窑子坝,在我人生的印象中太深了,是因为从内江下乡到简阳的一九七二年九月,我和生产队的十多名队员一起,早晨六点左右,挑着锄头、箩筐从简阳镇金同福公社一大二队出发,前往龙泉驿大面铺挖东风渠,将都江堰的水引流到简阳灌溉农田。那时没汽车可乘,全靠自己的双足,主要线路是到三岔,翻越龙泉山。中午,在山腰小店草草的吃了碗两毛钱的羊肉汤,又赶路了。约下午三点左右下到了半山腰,朦胧中看到了窑子坝,比较老道的村民兵排长彭朝雪告诉我们说:窑子坝是一古镇,解放前是从简阳到成都的必经之路。俗话说:'看到窑子坝,走的大揸胯'。是因为从这里下山到窑子坝,大约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还要走一个半小时路程。果然,到窑子坝街上时已快到五点了,忽忽忙忙从古朴的民居窜过,到大面铺居住地时也快九点了。一部份人用竹杆铺床,一部分人煮饭烧水洗脚,忙碌了一天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天,是我一生中步行走路走的最远,时间走的最长的一天,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至今我还收藏了一份东风渠的设计图,作为永久的纪念。
现在退休了,就很想重温昔日难忘路经的小镇,几经转车,到达窑子坝一看,到处是幢幢楼房,市场、商铺,不见了昔日的古街、平房,感叹社会发展、村镇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