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川剧和西方爵士乐“联姻”和鸣
2014-06-12 10:0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size=15.555556297302246px]
[size=15.555556297302246px]
【神州乐器网讯】这是一场中国川剧与西方爵士乐的“婚礼”。舞台上,吉他与二胡合奏,《贵妃醉酒》与爱尔兰民谣合二为一;舞台下,咖啡、盖碗茶同上桌,金发美女、黑发男子齐叫好。 11日下午,北爱尔兰音乐人Sid·peacock携手重庆市川剧院的演奏家,一同开启川剧和爵士乐水乳交融的灵感之作。Sid·peacock是经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和英国PRSF音乐基金会遴选,于一个月前抵达重庆市川剧院访问交流。让人惊喜的是,他的爵士乐和川剧“牵手相恋”,并诞下结晶。 演出开始,Sid·peacock弹动吉他,二胡琵琶齐奏响,爱尔兰民谣《Red is the rose》将人们带到风景如画的欧洲乡村;此时锣鼓声起,头戴凤冠身穿戏服的“杨贵妃”款款入场,其口中唱词曰“红若玫瑰,生于彼园”。这一幕,仿佛杨贵妃正赏花欧洲田园,博得中外观众满堂喝彩。 紧接着,在吉他、贝斯的伴奏下,川剧曲牌《秋色芙蓉》、《小开门》接连登场。“杨贵妃”唱着《贵妃醉酒》,竟也踩着动感摇滚的爵士乐左右扭动,可爱俏皮之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这简直就是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在热恋,太过瘾了!”音乐爱好者刘曼在看完演出后忍不住赞叹。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洪婷娜在整场演出中不停鼓掌。她说,川剧和爵士乐合作演出,是一场大胆的尝试,这让观众找到“穿越时空”的享受。 Sid·peacock与川剧演奏家一共合奏了4首曲子。吉他与二胡琴瑟和谐,“咿呀呀”的川剧唱腔与“咚咚咚”的爵士乐鸾凤和鸣,曲曲都演绎着中西合璧。 “川剧拥有我喜欢的所有音乐元素。”Sid·peacock告诉中新网记者,川剧是他见过最复杂最丰富的音乐,它而火辣动感,时而温婉安静,既有喜上眉梢,也有悲从中来,这些元素都值得西方音乐借鉴学习。他说:“我会把这次学习川剧的成果带回欧洲,回国后,我会成为一名中国川剧文化传播使者,让欧洲人知道中国拥有这样了不起的音乐。” 演奏结束,中国“川剧皇后”、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与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推动中国川剧与英国艺术界的合作,共促两国文化交流。 沈铁梅称,川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川渝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市川剧院作为中国川剧领军者,至今已和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沈铁梅主唱的美国版歌剧《凤仪亭》更是开拓了川剧跨国界、跨剧种合作的先河。 “我们需要架起一道桥梁,让川剧走向世界。”沈铁梅期待。
2014-06-12 05:18:00 来源: 重庆日报
[size=14.44444465637207px] Sid·Peacock(左一)与市川剧院戏曲配乐师们,联袂上演了一场《“英”乐留声音乐会》。 [size=14.44444465637207px] 记者 熊明 摄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晨记者 姜雅娟)英国爵士乐混搭川剧会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6月11日,来自英国北爱尔兰的音乐人Sid·Peacock与市川剧院戏曲配乐师们在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小剧场,联袂上演了一场《“英”乐留声音乐会》。 记者了解到,Sid此前在英国已发行过两张专辑,并拥有自己的爵士乐队,其对“雷鬼”、“疯克”等音乐风格颇有造诣。此次被英国驻重庆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选中,特地到市川剧院参与中西方音乐交流。 昨天的音乐会现场,当经典川剧唱段《秋色芙蓉》在传统的二胡、琵琶、笛子的演奏下,忽然融入奔放的吉他声和低沉迷幻的贝斯乐合奏后,形成了一个“雷鬼”风格的别样川剧,令全场观众掌声不断。而《小开门》的乐章中,川剧女演员头戴凤冠、身穿大宫装,其扮演的“杨贵妃”正在用川剧“高腔”如泣如诉地吟唱,Sid将一段华丽的爵士吉他乐融入唱段,川剧锣鼓仿佛被注射了“兴奋剂”,纷纷打出了像迪斯科一样的节奏,这时候舞台上的“杨贵妃”似乎“穿越”到了英国乡村,不禁随着音乐扭起了身子,引来全场观众连连叫好声。 “这样的混搭音乐太妙了!”观众萧棋看完演出后赞叹。Sid说,回国后还将继研究川剧,并尝试创作更多爵士乐与川剧融合的作品,让更多外国人感受这一独特的巴渝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