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13|评论: 21

[西路行] 西河岸边清代百年字库石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8483_副本.jpg

嘉陵区七宝寺镇前行2公里就是西充县车龙乡文滩河村,河边矗立着一座清代石塔,虽经历百多年的风雨,石塔基本保存完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486_副本.jpg

西路人自古以来有崇尚读书的风气,尊师重教是西路人的传统。古时候,文人对孔孟十分尊崇,所有用过的经史子集磨损残破之后,或是写用过的字纸书页,都不得随意丢弃,更不可以秽用,而应该“羽化成蝶”。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496_副本.jpg

塔身多层石壁上,均阴刻着修建字库塔的序文、善士名和捐款数目及官府建造年代字样,文字上下边沿也刻有精美的小浮雕。在塔身龙口的背面石壁上,阴刻着“顺庆府学增生王庭锡拜题”、“文童王寿元敬书”、“匠师任君泰建竖”,落款为“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岁在丁酉仲春月……”等字样。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493_副本.jpg

石塔采用七层一顶六角形修造,。塔的每层均是巨石雕刻而成,中间竖直镂空成烟道贯穿至顶,每层均有六角高翘,全高约在10米上下。第一层雕刻着精美的人物图案,正面刻着一个“掌库官”神像。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499_副本.jpg

塔身第二层正面有一狮子头造型的石雕,狮子大张着口,要丢弃字纸便从这里投入。狮子口上面阴刻横批为“敬惜字纸”四个大字,两边分别是“漫道学士珠玑都成灰烬”、“须知圣贤心血不付泥涂”的对联,感叹世事文章犹如过眼烟云一般。狮子口是过去文人丢弃字纸塔中焚烧的入口,烟火便从塔身镂空的烟道中排出,四周雕刻着精美的人物图案,疑为古代的历史典故或戏文放事,雕刻惟妙惟肖历历在目。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龙头损毁较为严重令人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485_副本.jpg

人们把残破或不用的书页字纸先供奉起来,再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之后,在西河边的字库塔中点火焚化。相传这方人历来沿袭重义崇文的乡风习俗,方圆数十里地的文人学童们也都送来字纸在此拜焚。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494_副本.jpg

随着历史演变和社会变革,这一古老的文风民俗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心目,字库塔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人来理会了,更多的年轻一代人还鲜有人知道字库塔的来历和用途了。


发表于 2014-6-9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政府不知道在干什么,这样一座历史宝塔都不整修一下,四周的杂草重生,奶奶的,当地政府的领导都是吃屎的,就晓得捞钱!

发表于 2014-6-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進行文物保護,那些旅遊單位和文物單位都干啥子去了,一邊喊口號,一邊他媽的睡覺,不作為,

发表于 2014-6-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曉得那些當官的怎麼就能當的穩當,

发表于 2014-6-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七宝寺”这三个字,一股敬意和欣慰同时升起,那可是我们“盘龙区”人民值得骄傲的地方。

发表于 2014-6-9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部前年也发现了-座
-笑去考察了
并对这类塔及渊源
进行了探寻
后得一篇短文
隨后附上
望斧正


发表于 2014-6-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笑堂01 发表于 2014-6-9 11:36
南部前年也发现了-座
-笑去考察了
并对这类塔及渊源

期待“一笑堂”老师的大作,一定好好拜读:handshake

发表于 2014-6-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0生 发表于 2014-6-9 13:05
期待“一笑堂”老师的大作,一定好好拜读


什么"大作"
瞎说八道:lol吧了

切磋切磋:handshake
隨后就上

发表于 2014-6-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藏字库”之渊源

                          -  笑
   
        2013年8月15日,我与几位朋友驱车,顶酷暑,探寻南部县永定镇梨子垭,清代“藏字库”。
   
      “藏字库”外形似塔,高约2米,匾镌刻有”“藏字库”三字,对联“包藏五典三经,收拾三言两字”等字样。
     
      塔用砖砌而成,工艺考究,此砖在泥坯之际,待干之时,正楷书写文字,即时用金属雕刻刀具,顺字形阴刻,待泥坯彻底干透后,垒窖松枝柴火烧之。后用糯

米、混以石灰、河沙、土麻捣均砌之。
   
      四川称“藏字库”、亦称“惜字楼”、“惜字塔”、“焚字库”。客家地区称;“敬字亭”,台湾多称“圣迹亭”、“文风塔”、“文峰塔”。
     
     古代读书人,对文字敬而惜之,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称“魁星”为主宰“文运”之神。并建“魁星楼”以奉祀,
   
     在科举盛行及成熟的宋代,读书人都求“魁星帝"保佑,期能一跃过龙门。对“魁星神”的最大崇敬,莫过于“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
   
    “藏字库”是用于烧毁有文字纸张的地方,
   
     宋朝时,山东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遇有遗弃片纸,拾起焚烧,便是沾落粪秽,设法取将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干,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不

知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
   
     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吩咐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投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

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从宋代中后期,“魁星神”信仰一直持续。清初即有:“魁星之祠遍天下”之说。
   
    南部县古时,在东街现中医院后面,保存有一座全木质结构“魁星楼”,并有“藏字塔”,“文革”中一并被毁。
   
    所庆幸上世纪末,在修建火峰公园时,“浩劫”无赖天公美,“魁星”高楼又入云。
   
    因“魁星”信仰、要求人们“敬惜字纸”,《善书》有云:“拾路遗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遗弃字纸不顾者,十字为一过”。
   
    于是,清代社会中的大户人家、商人及读书人联系在一起,在各地成立“惜字会”。劝导人们不要乱弃文字、珍惜文字。
   
    有些大户人家亦在自家院内建有“惜字塔”,还会在庙宇前设“惜字炉”,除供人作焚化字纸外,亦聘请专人到处收集有“字”的废纸焚化。
   
    贵州省独山“奎文阁”景区,有一座矗立在青岩峭石上的方型砖塔与“奎文阁”隔河想望。《独山州志》记载:“奎星诞节,士子举行惜字会。兰中字纸,虽村

氓妇孺,皆知敬惜。”   
   
    《二刻拍案》卷一、开篇诗曰“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惜字会”“藏字库”不单局限于中国,后传播影响,甚至漂洋过海,遍及日本、东南亚等地。
   
    可见,当时“惜字”风气之盛行。
   
    此“藏字库”,年代久远,塔身背后、已有部份砖块残缺,-笑已在网上,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维修保护。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如今这种“惜字”的习俗,虽然已经消失,但它给我们留下的“藏字库”,将把我们带入古人的时空隧道,体会先贤们对文化的敬重

和珍惜。作为历史的见证,将随中华文明史而永存。
                                      
                                                                           (此文已发表过,在此论坛发,姓名有改动)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笑堂01 发表于 2014-6-9 14:56
探访“藏字库”之渊源

                          -  笑

“一笑”老师写得很生动,讲述中国人惜字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惜字塔”已经不多见了,希望现有的露天文物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发表于 2014-6-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 历史 遗迹啊,杜老师你这可是珍贵照片哪!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凯恩(kane) 发表于 2014-6-9 18:09
珍贵 历史 遗迹啊,杜老师你这可是珍贵照片哪!

DSC08504_副本.jpg

发表于 2014-6-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0生 发表于 2014-6-9 17:30
“一笑”老师写得很生动,讲述中国人惜字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惜字塔”已经不多见了,希望现有的露 ...

过奖了
不过喜欢写点这类东西
有了题材又写哈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