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390|评论: 2

七色人生(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友谊: 春草般萌动的童心
爱玩与好动是每个人孩时的天性。
六十年代初叶以至整个六十年代。中国的发展进程极其缓慢。那时没有电灯,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
孩子们所玩的,只有跳房、滚铁环、打弹子之类。
每到傍晚,大家便聚集到当时唯一的一个球(操)场内,玩玩“老鹰抓鸡”,“找朋友”的游戏。直到天黑才各自回家。
与我们一家几乎同时到上寨的,还有曾宪武一家。
因曾伯伯也是河南人,他一到上寨便开始筹建粮站并在粮站工作。后来我父亲调粮站后他便到了县粮食局搞储运。
而我们两家的关糸从那时起,便一直都很好,以至在相互困难时都会彼此关照。
娃儿间更是两小无猜,老大曾庆云,老二曾庆民,老三曾庆康,老四曾庆秀,以后都分别与我的四个弟妹成为同班同学并十分要好。
我作为大哥,大家都很尊重我。我对他们也具有召之即来的权力,自然也就成了“保护伞”与“领头羊”。
他们的母亲唐安珍在食堂工作。而他们的婆婆,人称“唐老婆子”,从小在大家的印象中,显得很“凶”,并动辄骂人。故不少人对唐婆婆是又恨又怕。
比我们稍晚一些时候到上寨的李炳志一家,其老二李中朝一直与我是同学,从小学直至初中。
老三李苏川先与我妹妹玉琼是同学,后来因学习成绩好,初中以后连跳几级。老四李康君则是他们家的“掌上明珠”。
因为前三个都是男孩,总想要个女儿,可生下仍是个男的。于是老四就被当成女娃养,并取名“康君”。
说来也怪。李康君从小便总是喜欢和女孩子们玩耍,打毛线做针线活都很在行。
在大家眼里,他便是活脱脱一个“贾宝玉”。
李中朝一家一来便住在上寨。但他父亲李炳志当初是在县上当粮食局长,因自恃资历老,与县上领导关系处得不好。
几年后便调到上寨供销社“协助负责”,而被“凉办”在上寨多年。
李中朝的母亲赵桂琴,以前是随军家属,后来便成了职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无所事事。
后来学会了缝纫,便参加了缝纫社,重又走向社会。
与我们家从松潘时便一直同行并同调壤塘的龙启贤一家,最初也在上寨。不久龙启贤到了县上,爱人王绿莲和儿子龙林便留在上寨。
由于两家最先认识,后又在一起,在上寨时两家往来频繁。关糸十分亲密。
当他们后来全家都搬到县上时,把一小块种着韭菜的地送给我们家。我们后来精心管理,每年都要采收多茬,尽管之后这韭菜多次移栽,但始终生长旺盛。
在我小学时的同学中,耍的最好而至今都保持着密切联系的是羊鸣。
羊鸣是我们的老大哥,因为他比我大好几岁,知事也就比我们多。除在一起上学外,更多的时间是在一起玩耍。
和他一起,我们还学会自已烧杠炭。
我们从山上砍来青杠树,整齐地码放在地里,然后用石块围起并用黄泥糊上,留下火口并开好烟道。烧时在火口处先用干柴烧,待里面的青杠自燃并烧透后,便将火口封死,几天后扒开,便是一窑杠炭。
那时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很久才看得上一场电影。而看电影就成了孩子们的节日。
当初上寨有个电影队,而且就住在我们后来搬进去的木板房内。可不久电影队便搬到县上去了。这以后就只有等到县上电影队下来,才能看一场电影。
回想那时,放的是坝坝电影,看到大人们在球场边上挂起了银幕,各家的娃儿们就拿上板凳,围在放映机旁摆好,甚至不吃晚饭也要占个好位子。
当年就为看电影,还发生过一件让大人和父母震惊的事。
记得有一次,在距上寨四、五公里路的观音桥森工局五0六林场放电影,我便跟着大人们步行去看。
等看完电影,我去熟人处还了板凳转来时,才见大人们都走完了。
我独自一人又没带电筒,便借着星光并摸黑顺着公路往回赶。
这时已快到子夜,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路过一个峡沟处时,隐约还听得见山上狼叫的声音,尽管我当时心里还是十分害怕,却仍壮着胆子赶路。
当我赶回家中,并诉说了这一切后,父母及很多人都为我捏了一把汗……。
也许受电影的启发。羊鸣带着我们几个,便开始做土幻灯机。
我们用木板做一个小木箱,里面将手电筒的灯座固定在箱内。箱的一侧开一小方孔,将灯座的正负极用电线联接,并将电线引出箱外。这样,拧上手电灯泡,接上电池,土幻灯机就做成了。
另外将捡的废玻璃划成小方块,用笔画上画,这便是幻灯片。
为利用废旧电池,我们特别用木板做成长条形的木盒,把五、六节,甚至十来节旧电池并在一起。
没事时,我们就邀约一群小孩,找一黑屋或把教室的门窗关严,便放起了土幻灯。
在那时,这的确是件十分惬意的消遣。
小学时陆陆续续在一起读过书的同学,至今不少人已经淡忘。
记的有个叫文玉华的女同学,是观音桥森工局五0六场的。她们是两姊妹,弟弟叫文建华。两姊妹每天步行着来读书。午饭从家里带来,中午时便将饭在学校食堂蒸热后吃,一放学又往家赶。
文玉华年龄比我大些,长得很秀气,平时梳一齐耳短发,很受人看。
她在学习上常给我一些指点。而我看见他们两姊妹带来吃的饭菜很差,便不时把她们两姊妹领到我们家中吃饭,而我们全家对她两姊妹也很热情。经常是吃好的母亲都要让我去把她们两姊妹叫来。文玉华既懂事又勤快,亦时常帮我们做些家务事。
六三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加入少先队时,便是她给我糸的红领巾。
入队后没多久,我因出水痘发高烧躺在家中,文玉华还领着几个同学,专门从山上采摘了几束鲜花并到家中看我。
当时病中的我,真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还有个女同学叫王芳碧,她大概比我大好几岁。因为每次打架,我怎么也打不过她。然而作为老大姐,她对我们几个小兄弟却很关照。
如有大一些的孩子或民族同学欺负我们,她总是挺身相助。学校劳动时,她也让着我们。加之她性格外向,能歌善舞。在学校时很有人缘。
女同学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叫杨胜玉的。
她也是两姊妹,妹妹叫杨胜淑,与我妹妹玉琼是同班。两姊妹都是从森工局五0六场转来的。杨胜玉也比我大几岁,模样长得很好看 。
若用今天的审美标准,一定也是典型的美女。可我们当时只觉得很受看,在天生的异性吸引力下,总想多看她几眼。
而上课时她的课桌恰好在我前排,很多时候,总感到从她身上散发出一种沁入肺腑的香味,即使上课时疲倦也会睡意全无。
记得有一年全区开学生运动会,老师让我与她到山坡上去砍几根树杆做彩旗杆,我砍树杆时在坡上踩滑一个石头,石头滚下砸伤了她的脚。她当时痛得大哭,使我顿时手脚无措。因她不能走动,我后来只得将她背下山。因而我心中内疚了很长时间。
杨胜玉小学未毕业便被招工到当时的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同去的还有班上与我很要好的男同学王亚东。
几个月后,杨胜玉不知什么原因又返回继续读书。可没多久,木综厂专门来人又将她接回厂里。以后才听说,是木综厂一个当官的看上了她,可她不愿意而跑回,最后还是被弄了回去……。
读小学高年级后,伊里小学建成完小,便从各乡村小学转来不少藏族同学,实行寄宿制,吃住都在学校。
为增进民族融合,老师便把藏汉及男女同学混合编桌。
我以前一直和李中朝同桌,后来便与一个叫泽布的女同学一桌。
在这之后的几年,我与我小学班上的同学们,在同一片兰天下,快乐的学习,自由地生活,共筑未来之路,共度美好时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