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它的四周,东邻苍溪县,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中区,108国道、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全县辖12区(开发区)57乡(镇),人口67万。县城普安镇(座落在县中部偏北的汉阳山麓、闻溪河畔,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现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交通、水资源等制约因素,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2000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普安镇迁至下寺镇。
剑阁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剑阁的先民就聚集、繁衍于斯,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川北农牧文明。东汉末年,剑阁境内即有汉德县建制,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于晋寿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县内源出西北山麓的西部、闻溪河、店子河、白龙河纵贯全境,河流总长670公里,皆汇入嘉陵江。气候温和温润,大势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剑阁属四川省松栎林亚区,盆地北部柏林、马尾松疏林小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5.06%。这里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较为珍稀的有牛羚、金钱豹、锦鸡、香獐、小熊猫、剑门画眉等。已探明和发现的地下矿藏30余种,其中石英砂、煤、铁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颇具开发潜力。
剑门关距县城30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壁立千仞,横亘绵延。若天垒城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有云:“黄鹤之飞沿不得过,猿猱欲渡悉攀援”,极写剑门关之艰、险、难。“翠云廊”古驿道以县城为中心,南至阆中,西接梓潼,北达昭化,蜿蜒三百余里,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道旁古柏参天蔽日,多系明代栽植,是世界是保存了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柏群。中有一株奇特树种,松柏枝叶杂生,被命名为“剑阁柏木”,目前发现的仅此一株,被誉为“国之珍宝”。县城鹤鸣山,文物考证系中国道教发源地,以“三绝”闻名遐迩,一是唐代颜真卿手书《大唐中兴颂有序》摩崖碑;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三是北朝晚期与唐代道教摩崖造像,凡二十一窟,石刻技艺精湛,人物逼真传神,内蕴博奥深微,堪称我国道教石窟艺术中的瑰宝。武连镇北武侯山麓觉苑寺现存明代《佛传》壁画,共十七铺173.58平方米,209个故事。画幅宏大,构图奇特,张澜、张大千、邵宇等大师赞之为“艺苑奇珍”。
剑阁是农业大县,在县委、县府制定的“南梨北桃全县桑、南禽北牛(羊)全县猪(兔)”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全县掀起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加工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大,涌现出一批“小康户”、“小康村”。
剑阁工业以小型轻工业为主,有食品制造业、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印刷、文化、建材、金属制品、电力、化学、医药、自来水等20多个门类。其中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剑阁腊肉”、“剑门牌”火腿、蝴蝶猪头,县星王巾被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星王牌”系列巾被、床饰以及县工艺社生产的“剑杖”等均为剑阁特产,被授予省、部级“名牌产品”称号,产品深受消费 青睐,远销国内外。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代码:510823
剑阁县辖23个镇(下寺、普安、龙源、开封、鹤龄、东宝、江口、公兴、城北、盐店、元山、汉阳、柳沟、王河、演圣、金仙、香沉、羊岭、白龙、武连、杨村、剑门关、木马)、34个乡(田家、闻溪、姚家、义兴、张王、高观、凉山、北庙、禾丰、摇铃、碑垭、吼狮、上寺、秀钟、碗泉、迎水、高池、毛坝、垂泉、西庙、正兴、圈龙、涂山、长岭、锦屏、柘坝、广坪、店子、国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垭、马灯)。
历史沿革
2000年,剑阁县辖23个镇、3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679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普安镇 44156 龙源镇 16062 城北镇 22098 盐店镇 8553 柳沟镇 9361 武连镇 13241 东宝镇 13414 开封镇 15680 元山镇 29782 演圣镇 11437 王河镇 10411 公兴镇 12168 金仙镇 9496 香沉镇 14593 白龙镇 18483 鹤龄镇 24391 杨村镇 11835 羊岭镇 17993 江口镇 14369 木马镇 11505 剑门关镇 17349 汉阳镇 17390 下寺镇 22216 江石乡 6798 田家乡 7471 闻溪乡 8238 姚家乡 8244 北庙乡 9551 西庙乡 7977 义兴乡 8502 毛坝乡 6072 凉山乡 8697 垂泉乡 4848 秀钟乡 8981 正兴乡 6469 马灯乡 5944 高池乡 7172 碗泉乡 8097 迎水乡 8123 国光乡 8346 柘坝乡 7472 公店乡 7376 吼狮乡 9429 长岭乡 10103 涂山乡 11759 圈龙乡 9020 碑垭乡 9996 广坪乡 8254 禾丰乡 8887 店子乡 11687 摇铃乡 8709 樵店乡 9662 锦屏乡 8179 柏垭乡 6967 高观乡 10547 张王乡 9961 上寺乡 4457
2003年1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4号)批复同意剑阁县将原城北镇的一、二、三居委会划归普安镇管辖。
2004年,剑阁县辖23个镇(下寺、普安、龙源、开封、鹤龄、东宝、江口、公兴、城北、盐店、元山、汉阳、柳沟、王河、演圣、金仙、香沉、羊岭、白龙、武连、杨村、剑门关、木马)、34个乡(田家、闻溪、姚家、义兴、张王、高观、凉山、北庙、禾丰、摇铃、碑垭、吼狮、上寺、秀钟、碗泉、迎水、高池、毛坝、垂泉、西庙、正兴、圈龙、涂山、长岭、锦屏、柘坝、广坪、店子、国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垭、马灯)。
地方特色
剑阁手杖
剑阁手杖,简称剑杖。剑阁手杖加工工艺独特,制作精巧,取材于剑门山区多年生灌木、荆棘、藤条加工而成,既是一种扶倚助行的旅游实用品,又是一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结合的工艺品。
剑门根雕树根雕工艺品采用剑门山区的珍贵“檀木”、“塔木”的根为原料,依据原料自然形态,经民间艺人精心雕刻,或珍禽异兽,或自然山水,或花鸟鱼龙等,再配以盆花、盆景成为实用的装饰品。
剑门绿茶
剑门绿茶,历史有名,《蜀中名胜记》有载:“有梁山寺,产茶,亦为蜀中奇品”。其实,早在唐代,剑门的绿茶已成贡品,宋代诗人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时,曾在把盏品茗之后也即兴盛赞剑门玉绿,就是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剑门关后,几位指挥战斗的将军们也称“雄关有茶香中华”。
地域风景
剑阁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小剑门关、翠云廊、翠云湖、马耳山、茶园沟、翠屏峰、国家森林公园等天造地设的奇观胜景;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觉苑寺壁画、鹤鸣山碑刻、拦马墙、剑门石刻、仙峰观、梁山寺、名人墨客题咏、红军血战遗迹等人文景观;还有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资源剑门豆腐、剑门手杖等特色产品。
剑门旅游景区剑门是集风景名胜于一体的庞大旅游景区。它位于广元之南58公里,距剑阁县城30公里。景区主要可分两大部分:一是剑门山,二是剑门关。剑门山,分大剑山和小剑山。剑门关位于四川广元剑阁县境内,紧邻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和宝(鸡)成(都)铁路,集雄、奇、幽、秀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汇汉、唐、宋、清的诗人于一地。
觉苑寺
觉苑寺,位于剑阁县西武连镇,距县城43公里,前临西河,川陕公路从寺东北约里许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过。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1457年),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
翠云长廊
“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它以四川的历史文化名城——剑阁古城为中心,向着西至梓潼,南至阆中,北至昭化的三段古驿道而延伸,长达三百余里。雄伟壮观,景色秀丽,是一处绝妙的旅游胜地。“翠云廊”以“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宏大群体在剑门古驿道上展翠抹云,流辉溢彩,使古驿道满目苍翠,一色青幽,这是它的总体风貌。
鹤鸣山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剑阁县城郊。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而得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茶园沟
茶园沟位于广元之南的剑阁县普广乡,距剑阁县城40公里,地处剑门山脉,也是剑门蜀道风景旅游线上的一个胜景。也有人称小九寨沟。这里有碧绿的海子,有许多奇特的山峰,有浩瀚的林海,山上有水,水中有山,的确与九寨沟有几分相似。但它更有自己的特色。
明代建筑剑溪桥
剑溪桥,位于剑门关外,距剑门关隘口约两公里,横跨大剑溪,是古蜀道由成都去昭化的必经之桥。明弘治中利州指挥彭山建,以青石构筑,三拱相连。拱圈为两半拼合式(亦称莲瓣式),桥长18.8米,宽4米,高7.5米。
五子山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古称五华山,笔架山,京兆山,绵亘剑阁县西北界,属龙门山脉。西南--东北走向。西部伸入江油县境,东北与巾子山相连。山有五峰,山体尖圆,高耸入云,锐利如剑,挺然屹立。山上森林繁茂,山峦叠嶂,气势磅礴,数十里外能览诸峰。西河、闻溪河皆源五子山南麓。
剑门孤魂姜维墓
诸葛设关门,北伐率大兵,江山图一统,姜维守剑门。诸葛病故后,伯约竭忠志,谨遵丞相嘱,全力佐幼主。屯兵营盘嘴,未雨早绸缎缪。居高临下,秣马砺兵,森严壁垒,众志成城。魏将钟会,十万精兵,软硬兼施,屡攻剑门。汉军五千,推进魏营;钟会苦战,赵趄难进,退避三舍,待机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