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下观点,四川不应该反对南水北调。
1.四川的缺水问题与南水北调无关,即使不进行南水北调,四川也会存在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不是为了首都北京的供水,是着眼于整个北方农村的用水问题。
3.反对将北方和南方对立起来的观念,北方的水资源枯竭了对南方没有任何好处,因为现在是北粮南运。
1.四川的缺水问题与南水北调无关,即使不进行南水北调,四川也会存在缺水问题
从先秦至今几千年来,没有南水北调,四川一直都有旱灾。巴蜀旱灾主要不是资源性缺水,而主要是工程性缺水,主要是由于缺乏蓄水设施,多雨年份和雨季大量洪水白白流走,而一旦长期无雨就会造成山区田地干涸、禾苗枯萎、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四川旱灾的关键是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包括农村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而不应该情绪化的反对南水北调工程,因为长江水是无法为川中重旱区解渴的。
而且城镇供水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大旱之年,特别是夏季,居民用水往往会巨增,有可能超出供水系统的设计能力,这样的话即使河流来水再丰,居民仍会感到用水紧张。
所以,情绪化的反对南水北调,不会解决四川的任何问题。
尽管南水北调会减少川江水量,但四川缺水最严重的不是沿江地区,而是沱江、嘉陵江中下游川中、川东山区,无法从长江直接引水,搞不搞南水北调对四川的水资源利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再以岷江都江堰灌区为例,都江堰灌区是四川唯一一处和南水北调存在着潜在的水资源冲突的地区,虽然都江堰灌区人均水资源属于四川的低值区,在每年1300立方米左右,但是这一数字仍是北方缺水的海河、渭河流域的3-5倍,如果我们要求缺水的北方,先“节水”后“调水”,那么都江堰灌区为什么要舍本逐末的追求什么“引大济岷”呢?这纯粹是为了反对南水北调而反对南水北调。
都江堰灌区节水潜力更大,代价也更低,而且成都平原缺水集中在春天,夏天还有大量的洪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建成紫坪铺-杨柳湖水利枢纽将有效的缓解这一情况。
况且南水北调每年只从大渡河源头调出20亿立方米水,不到大渡河径流总量的5%,南水北调后,如果岷江却有需要,大渡河仍有一定的水量东调的。而且南水北调引水路线和岷江极其支流黑水河的源头,打一个洞子就能沟通,这样的话,如果四川大汉,不仅大渡河,而且金沙江的水都能源源不断的流入岷江。
即使不搞南水北调,川中、川东缺水地区也会经常出现旱灾,就像从古至今的情况一样。南水北调促进了北方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一旦川中大旱,国家可以强有力的救济,这实际上提高了四川的抗灾能力。
2.南水北调不是为了首都北京的供水,是着眼于整个北方农村的用水问题
仅仅是首都北京缺水倒好解决。规划中的引拒(马河)济京和引滦(河)济京都是可行的方案。工程规模不大,很容易实施,但这些工程无疑会对缺水的河北与天津雪上加霜,因此,津、冀双方都不同意。
北京只用了北调的“南水”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北京的年用水量不到每年40亿立方米,而北京人口有1300万,人均大约每年300立方米,这一数字并不比四川高。北京气候炎热的季节没有四川长,不像四川人那样喜欢冲凉。
或许有人说,北京缺水问题是因为人口太多,可是这一部分人不论在哪,总要用水呀,全部入川,四川的总用水量也要增加呀?现在不是很多人在说四川也缺水呀,像四川移民也是和川人争水,和南水北调没有本质的区别,况且四川人口密度太大,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承载大量的人口了,北方则不尽然,总而言之现在中国是到了必须建设新的水源工程的时候了,开发川西三条江河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南水北调后可以开发西北新经济区,也自然给四川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需要的不是空喊口号,反对这儿反对那儿,而是如何在现实博弈中为四川获得更大的利益。
迁都易,解决北方的水问题难。由于缺水,海河平原的地下水正在枯竭,内流河地区荒漠化严重,虽然可以暂时从黄河引水救急,但黄河的水也不充沛。广大的北方地区盼望南水北调已经有好长时间了。
南水北调供水实质上是为北方的农业供水。因为,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北方的城市是不会缺水的。毕竟城市和工业可以承受的水价是农业的几十倍。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水价将高得叫农民无法承受,有限的水资源将首先配置给城市与工业用水。这样尽管华北平原的灌溉农业将退化成雨养农业,但城市与工业用水是有充分的保证的。
3.反对将北方和南方对立起来的观念,北方的水资源枯竭了对南方没有任何好处,因为现在是北粮南运
华北平原的灌溉农业将退化成雨养农业的情况我们不能接受的。南方已经没有更多的土地去增产粮食了,华北平原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面包篮子,但是没有水北方的农业如何增产。
虽然农业无法接受南水北调的水价,但是工业和城市生活可以。这就替换出当地廉价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因此,南水北调实质上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很多生态环境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直接的经济效益较少,如果都斥之以“劳民伤财”,我们还要不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了。
迁都容易,但是北方几百万平房公里的国土和数亿黎民,总不能在干旱的威胁下全部放弃吧。自然的敌人和凶残的侵略者一样,在他们面前投降与逃跑是没有出路的,唯有战斗才可以生存。
面对北方地区日益严峻的缺水形势和日益严峻的荒漠化形势,我们有必要重温70年前战斗的呼号“保卫平津、保卫华北”,因为整个河北平原已经没有一条常流河了。
如果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恶化下去,荒漠化继续发展,毗邻的四川地区会受到首当其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