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 泸州有没有 上图是一辆被戏称为摩托轿车的电动车,里面两座,一人“驮”一人,主人家是位老人,见不少老人来围观,知道看上了,便慢慢说起来,有问必答,比一些公事人周到。这一番交流之后,人们有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 这车是正规公司卖的,一切手续齐全,叫价7000,成交6900,现在才半年不到,主人家已经开支到7100,那200是缴罚款了。他开上路,被交警扣了,说他无牌无照,各罚100。他先去上过牌,但交警不上,说不符合安全要求。他没那么多钱来罚,无奈,那以后这车就只能在小区内开开,送送读书娃儿,有违方便带老伴出行的初衷,郊游变短跑,得不偿失,还得给它找窝,很是后悔,叫大家千万别买。其实,小区内它行驶也不保险,哪里也不是法外桃源,更何况有出事的“万一”,那时私了不成也得公断。他说,遇到交警主动到小区内执法,他只有跪下了。 窃以为,机动车常常致人死伤,与武器无二,生产机动车的应该是“特殊行业”——就连整锁配钥匙也是,那制造肯定有严格把关,适应行车安全与符合交通规则是重点,既然敢正常卖,说明产品合格,为什么这头又不准用呢?难道消费者是冤大头?这冤,硬是大头,可以用为人民服务来解决。 此事杭州有,泸州有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