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州区启动了草坝街特色街区建设工程,该工程东起川剧团南泉寺,西至三号桥红绿灯处,全长540米,包括临街两侧建筑立面风貌塑造,人行道地面改建工程以及光彩工程,总投资约6500万元。(据巴中网) 草坝街作为巴中历史悠久的街道,是几代巴中人的记忆。曾经的窝棚,经过十年来几番拆建,已变成现在砖混,有的还正在建设中。一边为彻底改变脏、乱、差叫好,但同时我们也得反省与深思———。 如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对草坝街的改建,就有一个整体的、高水平的规划与定位,是不是现在这6500万就可以省了呢?我们很多建设刚刚完工不久,就又开始改造。比如城市广场。这样的故事在巴中还要上演多久? 我无意批评相关职能部门,但真希望巴中的规划尽快从非专业的长官意识决定,转移到专家委员会的裁判上来。巴中大地上真正进行的史上最大规模的拆建,必须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必须懂得美学,放眼未来;必须重视历史,少些急功近利。轻视历史,就会乱拆;急功近利,就会乱建。拆错了,就再也建不起来;造错了,又难炸掉。愿巴中的建筑也能成为凝固的音乐,而不是钢筋水泥浇筑的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