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24|评论: 59

[原创]望江楼的魅力,薛涛才女,锦江的绚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1 22:03 | |阅读模式

    望江楼的魅力,薛涛才女,锦江的绚烂

     ——旅游归来没有梦之四

    1.望江楼·崇丽阁的魅力

    从草堂出来,再前往崇丽阁,早就知道成都是“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闻名于天下,加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更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了。

    先顺带说一下万佛楼,万佛楼位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其实,这应该是在杜甫草堂中写的,现在只有在此篇中重提了。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清式古朴的建筑风格与现在草堂的整体风格已经融为一体。

    而崇丽阁则是要重点描述的罗。崇丽阁·望江楼——这座秀丽的楼阁座落在成都九眼桥锦江南岸边。现在这里已经开辟成望江楼公园了,在这公园里,容聚了薛涛井,薛涛墓,吟诗楼,浣笺亭,薛涛纪念馆等等,形成了一个纪念性建筑的群体。

    走进望江楼公园,满眼都是苍翠,眼前竟然是大片的竹林。我不知道这里竹子究竟有多少种类,只觉得这里似乎揽进了世上所有的竹子。听人说:唐代诗人薛涛一生钟爱竹。后人便在这园中种植了世上一百五十余种竹子。其中不乏稀有珍品,如人面竹、罗汉竹、观音竹、潇湘竹、鸡爪竹、方竹、斑竹、紫竹、苦竹、甜竹等。还有,还有,我实在记不住有多少竹了,我只感觉自己是置身在竹山林海里了,那满眼的苍翠,那八方的竹叶婆娑,你尽可以徜徉在幽篁似海的浓荫下谈茶品茗,寻幽访古,还可以领略这里的风情万千,妙趣横生的竹文化。

    穿过竹林,就能看到崇丽阁,也就是望江楼了。

    崇丽阁楼高三十九米,计四层。上两层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角形。崇丽阁巍峨气派,朱柱翘角碧瓦,那精美艳丽的禽兽彩塑和人物雕刻,在阳光下一派金壁辉煌。崇丽阁,其名取自于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的佳句。可成都人十分注重阁楼的实用价值,俗称它望江楼。登楼凭窗远望,浩浩荡荡的锦江之水能尽收眼底。冽冽的江风,奔腾的江流,能将人的思绪带回到遥远的过去,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畅今人之颂歌。

    最值得记忆的是崇丽阁上有一副精美的诗联。这里也藏着一个故事。

    联文是: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相传当时只有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且上联诗情画意,意境很高。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贴切的下联与之匹配。直到三十年代,有一位名叫李吉玉的布衣之士,为崇丽阁的这一精美诗联,成双配对。

    李吉玉是四川什邡县人,一次,他在什邡县城北外的珠市坝漫步散心,无意中,发现坝中有一口古井。井旁,竖立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古碑,上镌“古井印月”四个字。李吉玉灵机一动,衣着望江楼的那首诗联,撰下了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下联与原来望江楼的那副联,二者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贴切自然,从此广为传颂。

    远观望江楼,耸立在绿树从中,可算得上巍峨挺拔了。听说经过汶川大震后,崇丽阁依然俊俏端庄。吾心中暗赞:感谢先祖,你让成都这块宝地护佑了这些历史遗迹啊……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27 |

各类竹子之三——湘妃竹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26 |

各类竹子之二——红竹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23 |

各类竹子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14 |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医,人俗不可医。

   ……

发表于 2008-7-11 22:18 |
    又见萍水版主好文章,渔樵拜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17 |

薛涛与竹林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30 |

崇丽阁·望江楼——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2:28 |

各类竹子之四——勒竹

 


发表于 2008-7-11 22:36 |

先生研墨待续,

我们翘首以盼。

发表于 2008-7-12 00:31 |

萍水姐姐

没有想到你一次旅游归来

居然写了这么美的游记

虽然我生在四川,还没有去过姐姐笔下的这些地方呢

读姐姐的游记如身临其景

望江楼,薛涛井,薛涛墓,吟诗楼,浣笺亭,薛涛纪念馆等等

发表于 2008-7-11 22:54 |

了解过去

欣赏绿竹

受益不浅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3:59 |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3:50 |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8-7-12 0:31:00的发言:

萍水姐姐

没有想到你一次旅游归来

居然写了这么美的游记

虽然我生在四川,还没有去过姐姐笔下的这些地方呢

读姐姐的游记如身临其景

望江楼,薛涛井,薛涛墓,吟诗楼,浣笺亭,薛涛纪念馆等等

——秋妹妹:四川是我心中的故乡啊,妹妹有时间,一定去走走,既调整心情,又游览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3:45 |

了解过去

欣赏绿竹

受益不浅

~~~~~~~~~~

谢谢空山君!

确实这样,当我踏进望江楼时,心中绝无杂念,惟只有景仰……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3:35 |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阳渔樵在2008-7-11 22:18:00的发言:
    又见萍水版主好文章,渔樵拜读!

——谢谢渔樵先生!萍水心记自己是半个四川人呀……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3:38 |

先生研墨待续,

我们翘首以盼。

~~~~~~~~~~~~~~~

谢谢李老师的支持!衷心感谢李老师夫妇盛情陪游!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00:16 |

发表于 2008-7-13 19:12 |

幽篁森森,影竹摇曳。千竿为笔,校书留名。粉笺有情,终日凝眸。

多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代词人薛涛长眠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20:51 |

   谢谢一村先生的图片!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