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刚刚建成的金宝革命烈士纪念碑,一本刚刚出版的《南充西区革命史》,揭开了石马垭村81年前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革命历史
红色村庄和她的28位烈士
刚刚建成的金宝革命烈士纪念碑
南充西区20世纪上半叶因地处南充县的西边而得名。南充西区辖现在的嘉陵区金宝、龙泉、七宝寺、三会、太和、龙蟠、大通、积善、桃园等地,是南充有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2013年年底,嘉陵区金宝镇人民政府将1950年修建的英烈碑进行搬迁扩建,在金宝镇政府通往张澜故居的公路边山头上,为1933年被国民党当局残忍杀害的金宝45名烈士建起了巍峨壮观的纪念碑。由嘉陵区地志办编著、方志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南充西区革命史》一书,揭开了81年前南充西区地下党和游击队的红色革命史。由此,金宝镇石马垭村及周边乡镇一段可歌可泣、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呈现在世人面前。
石马垭村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南充著名的红色村庄之一,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在石马垭村成立了地下党支部,带领当地贫苦大众闹革命。1933年国民党当局对西区游击队进行大搜捕、大屠杀时,英勇牺牲的45名金宝革命烈士中,就有石马垭村的赵全英、赵吉周等28名优秀儿女。
●本报记者 何志永 陆待君
参加游击队闹革命
石马垭村28名乡亲英勇就义
翻开《南充西区革命史》,81年前石马垭村及周边乡村地下党和赤色群众一幕幕波澜壮阔的英雄壮举浮现在眼前。
1932年年底,红四方面军乘四川军阀在成都混战之机,从陕南经天池寺、核桃树,翻越大巴山进入川北地区,先后攻占通江、南江、巴中,建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维埃政权。蒋介石闻讯后,立即任命田颂尧为“川陕剿匪督办”。田颂尧集中38个团约4万兵力,向川陕红军进攻。
1932年12月27日,中共四川省委发出特别通知,要求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在南充西区成立农民武装,破仓分粮,发动游击战,支援红军并创建苏区。
中共南充中心县委随后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分散隐蔽的西区游击队,由金宝石马垭、龙泉安乐院、中和石床院3个支部抽人组成游击队骨干,开展游击工作。
会后,在石马垭地下党支部的配合下,前来帮助指挥西区游击队的杨德元持枪将实施敲诈的金宝场袍哥何富章击毙。第二天,党内传达,说是组织上命令游击队将何富章处死,这是地下党组织第一次打出了西区游击队的旗号。不久,由共产党组织的“大同社”将在金宝作恶多端的团总任力阶狠狠打了一顿。这两件事成为国民党当局对西区进行清乡的导火线。
因青年党徒的告发,驻守南充的杨森派第六混成旅张玉辉营于1933年2月21日一早到西区清乡,捉拿地下党。第一次清乡结束时,张玉辉命令金宝、龙泉、中和等乡在大路旁或垭口上搭哨棚,每个哨棚派3至7人看守,盘问夜间来往行人。
哨棚的设立,给地下党的夜间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1933年3月,西区地下党组织开会决定,将敌人哨棚全部烧毁。夜幕降临,一队队的游击队员出现在金宝、龙泉、中和等乡的各个哨棚前。石马垭党支部负责人赵吉周带领几十名游击队员将龙泉守哨棚的团丁围住。半夜,西区所有哨棚被游击队点火烧毁。第二天,西区各乡震动了:“不得了了,昨晚共产党的游击队来了大队人马,将所有的哨棚烧了。还说今后谁去守哨棚就杀谁,何富章就是例子。”
杨森听说共产党游击队一夜之间烧了西区的所有哨棚,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命令张玉辉营前往西区进行第二次清乡。
1933年4月上旬,为对付敌人的清乡并借此武装西区游击队、支援和迎接红军,西区地下党组织在石马垭开会,决定提西充大悲寺公安分队的枪。经过周密部署,4月27日,各路游击队奔袭大悲寺。在缴获了大悲寺公安分队的30条枪、子弹以及军服、被盖后,游击队及时撤退到了石马垭。随后,有了枪的游击队趁机将监视西区共产党的钉子、西区有名的大土豪何坤举活捉。
杨森得知西区游击队提了大悲寺公安分队的枪并将何坤举捉走的消息后,十分恼怒。杨森派文济川营前往西区进行第三次清乡。文济川在金宝、龙泉、中和等乡折腾了几天,却找不到游击队的任何线索,于是大骂游击队是“兵来匪去”、“昼伏夜出”。最后,文济川只好将在龙泉安乐院居住的小学教师何淑修押进城交差。
1933年5月,西区游击队攻打中和乡民团办事处,处死了西区反动督学袁国仕,活捉了敌军的侦探,这一切,让国民党当局十分恼火。
由于青年党徒告密,1933年6月7日,杨森命令第六混成旅刘治国两个团、第三混成旅文济川营,第四混成旅漆忠山营、南充保卫团全部人马配合田颂尧的蔡海洲旅、李家钰的陈绍堂旅、西充的公安队对西区进行大清剿,各乡团总也带领团丁四处搜捕共产党员和赤色群众。
石马垭民团首领赵吉安因群众割了他家的麦子便跑去告密,并于半夜带敌军将石马垭包围,直扑负责西区青年妇女和儿童工作的赵全英家,赵全英被捕。随后,赵吉安、赵模父子带领敌军在石马垭挨家挨户地捉人。霎时,整个石马垭哭声、喊声、叫声、骂声、打人声响彻夜空。随后,敌人将赵全英、赵海周、赵学周等地下党员和赵朝文等赤色群众51人押到南充县城大南门监狱关押。
同时,敌人兵分多路,将龙泉安乐院、中和石床院、金宝天宝宫等共产党和游击队活动的村庄包围,一大批地下党员、游击队员、赤色群众被捕。
石马垭女共产党员赵全英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屠刀下,视死如归。敌人无法从赵全英口中获得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情况,只好判处赵全英死刑。1933年,赵全英年仅18岁。
1933年6月17日,赵全英与何排、任怀德、谢怀发、梁正太、张贵云、赵学周、赵朝禄等战友一起,被敌人押往南充县城西桥河畔刑场。他们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后,英勇就义。
1933年7月10日至8月19日,罗天照、何宣昭、赵朝全、吴文光、何平等200多名西区共产党员、游击队员、赤色群众分别在南充土门寺操场、大南门、小西门外、三公庙外被国民党当局残忍杀害。包括石马垭村28人在内,金宝乡共有45人壮烈牺牲。
解放后,金宝、龙泉、中和、蟠龙乡人民政府和农会,为1933年光荣牺牲的烈士们雕刻了英烈碑,纪念他们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事迹。
申报“革命老区”
慰藉200多名烈士在天之灵
2014年4月5日,清明节。
在嘉陵区金宝镇石马垭村村委会前,200余名村民手捧香蜡,在这里祭奠该村28名先烈的英灵。
“我们家乡石马垭,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曾养育了赵全英等28位烈士,点燃了革命的星星火种。先辈们的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祭奠仪式上,71岁的退休教师赵启丕老人十分动情地说:“我们继承先辈遗志,携手同心,共建家乡。”
“好多烈士的遗体都是在南充县城牺牲地就地掩埋,到现在连个坟堆堆都没有。”赵启丕老人告诉记者,他祖父赵学周、叔父赵朝贵和村里的其他烈士当年就在南充西桥河、土门寺操场等地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来,他父亲冒死找回了祖父和叔父的遗骨。在石马垭村28名烈士中,只有9名烈士的遗骨被乡亲们悄悄运回家乡安葬。
“这个就是我祖父赵学周的坟墓。”在石马垭村九间房组的一片土地上,赵启丕老人站在一座坟前,再次整理了纸花后,小心地挂在坟头上。“前些年,这座坟就是一个土堆堆。1998年,我们请人把祖父的坟用石头包了一下。”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刚刚异地扩建成的金宝革命烈士纪念碑园里,在纪念碑前向45名烈士默哀,默读着纪念碑后面水泥墙上烈士的英名和事迹。
烈士的英名在传播,烈士的事迹将永存。记者在嘉陵区采访时,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蒙炘告诉记者,嘉陵区人民政府已将申报材料上报省政府、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民政厅,将把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过重大牺牲的南充西区申报为革命老区,以此慰藉包括石马垭村赵全英、赵吉周等在内的200多名烈士的在天之灵。
|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