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贴出一年前映秀小学的照片,我们深深祝福每一个孩子!!

映秀小学曾经的校园,整洁,宁静,国旗迎风飘扬

校园中,映秀小学孩子们的笑脸成为我们2007年秋天最难忘的回忆。

2007年9月,校长办公室里张贴着一屋子奖状,这是全校师生为之骄傲的荣誉。

当时,志愿者们在为映秀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上课——“让我们聊聊汽车吧”,
有趣的课程讲述吸引了每个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坐得笔直,认真聆听

敢想肯做,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孩子们在设计自己心中的车,手中的画笔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自己动手,把心中的车塑出来。那时,孩子们的认真劲儿是多么惹人疼爱。

志愿者为孩子们上环保教育公开课,爱护自己居住的地方

在公开课上,映秀小学的老师们毫不吝啬她们的笑容和掌声,她们和这里的孩子们一样清新纯朴,
她们都希望有更多这样学习交流的机会。

课间活动时间,泛亚志愿者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们带着大家参观教室、宿舍、食堂,还来到了操场上打弹珠。

怯生生的稚嫩脸盘下,是掩盖不住的快乐和兴奋。

当时,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在映秀小学操场简陋的主席台上,在新建六层教学楼和学校老师们破旧的住宅楼前,
我们为这群住校的孩子们拍了一张合影。
++++++++++++++++++++++++++++++++++++++++++++++++++++++++++
映秀小学的孩子们,叔叔阿姨在找你们……
盼啊盼,终于盼到了救援人员进入映秀镇,但,这个我们记忆中秀美剔透的山间小镇,如今已经满目疮痍……
三分之二的房屋垮塌了,昔日的街道被瓦砾和废墟覆盖了,一个万人小镇目前仅发现二千多生还者,而且还在全镇停水、停电中,面临着上游水库决堤的威胁。而昨天早上的余震,让原本有所恢复的通讯又面临中断,她几乎再次与外界断绝了音讯!
映秀,多美的名字!在2007年,我们泛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各个部门就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确立了长期资助的关系,计划帮助该学校75名学生完成学业,当时,我们的员工争先恐后报名前往映秀镇支教。在那短短几天时间内,我们与当地老师学生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我们每个人都被孩子们的笑容所深深感染。而今天,再次翻开那些照片,我们心里阵阵酸楚。真的很惦念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看到那张张笑脸呢!
还清晰地记得,那个秋天,我们沿岷江上行,在高山和峡谷中颠簸3个多小时来到了映秀小学。
映秀,地如其名,山林掩映,秀美难当。但这“两山夹一水”的美丽环境,恰恰成了是孩子们求学的最大障碍。当时,映秀小学的老师们跟我们介绍,在阿坝,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高半山上,孩子们要读书,就要步行十几里山路,赶到山脚下平地上的学校去上学。大山中的孩子们一点儿没有我们担心的腼腆和羞涩,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问到他们的愿望时,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我们要考大学,要到城市里学知识、长见识。”
当时,映秀小学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跟我们“混”在一起,我们的关系很快便打得火热。刘剑,是我们大家公认“孩子王”,孩子们就象簇拥英雄一样带他去参观教室、宿舍和食堂,还跟他一起到操场上玩弹珠。为了能笼络刘剑,一个小男孩还曾经扒着他的肩膀,悄悄跟他说出当地习俗的最高礼遇——“明天给你加个菜!”。

这就是八个月前的照片!一群多么天真活泼的孩子啊,灾难怎么会这么无情地说来就来?不敢回想,却又忍不住一遍遍、一遍遍回想……
从电视上看到,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时的教学楼已经夷为平地,我们所有同事的心都揪在一起了!
孩子们,你们现在在哪里?叔叔阿姨在找你们!
孩子们,我们会一直找下去,你们要坚持,别害怕,别放弃!!……
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2007年9月我们拍摄的映秀小学的老四层教学楼,当时,这里书声朗朗。

直播新闻中,一位映秀小学学生在受困68小时后获救。这带给了我们瞬间的欣慰!
也带给我们一丝信心──会有更多的孩子获救!

但看到我们07年所拍的照片中,课堂上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我们的心又高高悬起,再也无法放下……孩子们,
你们现在在哪里?

地震后的映秀镇,随处是瓦砾废墟:

在213国道上拍的照片。目前这个道路已经被封住,桥也倒塌了。

地震后的213国道惨不忍睹:

地震后,通往映秀镇的一座桥梁已经倒塌
++++++++++++++++++++++++++++++++++++++++++++++++++++++++++++++++++
让我们我们深深祝福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