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眉山中心城区小学毕业班正在进行月考,据说是由教育组织命题和阅卷。然而,已经进行的数学试卷中都出现了神题。下图,一直角梯形ABCD面积是9cm2,求阴影部分面积?
第一步,推导出半圆半径的平方等于梯形面积的三分之二; 第二步,计算出半圆半径的面积; 第三步,推导出三角形BDC的面积等于三分之二梯形的面积; 第四部,计算出三分之二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五步,计算出全部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题不仅程序复杂,而且需要熟练地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已知推导出新知(没有学过的数学公式)。可是平时时的数学教学,老师只一味照本宣科,单向传输,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练,没有注意在教给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没有重视引导学生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去探求新知。教学时老师包办代替,考试时却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难道学生是神童? 这道题不仅是难题,还是神题。题干主要有两个分句,前一分句出示条件,后一分句提出要求。题目是要求学生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而不是问学生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整句话就是一个语气较轻的祈使句,句子末尾应该用句号。可是命题者竟打了个问号。句子内容是让人探求什么,可标点却要人回答什么,不伦不类。 这道题用上问号,让人觉得命题者对究竟要让人做什么好像还心存疑虑,拿不定主意,似乎还在询问什么人。既然出出题人都还拿不定主意,那解题人该怎么办?这不是让学生为难吗?也许出题人并非有意为难学生,而是误用标点。看来数学老师的语文水平还有些欠缺。 类似的题目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比比皆是,如: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5.7cm,求他的侧面积。(六年级下册31页),看来,出题人只知道出题考学生,而自己却连小学教材都没有认真读过,真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