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云南的六大茶山之一,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清朝道光帝曾亲笔御赐“瑞贡天朝”与此。当年贡茶主要供应地。
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两边把茶字当灯笼一样挂着。似乎,看到了茶在这片土地上的某种特殊和渊源的历史意义。
在易武,看到最多的,还是“茶”,无论是标志还是实物。从遗留下来的建筑来说,可以看出这里曾经的繁荣。
如今镇上的街道、商铺、人群写照,没有这个头上裹布的大姐,还真不知道这是云南少数民族部落。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易武镇上,正在出售的竹编工艺品,有桌子、凳子、簸箕、储物罐、菜篮子等,个个精美,爱护好,这些东西用上十年,可见他们的工艺精湛!
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茶庄。如今已荒芜、凌乱。可以幻想一下,曾经的门前的车水马龙,行人的络绎不绝,宾客满堂的场景。 小编给你科普一下,据记载,易武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茶山,三国时期后,茶叶在易武茶区已经开始买卖交易,清朝时,由朝廷修建了统一宽度的石板道路,用来运送茶叶等经济作物,易武顺利成章的成为“茶马古道”的源头。当年象明茶区贡茶为15000斤,而易武茶区多达66666斤,可见,易武茶区的重要性和产量之大。为什么要6呢?据说,6是吉祥的象征, 66有福,66大顺等寓意。 易武茶区主要有麻黑寨、刮风寨、落水洞、老丁家寨,蔓秀寨,老何寨,三合社,高山,大漆树等等,而麻黑寨是生长古树的寨子之一。
易武乡的村寨远景照。 坐在竹子上面,嘻戏中的三个小孩,他们纯真的童颜,肆无忌惮地表情和动作,让我想起了童年,那个孩提时期。 给村里的大叔特写了一张,岁月在他的脸上没少留下痕迹,像一杯普洱茶,历经历史的沧桑。
说起落水洞 很多茶友 一反映就是落水洞那棵八百多年的老茶树了 ,那棵树如今只是个象征成为保护性的茶树了。只能远观而不能采摘之。 易武茶区,古茶树特点为: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型,叶长叶宽脉对;色泽为绿或深绿色。 饼茶的存放处,特殊的工具和方式。 易武山茶属乔木大叶种,条索扁长,色泽栗黄,茶菁油光,大小均匀,茶汤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为被誉为“茶后”,可见它的历史地位。 这次在易武站,寻茶中,历经了很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历史痕迹,学习了很多古六大茶山的文化,圆满结束易武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