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82|评论: 12

[原创]江水悠悠,千古诗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16:32 | |阅读模式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当她吟出这两句千古绝响时,似乎便注定了她坎坷的一生……

心情凝重而崇敬,我缓缓的步入了那片茂竹修林。

不像预料的那般阳光明媚、艳阳和煦,或许,这才是适合去拜望薛涛的天气。天空,飘着些许细丝,飘然落地,滋润着万物,生怕惊扰了安然长眠的江畔诗魂。

望江楼,一座建于清代纪念女诗人的建筑,既丽且崇,又名崇丽阁。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这千古绝对的上联,正如我们对这位女诗人的理解一样,永远道不清,说不明。也许只有这座楼,只有这副联才能与伟大的女诗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知当初他们修建这座楼时,可曾想到会有一幅悬而无文的木匾与它一起见证着这座城市古老的沧桑。

薛涛是被父亲温暖的手牵着入川的,她看见了满山的苍翠,高兴得手舞足蹈。但这一切很快便在她年幼的岁月中消逝不见,父亲的撒手西去让她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不得不开始了自己飘摇的生活。

当她撩开门旁如玉的珠帘时,便被眼前的男人所吸引,一名浓眉大眼的英俊男子,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在谈话声中刹时传遍了全身,少女般的怦然心动在心底萌芽,她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位小自己十一岁、名满天下的男人元稹。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从此,薛涛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整个小屋周围的竹林在春风中摇曳着曼妙的身姿。

我走到了竹林深处,一股清幽的竹香扑鼻而来。

薛涛与元镇两人的缠绵爱情终于在一纸公文中断开了。

月色皎洁,江水悠悠。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元稹深情的望着自己怀里的女人,抒发着自己的无限感伤,此时的薛涛,已深深体味到了男人对自己的爱。

执手相看泪眼的等待最终化作了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的四首《春望》。春去秋来,苦苦的相盼已经使她太过麻木,忧伤已经占据了她心里的所有空间,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屋内,回想着曾经欢声笑语,窗外的夜已经很深了,她漫步到屋外牡丹花旁,伸手拂了拂盛开的花儿,张口吟道:夜深同花说相思。

我的脚步沉重了许多,地上的青石板路已经有了些许水渍,我顺着林间小道来到墓旁,静静的伫立,久久的盯着不远处掩映着的石像前。

女诗人手执书卷,身体略为前倾,若有所思的步伐显得轻盈而坚定,她也许已经走出了那段感情的阴影,她已经看透了一切: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时光逆转,我仿佛踏在了一千多年前的黄土上面,薛涛正缓步从林间经过,径直向江边走去。我移动了脚步,紧随而去,她那一袭白衣在翠绿的竹间显得婀娜多姿,她静静的站在江畔,看着江上嬉戏的几只白鹅,脸上露出一阵笑容。

 一阵风吹过,身上带着点点寒意,低头理了理衣服,再次投过目光时,女诗人已不知所踪,眼前又出现了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化建筑。不远处,两只白鹭在从江面上轻轻略过,不时在江面上轻轻一点,便泛起阵阵微波。

薛涛应该是瘦削的,即使在那个以胖为美的年代,太多的伤心已使她失去了丰满的身体。回头看了看,她仍旧在那片葱郁的竹丛之间沉思,嘴角泛起一丝安然的笑意。

 “众类亦去茂,虚心能自持。这便是诗人的爱物,我漫步其间,细细的搜寻着,它们之中,可曾有着当年女诗人亲手种下的爱物的子子孙孙?

天渐渐放晴了许多,雨丝也慢慢消失不见,躲雨的人群三三两两的从屋内走出,整个林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远处,一群小学生模样的人打着红红绿绿的雨伞站在诗人像前,摇头晃脑的听着老师的讲解。

我看了看四周,刚才怎么没看见呢?

薛涛,您看见了吗?您感到欣慰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4-29 20:21 |

薛涛制彩笺取水之“薛涛井”。


发表于 2008-4-29 20:16 |

薛涛诗欣赏:

春郊游眺寄孙处士二首

低头久立向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鸡孙处士,伯劳东去燕西飞。

-------------------------------

今朝纵目玩芳菲,夹缬笼裙绣地衣。


满袖满头兼手把,教人识是看花归。

发表于 2008-4-29 22:33 |

   扫眉才子薛涛,才情诗词让七尺须眉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薛涛最闻名的不仅是她的诗词,薛涛笺更传闻于天下。

  薛涛笺,又称“浣花笺”、“校书笺”、“彩笺”、“红笺”。
薛涛是唐代女诗人。她认为普通纸张太大又不美观,不适合写诗,因此发明了一种深红色的小笺。这种笺大小适中,写一首律诗刚刚够,很方便,所以不仅在当时很流行,且到了后来也被广泛地使用,以薛涛笺写诗风行于一时。
 

  

       

发表于 2008-4-30 00:27 |

望江公园有佚名石刻对联一,当然也是写薜涛的:

古今来不少美人,问他瘦燕肥环,几个红颜成薄幸?

天地间尽多韵事,对此名笺旨酒,半江明月放酣歌。

欣赏楼主美文,我一口气顶了三帖。

发表于 2008-4-30 00:18 |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下联是四川什邡人李吉玉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对出的,作者已于1939年去世。

印月井,在四川什邡县城北的珠市,明代嘉靖年间,该井旁曾树有一大碑,碑文为“古印月井”。

上下联曾经一并张挂,我读过,现在去望江公园则只能读到上联了。

发表于 2008-4-29 23:57 |

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

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

雅安荥经县的当代名士陶亮生老先生81岁时书撰的这副名联至今悬挂于望江公园正门,我默记心中很多年了,难以忘怀。

联语中“元相诗篇”正好与楼主的美文相印证。

发表于 2008-4-29 23:26 |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11:47 |
谢谢大家的鼓励[em03]

发表于 2008-4-30 09:38 |
不愧为精帖,顶!!!

发表于 2008-4-30 13:28 |
顶!!!



发表于 2008-4-30 13:28 |
顶!!!



发表于 2008-4-30 22:45 |

自己以前拍摄的薛涛塑像。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