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06|评论: 0

隆昌推行“五一”工作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15:04 | |阅读模式
   以面对面 心贴心 实打实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
隆昌县78万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达24.5万,留守儿童达4万,老龄人达12万,其中空巢老人近4万;全县2.9万多名党员中,老党员和贫困党员就达1.2万,服务群众工作存在“服务压力大与服务力量小”,“服务要求高与能力水平低”的矛盾。在调研走访中还发现,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三多三少三不够”问题,即在机关办公多,下基层直面群众少,服务的广度不够;搞“一阵风式”服务基层多,长期持续服务群众少,服务的长度不够;“撒毛毛雨式”的惠民行动多,整合力量集中开展利民便民服务的方式少,服务的深度不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切实改变作风,走基层、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赢得群众的满意!深入推行以“构建一张服务网格、组建一支服务团队、丰富一批服务载体、兑现一份服务承诺、完善一套服务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五一”工作法,“面对面、脚跟脚、实打实、心贴心”的开展服务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在得益受惠中真切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构建一张服务网格,畅通服务渠道,打造十分钟党员服务圈
    “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隆昌县建立了四级服务网格,即在县委组织部设立党员服务指挥中心,在县委直属党委、工业园区、县直机关工委、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设32个党员服务中心,在所有村(社区)设412个党员服务站,并以1-2个村(社)党小组为单位,在党员家中建立了1875个以其姓名命名的服务室,各服务网格按照“信息收集、梳理汇总、分析解决、意见反馈、工作评价、定时回访”六步工作法为党员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挂包帮”工作相结合,按照“县级领导到服务中心,科级干部到服务站,机关党员到服务室”的原则,将全县4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划入“四级服务网格”中,定时、定员、定点开展“面对面、心贴心、脚跟脚”的高效便捷服务,形成上下互动、便捷高效的“10分钟党员服务圈”,保证党员群众能10分钟内到达最近的服务站点,各级网格人员在10分钟内电话答复群众简单问题、10分钟内赶到现场应急处置、10分钟内向上级网格反映复杂问题。
    组建一支服务团队,整合服务力量,确保集中力量解民忧
    “哪里需求队伍就要冲向哪里”。依托四级服务网格组建了三级联动先锋服务队,即在县级部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中,依据专业特长、岗位性质和个人志愿,分类组建应急处突、农业技术、安全维稳等10支县级党员服务队,依据群众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急难险重一线,集中优势力量解民忧;在乡镇(街道)依据职能职责和群众需要成立党员服务分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集中下访、民事代办、主题服务月等服务活动;在村(社区)充分发挥“党员五老队伍”作用,将老党员中的老模范、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退休技术人员纳入居住地所在服务网格中,在服务农村发展、服务村民自治、调处矛盾纠纷中发挥作用。服务团队分别由所在服务中心、服务站(室)统一调度,做到哪里有群众需求,队伍就跟进服务到哪里,着力在助推发展、改善民生、扶贫济困上开展集中服务。例如,李市镇组建政策宣传、农业生产、维稳维权等“党员服务十分队”,紧贴群众需求,上门寻问题,下村解难题;桂花井乡将38名非公企业党员纳入网格化服务中,发挥“工业反哺农业,企业融入地方”示范作用;县法院在乡镇设立了11个办理点,还设立了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我县10支县级党员服务队,拥有党员志愿者1299人,已开展组团式惠民服务160余次。
    创新一批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实现服务水平上台阶
    “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作风、效果取信于群众”。开通“党群110”,通过协调一个以尾数为110的电话号码,落实场地、落实人员、落实责任,全天24小时接待群众来电,建立“受理—办理—意见反馈—督查”运行机制,像报警热线一样迅速应对,及时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分别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民情档案”,细化民生诉求、困难群众(职工)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细化到一户一页、一村(社区)一册,做到村情社情、户情民情、期盼意愿、困难问题“四个知晓”;开展夜访群众谈民情、月访组织谈发展、约访干部谈服务的“三访三谈”活动,收集意见建议,摸清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以“结对服务、志愿服务、组团服务”为内容的“双报到三服务”活动;在全县机关党组织开展“组织比口碑、书记比作为、党员比奉献、场所比功能、制度比规范、服务比周到,创先进服务型党组织”的“六比一创”活动。目前,各级服务网格秉持“你找我、我不烦,齐心协力解困难”的理念,开展群众夜访活动156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00余条,接听群众热线3826次,接待群众来访2936次,发放党员连心卡12983张,主动上门服务1962人次,举办主题服务83次,累计解决群众困难4160件,化解信访问题322件,服务结案率、满意率达100%。
    兑现一个服务承诺,落实惠民行动,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
    “应群众需求作出承诺,把服务效果亮出来”。广泛开展“五诺三评”活动,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围绕群众期盼和自身实际开展征诺、亮诺、践诺、督诺和评诺“五诺”活动,针对承诺内容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以实际行动践诺,并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三评党员承诺”活动,在承诺时测评承诺内容实不实,践诺时测评落实到不到位,践诺后测评服务质量好不好。通过兑现服务承诺,杜绝服务内容上的“假大空”,形式上的“走过场”,确保服务行动见实效,人民群众得实惠。“五诺三评”开展以来,广泛收集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各级党组织做出服务承诺共计24300余份,全县29000多名党员干部共做出服务承诺76000余个,随着这些承诺的逐步兑现,党员服务意识得到强化,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事项得到有效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完善一套服务机制,强化工作保障,促进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
    “制度是决定因素”。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统筹协调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坚持县领导联系指导基层工作制度、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建立督查问责机制,专门成立十二个由县委常委为组长的指导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开展指导督查;建立定期报告评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参与活动,强化组织考评和群众评议,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健全服务群众效能提升制度,全面推行群众工作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采取财政划拨、党费支出、党委自筹、部门服务项目资金打捆、社会资助等方式筹措专项工作资金,为活动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一阵风式”的帮扶,“撒毛毛雨式”的恩惠,或是单对单,点对点的“散打式”服务,不能常态化解决群众的所期所盼,只有持续不断的聚焦“四风问题”,充分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系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哪里有党员干部,哪里就是群众最可亲、最可靠的温馨家园,才能让群众长期得实惠,才能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