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挣钱9年 他心愿:就是想为村民修座桥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2008-03-21 08:10:48)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巴中市通江县三合乡王友,在自己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用在外打工9年辛苦挣来的几万元为乡亲们修筑了一座便民桥,该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央视生活567栏目的关注并制作了25分钟的专题节目《打工九年为村民修桥》,该节目于前日播出,王友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称赞。
王友:修桥是我多年的梦
今年37岁的王友,把在外9年打工辛苦挣来的几万元拿出来,为村民修桥,其实他并不富有,上有双亲,下有三个读书的孩子,他就是为了让乡亲们过河时不再提心吊胆。
在三合乡有一座即将竣工的桥,这是一座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平板桥,桥长24米,宽1.24米,高3.7米,几个桥墩牢牢扎在河中几块巨石上,把桥面平稳托起。
据当地村民们向记者介绍,这座桥是连接小河两岸唯一的通道,每天都有几十人通过,尤其是周末,过往行人每天多达300多人。这里原来有一座高1米的石板桥,却在2002年夏天被一场洪水冲走。从此,两岸的村民只能踩着河中的乱石跳跃而过。桥垮后给村民过河带来不便。
王友向记者讲述了他修桥的初衷:他的三个孩子都在河对面上学,每次上学放学都要把孩子接送过河后才放心,一遇下雨就担心孩子们的安危。有次家里人接孩子去晚了点,孩子就自己冒险过河,结果一只鞋子被冲走了。从那时起,修好这座桥也就成为王友心中的梦想。为了圆这个梦,夫妇俩外出打工攒够修桥的钱,他们在外很节约。
心声:一定要争口气把桥修好
2007年9月28日,是王友动工修桥的日子。从这天开始他和10名工人就忙得不亦乐乎,既要联系材料,还要施工。“为修桥我操碎了心呀!”王友说,修桥期间正值农忙,村民都在忙着种麦子、挖红薯,可他一心扑在修桥上。
王友母亲心疼地说:“从修桥以来,这个娃儿就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每天起早摸黑的,累得又黑又瘦。”
当地村民说:“他用这些钱完全能够在铁佛镇上修房子,全家人搬到街上住,也就不必担心老人和孩子过河安全了,可他想得更多的是乡亲们,这种精神令我们很感动!”
“当地政府我找过,但要争取到项目后才有钱解决。桥垮五年多了,我不想再等下去。虽然有个别人不相信我一个普通老百姓能修起一座桥,但我一定要争口气把桥修好。”王友向记者道出了心里话。
苦恼:囊中羞涩梦难圆
由于公路没通到河沟,搬运建桥材料要步行十几分钟,增加了运输成本,搬运水泥每包就要5元。王友先后拉了6车砂石、2吨钢筋、9吨水泥、10张预制板,光搬运费就花了2.7万多元。这一个多月来,天天都有10多个工人,每人每天的工资为50元,还要提供一日三餐。据初步估算,要彻底完工还需2车砂石和2吨钢材,至少还要资金2—3万元,而王友5万多元积蓄已全部用在了修桥上,王友愁眉苦脸起来。
喜讯:交通局援助修好便民桥
王友修桥一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该县决定:一是由县交通局提供后续建设资金,并抽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对桥墩下端扩面加固、桥面增设栏杆并制定具体方案,协助三合乡政府组织实施,力争1个月内完成加固任务。二是由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供2-3万元相关物资费用,通过“一事一议”,发动群众修通社道路。
经过10余天紧张施工,桥面栏杆制作安装已经完成,长1.3公里、宽4米的社道路顺利修通。村民们高兴地称为便民桥。
(苗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