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25|评论: 0

家风新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呢?
    随着大家族格局的瓦解,宗族的影响力日益式微,“家风”一类的传统约束力,自然作烟消云散状;此外,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成员的不断重组,作为历史遗产的家风,注定要湮没于时间河流的不断冲刷。从旧式大家庭到五口之家,再到三口小家乃至夫妻袖珍家庭,一切传统风俗早已不复当年模样。
    近日,央视一次新闻策划,让家风一词瞬间变得无比流行开来。在此过程中,公众发现“家风”一词原本明确的指意,悄然变得模糊暧昧、无所不包起来。于是,“不啃老”、“父亲打儿子”、“老公赚钱老婆花”等等选项,竟也被堂而皇之地归入“家风”的范畴——而事实上,倘若从严肃意义上说,上述种种回答与“家风”的正统定义,几乎没一毛钱关系。当人们兴高采烈开晒“家风”,却从一开始就弄错了“家风”的本义,尴尬恰在于此。
       一方面是旧家风的被遗忘,另一方面则是“新家风”的难确立。这是因为,在现代家庭的结构内,不再有传统家族的“大家长”角色——家庭内部道德权威的缺失,导致“家风”失去了最初的倡议者与维系者。其最终后果是,几乎不可能再形成严谨意义上的新家风……取而代之的,则是由彼此约定、遵从流俗抑或日常拉锯等等方式,来维系起小家庭的内部秩序。当法律、道德等力量已然建构起一套有效的约束体系,“家风”的重要性或许早已大幅滑落。
       而今,公众怀念家风,未必是真正意识到家风的不可或缺,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回头看的念旧情结。藉此,我们想象着大家庭的温暖,想象着礼乐传家的荣光。家有家风,总归是一件很有品味、很有格调的事情。但一切强求不得,若本就无家风一说,实也不必东拉西扯生凑些“家风新说”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