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272|评论: 25

南部县神坝镇冯氏家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部县神坝镇冯氏家谱

神坝冯氏家谱

神坝冯氏家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有史,家有谱。国有史能了解国家之兴衰,家有谱才能记载族人之源流。把根留住,深知有根,鼎敬也。尝思木由本起,水自源来。人本乎祖,可不寻其祖而溯其源乎?忆我祖九五,自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街村发迹入川。居顺庆府邻水县。迨应彦二代,乃迁梓郡射邑(古时射洪县归辖现在三台县范围,又称梓州府,射洪县城就是现在射洪县的金华镇)城南,在籍居住。后因战乱又迁移三台县景福镇金星乡清凉寺村居住。又因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我宗先辈又受战乱之苦,家族分散,再次背井离乡。我冯氏一族先人从鸡公岭携妻带子徒步迁徙而来,始祖有三,长居上房嘴、次处中房湾、庙子坪;冯家坪、冯家湾、冯家岩、方山坪皆下房也。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枝繁叶茂,人口已发展到一千多人。光绪十七年商议续世系:“国友贤良 、邦家之光、君子茂德、宗其永昌”。我家族从此后人起名概以世系为准。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我冯氏家族来四川射洪(现归三台县管辖)已有四百年左右历史,来神坝也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了。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我绝大多数族人都以先辈议定的族训为立身行事之本,继承和发扬家族的光荣传统;竭忠尽力,强我中华;不畏艰难,创业发展;亲族爱贤,积德行善的良好传统,深受世人的赞许。时至今日,我族人为了工作和事业,从故土散居于北京、河南、河北、新疆、陕西、山西、湖北、湖南、上海和福建等大中城市,育了后代。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族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宗族观念淡薄,对祖辈名字和事迹知道的甚少,对子孙也不以世系起名。上述诸多情况,不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家族的优良传统;不利于族居外地的后人寻根问祖和往来相助。为此新修一部完善的家谱已成为族人的共同责任。现根据一九八四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文件的通知精神,顺时代潮流,合族人意愿,各村、社推选出代表,成立了冯三房《冯氏家谱》编写委员会。
     我冯氏家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家庭。时值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大好时代,我族人要以族规修身治家,教育后人,读书成才。伴随着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前进步伐,我家族定会兴旺发达,无愧于先辈的教诲。
    本次家谱是按照冯三房各支系来编排的,由于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差错遗漏在所难免,加之部分文字难以判断,又难联系,会出现一些音同字不同代笔字,希望族人原谅包涵。

公元二0一三年岁次癸已年冯贤追忆感怀谨序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冯三房祠堂源流碑记
冯氏流派系出有邰氏,皇帝之先,姓公孙。帝母附宝,见大电北斗枢星,感而生帝于姬水,故姓姬氏。帝曾孙高辛氏,元妃姜源出祀郊祁,覆巨人迹,发祥而诞生后稷。高辛氏以长子后稷继皇帝,后赐姓姬氏,为周始祖。粒食蒸民,万世信赖,于是陶唐氏封于有釐(粒),迨后不 失官,竄于戎狄,贍父居幽,避狄迁岐,季历嗣服西佰,新命爵侯。武王克商即位,封其弟高于毕(毕地的位置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部),故曰毕公高,后绝封为庶人。至十八代孙毕万,事晋献公伐霍有功,封于魏,列为大夫,食采冯城,子孙遂以封邑为氏,此为姬姓冯氏。望重颍川上党始作堂。迨至冯翊字公孙,生于陕西省 。当王莽末时,为颖郡据 。光武帝起兵遂佐帝诛莽,灭王郎兵,除盆子赤眉灾,封咸阳侯,镇守关中。为人谦退不伐,诸将论功,独屏树下,号称“大树将军” 。王建安九年癸己春正月,帝颁诏封“征虏将军”,颖阳侯,领营起兵征西。至甲午返薨,追谥“征西夏阳侯”,陵寝在顺庆府南充县景村沟,墓立有大碑坊。大树将军冯翊生冯绳,绳生冯德选(十八学士)。德选生冯道相,字极。道相(内阁学士)生冯实万。实万生冯京,字胜。京(唐代状元)距后冯国用,封“仁信公”,兼五军督抚,生冯允中(镇守山西大同等处地方总兵)。允中生冯邦美。邦美生冯元泽,字唯。元泽生冯仲山(字酉)。仲山(举人,任流溪县卒,薨南充)。生冯淑礼,字义。淑礼生冯均应。妣何氏生冯文昌。文昌生冯如昆,字钟。昆妣苏氏生冯进,字庆;冯杰,字真。庆妣苏氏生八子。长房:冯志全---杜氏(在射洪县)。二房:冯志亨---苏氏(在叙州府)。三房:冯志凯---李氏(在南充县)。四房:冯志海---赵氏(在西充县)。五房:冯志甫---苏氏(在邻水县善庆乡八爪坟)。六房:冯志芳---李氏(迁保宁阆中县)。七房: 冯志清---杜氏(在莲溪县)。八房:冯志廉迁双流县,绝后。冯公(正乾),科会进士,出任知县。致仕归田,林泉养志,含饴弄孙,朝夕课读,把卷指陈。历年復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街村卒,葬牛楼山。乾山昆向。乾妣:余氏;黄氏。黄氏生万武,字若经,进士未仕。赵氏生九五。万武去世,九五扶匛入川,葬重庆府府堂后桂花园。于是奉母至顺庆府邻水县岐山大屋嘴。冯公九五生德盛。冯公德盛妣生应春。应春妣夏氏生二儿、一女。生彦章,字广;彦清,字才。女彦秀。惟有彦章壬子科举,人会进士。迁大竹县江水壩中。彦清、彦秀等分卷洞桥石楼门桂花坪雨坛寨高洞坪各处居住。季房(第三房)冯公应祯妣孔傅氏生彦文(字贵)、彦成居老虎沟石舡里。分弟一七九甲。一甲彦文妣王氏居龙门滩;七甲彦贵妣陈氏居石舡里;九甲彦成妣吕氏居宝谷山。惟家次房(第二房)冯公应鳌(始名龙,继更名为鳌)妣唐氏生彦仪,字立。徙潼川府射洪县南丰乐乡地名砂塆。(一名许家桥;一名覃家岩。今则咸谓冯家碥。世世守业,各安生理,但先父当明季之灾,兵焚飘零,举家避难,屋舍家具俱毁,携妻带子,随脚而奔,沐阳西下,来至隔垭。冕始续根源,始祖系射洪鸡公岭,刻碑为之,继先人之以往,开创后裔之将来,续字辈为:国、友、贤、良、邦、家、之、光、君、子、茂、德、宗、其、永、昌。知本本源源,千载一脉,大树家声,永传于弗替高云耳。

第九代孙:冯调元 书
石匠:何仕周  张芝清
光绪拾七年冬月二十日扶。。。光武帝 a) V. _8 Q& s, A4 M! L5 J* K. V1 j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   记
家之有谱,犹国有史。家谱是族根的象征,是家族的灵魂,记载同宗同祖的血亲世系延续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一个侧面表现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具有存史、资治和教化的作用。修谱睦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此次编写家谱是我族冯三房继往开来的一件大事,重在弘扬家族文化,加深族众的血脉亲情,增强家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编写家族成长历史,振兴冯氏家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深怀尊祖睦族的情愫,拉开了编写家谱的序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修谱恰逢其时。这次修谱,收获良多。家谱的成功编纂,主要归功于冯膂贤、冯银良、冯华良三位书记,他们热爱家谱文化,热心为家族服务,不计报酬、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有威望者组成,起到了编写家谱的组织和领导作用。2013年正月初七组织冯三房多人,寻根问祖,溯本求源,遍访射洪、三台等地,脚踏“天地良心”两县圣地,(三台县景福镇金星乡清凉寺村“鸡公岭”)。 了解到我冯氏家族在射洪各地的分布情况,拓宽了族人之间感情交流的空间,懂得了族谱是维系家庭、家族、乃至民族手足同胞亲情的纽带,激发了族人爱族爱家的热情。
承前启后求进步,继往开来谋发展。同时还有大批热心族人以不同形式支持修谱的工作,冯凯贤、冯方贤、冯良博、冯淑良、冯成良、冯卫、冯双良、冯良军他们高度的负责,舍弃繁忙的家务,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修谱工作;他们多方考证家族史料,深入研究家族文化,为修谱献计献策;还有冯洪良 、冯敏冯杰、冯邦勇冯浩他们关注家谱的修定工作,投入极大热情,慷慨解囊,捐资              元给予大力支持;当场为我族修谱捐资      元,为本次修谱立了大功。
牵手前世情,共续今生缘。点燃创业激情,传递发展梦想;享受家族温暖,共铸家族福祉,承前启后求进步,继往开来谋发展。前者已故,来者日新。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族众合力修谱的传统要发扬光大,以期后人适时再续家谱。当然,家谱的编撰,不仅仅是为了把族人和事件变成文字,而是需要我们不忘先祖,开创未来,完成我们承前启后的责任。家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祖先们的在天佑护和自身的勤奋努力,也是与国家的命运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现在的我们能自强自立,团结友爱,和谐共进,才能开创辉煌的未来。也只有辉煌的未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宗耀祖。也只有每个家庭兴旺了,才能兴旺我们更大的家族——中华民族!才能无愧于自己来世一场。
诚然,纂谱不仅仅是怀念过去,更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凝聚族人,唤醒族众爱族敬祖之心和责任感,振兴宗族,达此目的,上可告慰先祖在天凛凛之灵,下可昭示子孙后代,吾辈无愧,已完成应尽之责。此为编审者以及一直关心族事的宗亲之愿也。
公元二0一四年岁次甲午仲冬月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2-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坝广告部" 宣传的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料 发表于 2014-2-2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神坝广告部" 宣传的好。

谢谢了,兄弟。祝你马年快乐!
发表于 2014-2-4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工程浩大

发表于 2014-2-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2-1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漂浮啊。

发表于 2014-4-1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请QQ联系我,我们都是冯邦美后人,你们是三房,我们是七房,我们可以共同商讨完美家谱,请qq回答问题,大树后裔

发表于 2014-4-1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盛世肇祥瑞,和谐沐春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以尊祖敬宗为核心的宗祠家谱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折射了传统文化合群和众的基本精神,宗祠家谱文化对于传承历史、回报宗功、宏扬祖德,联谊宗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历马年新春佳节之际,央视连续播出了《家规》专题报道,引发了国人的思考。人们常说:“国有史,方有志,族有祠,家有谱”,欣逢盛世,中华振兴,国家重视修史,地方积极编志,民间兴起续谱。怀古、追思、继承先辈遗志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刻内涵!

发表于 2014-4-1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是谁?我是冯氏后裔。

发表于 2014-5-15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馋死我了、我也想喝新品,也想中奖

发表于 2014-5-1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做什么
发表于 2014-5-1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4-5-1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就去看看

发表于 2014-5-1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就去看看

发表于 2014-5-2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家谱文化应该源远流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17 18:02
我是冯家湾的啊

发表于 2015-3-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南部新安路冯氏祖籍在哪儿,这上面的字辈和我们有相同之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