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7|评论: 0

[散文随笔] 有蓑衣丝丝暖流溢满全身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16 18:28 | |阅读模式
  蓑衣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早已退隐进历史,替代的是轻巧适用的雨衣。蓑衣的历史从诗情画意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可以追溯到诗人墨客对蓑衣的钟情,那一份闲情江南美好的图画,刻画而出“桃花流水鳜鱼肥”钓鱼老翁娴静的喜悦。春风细雨,咋寒咋冷,有蓑衣丝丝暖流溢满全身,也不怕风雨峥嵘,悠闲的等着鳜鱼上钩,晚上温一杯小酒,何乐何不为。

  说起蓑衣的年代,它是物质缺乏的年代,每家每户都有几幅蓑衣斗篷,也是劳动力的必备之物。记得爷爷家有两件,用过一般挂在堂屋的壁板上,整齐的与斗篷挂在一起,等待主人刮风下雨的时候使用,以尽其职责和义务。蓑衣一件有七八斤左右,七八十年代也有了薄塑料纸,蓑衣主要的使用人是男劳动力,女人极少穿戴。一个笨重,二个价格不菲。一般的小雨带个斗篷,腰上围一张玲珑透明塑料纸就足够了。

  蓑衣的概念,我总以为会淡出我的记忆,甚至视野,但是不会磨灭头脑里那些凄风苦雨的剪影。它仿佛躲在历史的尘埃里叹息,曾经的繁华辉煌历史,忍辱负重的使命,背一身的风雨,依附在壁板上清寂和空虚。我曾看过我爷爷背着蓑衣下地干活的情形,肩膀和蓑衣的底部滴落着雨珠,在棕叶的流苏间晶莹发亮。蓑衣的使命与责任,常常被蓑衣雨淋过后的承重附以一种特殊的内涵,那是一种责任,男人顶天的使命。

  小时候十岁左右,一个小雨的春天,我望着挂在墙壁上等待主人的蓑衣,设想穿上蓑衣的感受,令我激动的取下穿上。在身体里立刻有了重量的份量,我带上斗笠,穿着直脚跟的蓑衣,十分的不相称,但是那一刻我觉的厚重蓑衣一下子身体有了温度,让我单薄冰凉的身子有了温 90后论坛www.52090h.com
暖触感,像一件贴身的小棉袄。我的记忆里我只穿了那一次蓑衣,再也不想穿笨重硕大的蓑衣。特别是淋一场雨之后,蓑衣满满浸透的雨滴更加沉重。我以为,蓑衣是男人的一个符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的象征,一副承载风雨,支撑家庭港湾的一副写意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