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即有一种想法,就是把我刚来广东时最初几年的经历写出来,那一段经历太难忘,可以说刻骨铭心,那一段经历太曲折,伴随着我的是居无定所和漂泊流浪,我总想以文字的的形势把它表述出来,但又恐感学识浅薄而力不从心,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和走进了营山论坛,看到那些朴实的文字和亲切的方言,看到那些和我有着同样经历而奋斗上进的家乡人,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后,我决定提笔写下了那一段经历,由于多年不曾提笔叙事,可能那些帖子中的情节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见笑了哦朋友们。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我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爱憎分明,这是我做人的原则,我觉得这很正常,我也修炼不出来那包容一切的胸怀,在广东这个地方,在打工人群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总有一小部分人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有了一点权力或地位就如小人得志,不可一世,对待比他地位高点的就摇头摆尾,毕恭毕敬。对待和他同是打工仔打工妹的就凶神恶煞,如狼似虎,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也是打工族的一员,他也是弱势群体,这就是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对这种人这种现象,我绝不苟同。
我有一个湖南的朋友,来自衡阳,我叫他老刘。我认识他的时候是在一家化工厂,在那个时候,我们是典型的难兄难弟,我们做的工作是铁锅的表面处理,我负责铁锅的表面除油,就是把刚从冲床下来表面覆盖一层油的铁锅放在加了烧碱和除油剂的胶盆里,穿上工作服把油洗净,老刘负责下缸,就是把我洗好的铁锅三个一串穿好后架在加了特殊材料的容器里去煮。这样下来铁锅就不会生锈,当时,他很照顾我,因为当时的我比较偷懒,而他会经常帮我,在这样的岗位上干了几个月后,我去了业务部,而老刘则继续在那个岗位干,后来我成了一个片区的业务经理,那是老刘已经失业,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找工作已经不是什么难事,我即介绍他去我的一个客户厂里做,他的工作是跟车,因为当时老刘已年过四十而又毫无技能,还孤身一人,他发了工资后也是把钱放我这儿,先记好数,年底他回家时我一并给他,后来我又介绍他去一家收入更高的厂,并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给他找到了一个老婆,直到现在,我们还有联系,我觉得有的事情完全是举手之劳,能帮到身边的一个朋友,也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现在想来,刚来广东时不是没有好的工作机会,也不是没有好的工厂,那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经历如此不堪呢?说到底还是我们当时的竞争力不够,只知道听天由命守株待兔,机会是等不来的,等来的机会也无什么意义,有的时候,好的东西应该去积极争取,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和举一反三,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以不变应万变只会被社会所抛弃。
我在秀峰工作的五爸早年时比较上进,我当初到秀峰时就发现他当初已经投入股市并买了相关书籍研究,他的枕边也有工作方面的书籍,虽然他小学未毕业,但他当时在厂里已经混得不错,做了干部,在0607年股市最火那几年他小赚了一笔,资产翻了几番。但是后面的他却遭遇中国式股灾,干了十几年的工厂搬迁,投资模具厂失败,到后面又回到以前的打工生活,他经常会与我通电话,会和我聊起这几年的遭遇,他会认为是运气不好,但是他可能不明白,当股市已经告白傻子都可以赚钱而需要专业知识的时候,他还一无所知,当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时,没有相关知识就没有发言权,就注定是门外汉,也就注定不能立足,所以,他的失败也不是偶然,当理想开始延伸而你又不能驾驭的时候,能帮助你的就只有学习了,如果学习力跟不上,那么这个时候会有一个贴切的词叫盲目,盲目的时候又不能刹车,后面就只有和我们当初一样————盲流。
很多朋友们会关心我进了照明公司后的境况,他们可能还以为我一直在那儿做,其实我在那儿干的时间也不长,在05年5月份我就出来了,大概在里面呆了两年半,后来又去了深圳福田投靠我堂哥,在呆了三个月后还是回到了佛山,后面经历了两三个月的干零八天的日子后进了一家化工厂,刚开始也是从杂工开始,在一年半左右做到了区域销售代表,现在的我还是在一家化工公司做,不敢说工作是否优越,但也基本满意,也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再不会轻易迷失。昨天的记忆已成往事,明天生活的画卷已经展开,怎么去描绘,完全在你自己,努力吧,朋友们,西柏坡与你们同在。
(本文的一些观点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不针对任何人,不喜勿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