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24、25日,我随团游黄山,实现了多年的心愿。在黄山上,既心情愉悦地乘座了凌空飞驰的缆车,又兴致勃勃地登攀在崎岖的山路观赏胜景;既感受到了春末的暖阳,又遭遇了夏日倾刻间的暴雨,直觉黄山的天气是那么变化无常;既看到了夕阳西下云缭雾绕迷人的黄山,又看到了日出东方瑰丽的彩霞;既看到了黄山的无限风光,又看到了鸟类的良好生态;既看到了人们游黄山的快乐,也看到了那些挑夫、抬滑杆人挣钱的艰辛;既找回了学生时代睡连二床的那种感觉,又享受了四星级涉外宾馆热情周到满意的服务和色香味俱佳的餐饮……黄山啊,今生今世怎能忘!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评价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真是那么回事。回到家中,浮想联翩,于是写下了《黄山颂》。
脚下黄山路,
是那么高、那么陡、那么险,
盘旋在峰与谷之间,
踩着云梯可上九天,
扶着栏杆可下龙潭。
我一步一个脚印,
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
喜看万般胜景,
要把黄山收藏在心 。
看峰、看石一一
它是那么峻、那么雄、那么壮,
如铮铮铁骨,不屈脊梁,
像中华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任电闪雷劈,雨暴风狂,
仍高昂头颅,挺起胸膛!
它又是那么奇,那么秀,那么娇,
千姿百态,似人似物,似兽似鸟:
狮子、骆驼、白鹅、猴子、宝塔, (1)
莲花、鳌鱼、卧佛、天都、“五老”, (2)
梦笔生花、仙人指路、老僧采药, (3)
苏武牧羊、飞来石边看云涛……(4)
绿衣为它披挂,
白云和它拥抱,
清泉为它弹唱,
山花为它欢笑。
啊! 黄山,
天设地造,风磨雨雕,
分外妖娆 !
看松一一
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团结松,(5)
龙爪松、黑虎松、卧龙松、蒲团松,(6)
探海松、竖琴松……(7)
它是那么多姿,那么苍劲,那么热情,
没有谁供给它肥沃的土壤,
生生世世与石头相依为命。
根,深深钻进石缝之中,
探寻吸收生长的养分;
枝,外表是那么细嫩,
质地却是那么坚硬;
叶,不惧风霜雪雨的吹打,
霜雪溶化,雨过天晴,
更显高洁、翠绿、清新;
千百年来饱经沧桑,
依然是那么潇洒,那么青春,
为黄山增色添景。
它像一只只美丽的孔雀,
为游客们展翅开屏;
它像一个个靓丽的姑娘,
恭候在山顶,
向游客们伸开双臂,热烈欢迎!
啊!黄山松,
人们热爱你,仰慕你,
神州永远传颂你的美名!
走在这高陡险的路上,
我仿佛看到那些探路人,那些开路人,
攀爬在悬崖峭壁,
流血流汗,冒着生命,
修起云梯,架起天桥,
铺起一路路“黄金”。
没有他们,我们今天怎能、怎能……?
然而,他们却默默无闻,
只留下了路的“丰碑”,
方显他们的英雄本色,
闪耀着他们的献身精神!
他们,和黄山峰一样坚强,
和黄山松一样高尚!
注: (1)狮子、骆驼、白鹅、宝塔即峰名,猴子即“猴子观海”峰。
(2)莲花、鳌鱼、卧佛、天都即峰名,“五老”: 登上龙蟠坡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美称为“五老上天都”。
(3)梦笔生花是位于黄山北海散花坞的一块奇石,山涧深谷一根崛起的擎天石柱,石柱下部直立部分圆滚修长,酷似笔杆,顶端如锥,好像毛笔尖,一石缝置于“笔杆”与“笔尖”之间更显得像一枝中国毛笔。一棵古松生长在石柱上面,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好像一朵鲜花开放在毛笔的顶端,似笔所生之花,因此人们称此石柱为“梦笔生花。仙人指路位于云谷寺至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人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石”,又名“仙人指路峰”。老僧采药,即在“双猫捕鼠”下面有一直立的怪石,状如身披袈裟的憎人,面前一片奇松,状似百药,故取名老僧采药。
(4)苏武牧羊:在打鼓峰腰有一石似人;石边一棵孤松,好像牧杆,前面一片矮林,在云雾中犹如羊群。松石搭配,合成一幅牧羊图,名其为苏武牧羊。飞来石位于光明顶西北方, 形态奇特,竖立在一块平坦岩石上,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5)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被称为黄山松的代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送客松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遥相对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陪客松在玉屏峰前文殊台上,为四棵古松亭亭玉立,姿态秀丽,似长年累月既陪伴游人观景,又陪游人小憩,故名陪客松。团结松生长在黄山北海至西海的山路旁。古松铁根盘结,五干围抱,枝叶茂盛,团团簇簇,状若兄弟五人相互拥抱,人称团结松。
(6)龙爪松位于始信峰上,5根主侧根裸露土表,粗大,扇形伸张,似苍龙之爪,苍劲有力,深扎岩中。 黑虎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且冠盖浓绿近黑,似一黑虎卧于坡下,故名黑虎松。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东侧悬崖石壁,在树干20厘米处,分两枝盘屈生长,顶枝反侧融为一体,作伏卧状,昂首,角崭髯张,颇有苍龙凌波之势。明人唐世靖有诗赞曰:“老干横披欹一壑,苍髯直上耸千峰。破天风云惊难起,始信山中有卧龙。” 蒲团松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树身不高,不过一二丈,铺展平整,状似蒲团。
(7)探海松立于卧云峰陡腰, 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竖琴松位于卧云峰侧北坡,主干挺直,顶状如伞,形似竖琴。
以上松为黄山的十大名松。
|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