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内心有些许悲凉,但更多的是坦然。的确,没有人可以陪我们一生一世,在我们的生命中,会有很多人经过,但没有一个人可以陪我们从生到死。在这从2013走到2014的当头,“一生一世”的谐音让我们心怀美好和希望,而我,也会在这一刻,感恩那些在我的生命里陪我走过悲欢的人。 小时候,很怕雷电,每次轰隆隆的雷声从远方滚过来,我就会赶紧抓住母亲。不仅如此,遇到雷声轰鸣的时刻,我会钻进被窝,让母亲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抓住母亲的手,在头顶仿佛要把天炸裂的雷声中,唯有母亲掌心的温暖让我安稳无比。那时认为,自己的一生自己的一世,一定就是这样和父母一起走过。几十年后,当我穿越千山万水,也没能追赶上父亲生命离去的脚步,任我多少泪水也没能留住父亲慈祥的笑容,我才知道,父母纵然曾是我的天,但也不可能一生一世为我遮风挡雨。 可以说,孩子是父母活在这个世上最大的理由,某一天你必须离开人世,最让你割舍不下的依然是你的孩子。这种真切的体会是女儿给予的。已经长大的女儿曾对我说,在这个世界上,她绝对不会为了其他任何事情放弃亲情。这我完全相信。她对父母的依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都上小学了还不肯和我们分床睡,分开就可以在床上坐一整夜,离开外出求学,每周末回家都要抱着哭一场,尽管后来长大了不哭了,但数次重复的“妈,我走了哈”,依然能感受到她的恋恋不舍,最为执着的是从中学三年直到上了大学,每天晚上的一个电话从来没有少过。这些都让我感到,我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持续得长点更长点,让我陪着这个从我身上分离出去的小生命,一起经历她的生命,在她喜怒悲欢时都可以有我。但这终归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当我因为准备将自己一家人的户口迁往工作所在地时,被告知女儿已是年满十八的成年人,不能随迁,我才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女儿以后会渐渐离开我们的视线,她甚至有一天无可避免的有她自己的家。她的世界,将有我不可参与的生活。 记得曾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个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生命面临选择放弃,父母、孩子和爱人,你将会最先放弃谁?最后放弃谁?都是自己的至亲,这样的放弃非常残酷,但如果必须放弃,很多人都选择了最先放弃父母,其次是孩子,最后放弃的才是那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爱人。要说一生一世不可能,但爱人的确是陪在自己身边最久长的人。父亲和母亲从相识相恋,从新婚走过金婚,共同相守近六十载,这几十年里,纵然聚少离多,几十年的相守,同样让对方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父亲的离世,除了让母亲悲伤,就是让母亲对自己后来的生活完全不知所措。没有了那个任由自己呼来唤去的人,没有了那个听自己唠叨的人,母亲每天只能在儿女匆忙的生活里,闭上自己的嘴巴。而言行举止里的烦躁不安更是与日俱增。看看今天的母亲,想想自己和爱人终有一天也会天地相隔,内心纵有莫名的恐惧和不安,但也清楚,那是人生的必须。如果有那一天,让我选择我和爱人谁先离开人世,我宁愿他先我而去,我宁愿把暮年的孤独无助留给我自己。 一生一世的相依必然只是一种愿望。在世间,不可能和我们相爱相知的人同生,也基本不可能和相守相恋的人共死。但在生命中,总会有很多人陪我们走过悲欢喜怒,让我们的生活因此更丰富,让我们的生命因此更精彩。我们唯有珍惜自己每一次的情分,感恩那些在自己的生命中曾陪自己走过的人。不求一生一世,只求擦肩而过的温暖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