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控诉
我们是郫县巴士公交公司的驾驶员,我们的身影每天忙碌在通往主城区、周边县市及郫县境内十多个乡镇的公交车上,承担着郫县城乡40多万人出行的运载任务。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公交车驾驶员,我们深感荣幸。虽然绝大多数乘客对我们来说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是在短暂的旅途中,你们高兴,我们也开心,你们痛苦,我们也忧愁。不管在通往城乡的哪辆公交车上,只要我们曾经在一起,我们就曾是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今天,我们这些驾驶员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希望引起你的关注。
我们是一群“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的人,我们劳动强度之大,工作时间之长,普通乘客是难以理解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疲劳驾驶,而疲劳驾驶已成了公交营运中重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彻底解决,不仅是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所以乘客关注我们,也就是关注你们自己。
一、工作强度大
我们在工作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由不得有一秒钟的分神。据有人统计,在没有堵车或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公交车驾驶员平均每天要换挡2000-3000次、刹车2000-3000次,开转向灯400-600次,开关门800-900次。这些因素导致很多公交车驾驶员职业病缠身,脑血栓、腰椎病、颈椎病、肺病、胃病、前列腺病等都是危害公交车驾驶员的“杀手”。
二、工作时间长
常坐我们车的乘客都知道,我们的热门线路每天早晨5:30发车,晚上8:30收车,每个驾驶员的平均工作时间在十二小时以上。比如:
以跑犀浦地铁专线的驾驶员为例,尾班8:30发车,晚上12:00收车回站,驾驶员早晨7:30就得起床,凌晨1:00才能睡觉,工作时间超过17个小时,只有6个多小时的睡觉时间。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只能说公司为了经济效益,严重忽视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虽然公司领导嘴上也一再强调安全驾驶,不要疲劳驾驶,但是驾驶员基本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他如何能做到不疲劳驾驶呢?
不仅如此,公司领导还无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任意延长我们的工作时间。比如有的线路,明明规定是上7:30收车,但是由于乘客较多,公司不是想办法加车、加班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是延迟驾驶员的收车时间,8:00,10:00,12:00……他们想怎么延就怎么延,既不受《劳动法》的约束,也不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可以说延时下班已经成了公司提高效益的唯一手段。比如从郫县客运中心到茶店子客运中心的320路,公司规定每天跑5个来回(10个单边),行程超过200公里。成都的同行听说这个行程都觉得恐怖,不明白我们是怎么跑出来的。我们向领导反映趟数太多,时间不够,工作太累。领导马上说:时间不够?好啊,延时下班吧!本来就很累了,再延时下班岂不是更累吗?为了保证营运安全,最好的办法是加车加驾驶员,减少驾驶员行车趟数,保证驾驶员的休息时间,只有驾驶员精力充沛才能安全驾驶。但是公司领导却反其道而行之,加班加点,搞疲劳战术。在他们眼里,效益才是第一位的,至于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都不值一提。
延长我们的收车时间,按《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延长的时间应该按加班算,公司无视这一规定,私自规定“只有在车上开车时才算上班时间”。比如从郫县客运中心到金沙车站的305路,每台车每天须跑4个来回(8个单边)。即使在不堵车、上下乘客不多的情况下,跑一个单边至少需要1.5小时,加上等候发车的时间,一个来回至少需要4个小时,每天的工作时间至少16个小时。但是按公司规定,等候发车的时间不能算工作时间,而且大大压缩路上行驶的时间,我们“实际”工作时间就只有10个小时。
三、驾驶员承担所有风险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只要开车,不管你技术多么好,开车多么小心,都不可能不出事故。公交车司机也一样,每天都在路上跑,出事故的机率比平常人更大一些。我们公交车驾驶员肩负着一车几十、上百号人的生命安全,开车当然万分小心,即使如此,一些小的事故也难以避免。一旦出事故,公司非但不给驾驶员半点安慰,还要扣发工资、停检(停下来不能上班)。为了逃避惩罚,很多驾驶员遇事后就自己买单,以此消灾免祸。驾驶员隐瞒事故,不能警示其他驾驶员,公司内部看似歌舞升平,却埋下了更大事故的祸根。
公共交通安全维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公司应该制定严格的制度,但是再严格的制度也应以人为本。目前在郫县巴士公司上班的驾驶员,以中老年人为主,且文化程度偏低,他们对某些制度可能不太理解,对此,公司应多加解释。但是公司领导对驾驶员的意见和不理解,常常横加威胁,动辄说:“嫌制度严格、待遇不好就走人,后面有很多排着队等着进来开车的驾驶员。”
四、无视驾驶员人格,把驾驶员当奴才
郫巴公司的驾驶员没有地位,不仅公司领导可以对其呵斥、威胁,即使一个小职员也不把驾驶员当回事,说驾驶员在公司形同地位低下的奴才也不为过。比如随便一个公司职员站在路边招手,如果驾驶员不停车(公司严禁驾驶员在非站点停车),事后可能遭到打击报复。我们每个驾驶员都遇到过这种两难处境:不在非站点停车,得罪公司同事,会遭到打击报复;在非站点停车,违反公司纪律,而且极不安全,会受到公司处罚。
五、区别对待,折腾驾驶员
同样是驾驶员,公司区别对待。从西郡英华到茶店子的323路,公司从集团公司借调了10名驾驶员。集团公司驾驶员每天跑5个来回,郫巴公司驾驶员每天跑6个来回,但集团公司驾驶员的工资却比郫巴公司驾驶员的工资还高。按《劳动法》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同类岗位的职工应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我们和集团公司的驾驶员干着同样活,而且工作时间更长,为什么不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呢?难道在公司领导眼里,我们就低人一等吗?
除了不能同工同酬,公司还有意折腾驾驶员。以从郫县客运中心到林湾公交站的704路为例,公司规定每个驾驶员要轮流在林湾站住站一个月。郫巴公司驾驶员大多数的住家都在郫县县城或附近的乡镇,郫县县城距林湾20公里,如果驾驶员的家距县城10公里,每天上下班就要在路上走60公里。本来驾驶员每天的工作时间已经很长了,还要花大量时间来回奔波,我们如何能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呢?本来在林湾招几个当地驾驶员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公司领导懒政,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折腾我们这些驾驶员,完全不把我们当人看待。
六、拍脑袋决策,任意裁并线路
公司领导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常常不经调查研究,随意拍脑袋决策。比如321、221这些本来非常成熟的线路,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新开一些既不惠民,也没有经济效益的线路,这些新开的线路,跑一趟往往只有几个人坐。而那些成熟的线路,比如前面提到的321,从茶店子经郫县城区到郫县客运中心,自地铁2号线开通后,这条线常常暴满。但是领导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有了320(320不从郫县城区过),321就没用了,一拍脑袋就取消了。其实320不可能取代321,因为大多数回郫县的人都会在城区下车。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甚至包括外宾都在问,为什么没有321了?公司嘴上说要为大多数群众出行方便服务,为什么将这些既利民,又有经济效益的线路取消呢?
公共交通是社会公交事业,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各地政府大力度投入建设。但是公交车驾驶员作为直接维持公共交通正常运营的“心脏”,我们的各种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希望公司以人为本,关注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保证驾驶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同时也应适当提高驾驶员的收入,有利于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公交车驾驶员队伍中,提升队伍的整体活力。这是一件看似不能立竿见影,实则大有裨益的事。
公交连着千万家,关注我们,就是关注你们自己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