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7|评论: 4

[生活•情感] 对发展嫘祖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对于华夏文明的母亲,黄帝元妃嫘祖的出生地,归葬地是盐亭。作为盐亭儿女。我们是自豪的,虽然有个河南西平,一直以来在和盐亭争,还举办过什么祭嫘祖的大典。后来又听说很多专家。学者,教科书上都承认盐亭才是嫘祖的出生,归葬地,在我们的县委书记四处奔走,去北京见莫言,去陕西黄陵见张纪中。希望他来盐亭取景、大修嫘祖陵,好像嫘祖文化事业迎来了春天,前面就是阳关大道,我不是水军,不是写手,只是一个关心自己家乡发展的,普普通通的在外务工的盐亭人,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各位不要查我水表   。
本人80后。远古的事情不敢多置喙,从我知道的时候说吧,盐亭历来就栽桑养蚕,那时候人们很少外出务工,养蚕,养猪,是每家每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家都有桑园地。每个场镇都有茧庄,老人还经常给我们讲养蚕的故事,传说,在我老家后面的山上还有一个小庙,以前每年正月初八,传说是蚕过年,总有附近的老百姓上山,挂红,放炮,祈求蚕桑茂盛。我们都管他叫丝公老爷,乡下人把神都叫老爷,比如,观音老爷,文昌老爷。每年的正月初八,山上总是鞭炮声不断。小时候放牛去那里玩,看见旁边有残碑,上面刻的年代是大清光绪多少年,修建执事碑,听老人说,那些碑破四旧的时候。被人背回家盖红苕窖了。后来才还回的。古庙破落,断壁残桓,只有台阶,但是人们还是供奉,那座山就叫丝公山。后来九几年的时候有人用几块石头盖了座小庙,请人写了对联。可是曾几何时,丝公山上在以没有鞭炮声,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留守农村,场镇上茧庒消失。农民不在养蚕,桑树被挖掉。养蚕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想问一句

,发展嫘祖文化,这农耕文化。栽桑养蚕,能恢复吗。我们的鹅溪绢,还只是遥远的传说吗,我们的丝厂,现在又怎么样了,嫘祖故里,都不怎么养蚕了。都发展嫘祖大米,嫘祖豆瓣,嫘祖酒了,我们怎么让别人相信,不会让别人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还想写的,依赖是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二来是怕挨骂,先发一段,看反应吧

发表于 2013-11-22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11-2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嫘祖故里无蚕桑,可悲。

发表于 2013-11-2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地啊!:victor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