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32|评论: 21

[原创·图文] 龙行天下,光耀千秋:激情四射的蓬安女子舞龙队,蓬安送给世界的又一张闪靓的文化名片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1-1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行天下,光耀千秋:激情四射的蓬安女子舞龙队,蓬安送给世界的又一张闪靓的文化名片

                               蓬安的舞龙

                                    

                                                                       邓四平/文图   



        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为什么中华民族非常喜欢舞龙这项活动呢?这是因为,龙是中国四灵之首,哪四灵呢?龙、凤、麒麟、龟乃中国四灵,中国人对之敬而且畏。古人民智不开,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是祥瑞的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它的力量,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不能匹敌。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延伸,龙的重要性竟是超越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以来,人们认为龙是管雨的,在庆典祭祀中,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数千年来,炎黄子孙也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中国人民舞龙的历史悠久,汉代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民间的龙舞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火龙、草龙、布龙、纸龙、花龙、百叶龙、荷花龙、板凳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扁担龙、滚地龙、毛龙、人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娱乐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舞龙能受到如此的喜爱,与它的群众性、娱乐性是分不开的,民间传说:“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  耍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舞龙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明年再用。
       接下来,我们就专门讲一讲蓬安与蓬安的舞龙:
       蓬安地处川东北嘉陵江中游浅丘地带,春秋系巴国地,秦属巴郡,汉初置安汉县。公元前179年司马相如出生于此,公元507年梁武帝萧衍以其故宅为县治置相如县。明洪武年间相如县省入蓬州直辖,1913年取蓬州、安汉首字改名为蓬安,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建县历史。嘉陵江流经蓬安89公里,是整个流域流程最长的县,蓬安依托嘉陵江,政治、经济、文化历来都较为发达。蓬安舞龙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一个与舞龙有着很深历史渊源和深厚情节的古县。
在蓬安县如今的39个乡镇中,以龙命名的乡镇和村庄非常之多,以龙命名的地名和传说在蓬安几乎无处不在:乡镇以龙命名的有龙云、巨龙、龙蚕、骑龙。首先说龙云镇,据蓬安县志记载: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汉中王李瑀贬为蓬州刺史时,来游此寺,将寺庙称为龙潭寺。后因李瑀系唐朝皇帝唐玄宗长兄李宪之子,为龙子龙孙,遂对龙潭寺大兴土木扩建,改名为龙游寺。上元初年(760年),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由于个性刚烈从刑部侍郎任上被贬为蓬州长史时,来游此寺,亲书“龙云寺”三字,自此,“龙云寺”的名字便一直沿用到今天。另一个以“龙”命名的乡镇便是与龙云镇山水相连的巨龙镇,巨龙镇原先叫盘龙镇,龙盘虎踞之地,为与原南充县的盘龙镇相区别,故更名为如今的巨龙镇名。三个是龙蚕镇,原名会龙,为高坪区会龙乡区分,后改名龙蚕镇,这个镇因以蚕桑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而饮誉全川,早在1979年就荣获国务院的通令嘉奖。四是骑龙乡,自古以来,龙均为皇帝的化身和象征,尊贵无比,神圣不可侵犯,该乡的名字竟能以骑龙名镇,这更是令人惊奇不已。骑龙乡境内有很多名胜古迹,至今尚有补巴桥,西阳山,字库塔,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还有众多绘声绘色与龙有关的民间传说……
       乡镇村落带“龙”字的地名也不少,有36个之多,相如镇玉龙村、青龙嘴村、龙角村、回龙沟村、龙王山村、龙潭桥村、龙岗寨村。巨龙镇巨龙村、双龙村、龙眼村;天成乡龙门山村、大龙山村、牛角龙村。
  还有一些风景名胜之地,这里以国家4A级风景区龙角山为代表。龙角山在唐代时就已是一座名山,《元和郡县志》对其有所记载。位于蓬安新县城西北部,与周子古镇紧紧相连,总面积约650亩,最高处海拔近600米,是蓬安县城周边的制高点。
       有的是早年的寺庙道观名演变成地名,如相如镇境内的龙角寺,龙云镇境内的龙云寺。 有的是山名,如位于徐家镇境内的九龙垭、天成乡境内的大龙山、茶亭乡境内的龙头山等。有的以家族姓氏命名,如海田乡境内的龙家沟,龙家沟上面有一个望乡台,传说人死后都要经过这里,最后一次回首遥望家乡,然后被牛头马面押送去丰都阎王殿报到。有的是因桥而演变的地名,如茶亭乡境内的龙头桥,金甲乡境内的迎龙桥,锁龙桥,兴旺镇境内的双龙桥,相如镇境内的龙潭桥等。      
       还有的竟以龙身上的各种器官来命名地名。龙眼:巨龙镇龙眼村,传说那儿有一口甜水泉就叫“龙眼泉”。 龙嘴:相如镇有一个社区,名字就叫“青龙嘴”。 龙角:在蓬安龙角山下的 “龙角”村,而天成乡亦有一个地名,取名“牛角龙”。 龙爪:在相如镇境内,有一个小村落,以前人称“龙爪湾”。 龙尾:在巨龙镇境内,有一座石桥,人称“龙尾桥”。
  龙在蓬安几乎无处不在。蓬安的“龙”地名中,许多都有传说。这其中虽有牵强附会,但从这众多的龙地名和传说中,不难看出蓬安人民对龙的崇拜和对舞龙活动的情有独钟。
      蓬安的舞龙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其中流传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舞龙灯,也称火龙、金龙。用竹篾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3~10多节不等,节数多为单数。节与节之间以100~170厘米绸布相连,再用色彩绘成龙的形象。每节中都燃有灯烛,节下装有木柄,供舞时握持。舞蹈时,一人手拿"宝珠"(球形的彩灯),在龙头前领舞,表现龙抢宝珠。龙灯的动作有"龙摆尾"、"金龙蟠玉柱"等。耍火龙的时候,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间或还有鞭炮、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下面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好不热闹!火龙最能彰显蓬安人热烈、奔放、勇敢、豪迈的性格特征。追溯火龙的来源和流传,传说过年之时,年其实是一种吃人的猛兽,但这种吃人的猛兽最害怕的就是火和烟花爆竹燃放时发出的巨响,因此人们常常在正月里耍火龙驱逐这种传说中吃人的猛兽。耍火龙一般是在正月初一晚上开始耍至正月十五晚上结束,然后要在河边把龙烧了。现在正月十五晚上不烧龙了,也有些地方不是正月初一晚上耍。比如:蓬安徐家镇耍牛王会,耍后当天晚上把龙烧掉,表示把龙送走;周口镇耍上九会,上九会乃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希望通过耍火龙来庆贺玉帝的生日,祈求玉帝降福于人间,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是舞草龙。华夏民族自古都有着历史悠久的对龙的崇拜。舞草龙,既是庆丰收,集体参与的娱乐活动,又是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一种良好祈愿。
       蓬安草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扎草龙的师傅介绍大约有一千多年历史,草龙可长可短,一般有30多米长,大多在中秋节傍晚进行,同时还有一些祭天活动。
       蓬安县草龙制作精细独特,形象生动,活灵活现,龙头、龙身、龙尾设计精巧;舞龙者身着赫色短裤、赤祼上臂、头戴草巾、身披草肩、腰系草裙、脚穿草鞋,在铿锵的川剧锣鼓音乐伴奏下,舞龙腾飞。时而神龙搅海,时而尊龙吐雾,时而群龙朝拜,时而二龙戏珠,如云中蛟龙,开天辟地;如水中巨龙,翻江倒海。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安康、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如今舞草龙已成为蓬安县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内容。

       草龙利用夏天的自然物,就地取材稻草、麦草,精心打造,制作非常讲究,一根一根选材,精心编织,制作出的草龙,风吹有动感,龙身看上去很有肉感,舞起来栩栩如生。由蓬安祝世华编造的草龙被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台播放。草龙用稻谷草编成。蓬安会编草龙祝世华老先生,今年74岁,是蓬安草龙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住相如镇磨子西街劳动巷,祝世华编草龙很有特色,编织者先编一条长长的草帘,编到最后分三个叉略往上翘起,象征“龙尾”;把草帘的另一头反折一层做两个弯角翘起,形似“ 舞草龙龙头”;中间每隔几厘米就扎一小捆椭圆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龙身”。在龙头前面单独做一个圆形草团作为“龙宝”(龙珠),再进行一些装饰,在龙头、龙身、龙尾挂上一些彩纸,便在村头村尾舞起来。而扎草龙则最难扎的是龙头,先要将稻草一根一根地理好,像编头发一样编好,然后再扎上去,所以祝世华老先生扎的草龙看起来活灵活现,神采奕奕。扎一条草龙一般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过罢春节,人们将草龙拿到河边烧掉,送龙回龙宫;平时如果村子里遇到什么灾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龙去河边焚烧,祈求“龙王”消灾。   
      草龙表演的人数,是跟据场地大小,龙制作长短确定,每人一节,一般三至十八节,还可更长。
      服饰:舞龙者身着赫色短裤、赤祼上臂、头戴草巾、身披草肩、腰系草裙、脚穿草鞋,
      道具:稻草、竹子编扎的草龙一条。
      乐器:锣、鼓、釵
      动作:同竞技龙一样。
      音乐:同竞技龙一样。



        三是水龙舞,古时人们为抗旱而耍水龙,意思是水龙给人们带来雨水和吉祥,主要在街道院坝表演,多在白天(中午或黄昏)进行。舞水龙时先有一个祭祀仪式,以祈求老天发发慈悲,快快降雨。然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吹吹打打把舞龙队伍带至舞龙地点。舞龙开始后,舞龙者边舞喜迎人们泼来的水,最后水龙下河表示结束。蓬安也有人称这种耍水龙叫拉旱魃,水龙与蓬安竞技龙舞法几乎完全一样,不同的是,水龙每到一处,人们总是不客气的泼水于龙身或舞龙者身上,舞龙者边舞龙边做各种风趣的动作既逗人们泼水,有的又假躲人们泼的水,舞龙人和泼水人相互嬉戏,人们将自己的心愿、苦闷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倾注在水中,用力将水泼洒在龙这个吉祥物身上,在苦闷中寻求短暂的宽慰,而希望它能降雨给人们带来丰收,场面十分宏大,热闹非凡,完全象汉人的“泼水节”。
        道具:1、原始的水龙道具用竹子扎成龙头、龙身、龙尾,用柳条、柏桠插满龙身、龙头、龙尾。然后用绳子将它们连接起来。其特点是; 龙头与龙身、龙身与龙尾、龙身与龙身用绳子连接相互间隔近二米左右,这样制成的水龙道具轻便,灵活。不足之处是水龙看上去缺乏真实感、美感。2、改良后的水龙道具打开后如同是一条活灵活现的水龙,其龙身与龙头、龙身与龙尾、龙身与龙身用缠上塑料柳条的竹(塑料)圈连接而成。改良后的水龙舞起来不仅栩栩如生,而且轻便自如。
服装:表演者头上扎柳条,赤身、赤脚,穿短裤。
乐器; 锣、鼓、钗。
音乐; 用彩龙锣鼓伴奏。
动作; 与表演彩龙相同。
       舞“水龙”在科学技术、生产力、生产工具很落后的农耕时代有着化积怨、调节精神等积极作用的一面。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娱乐性、趣味性、群众性。
       我县的“水龙”是南充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著名民俗文化史学家、著名文艺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小组副组长乌丙安先生,对我县“水龙”作了高度评价,把它称之为“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6条龙中的上品,是重中之重,应尽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龙舞也曾是蓬安独特的一种舞龙形式,目前,蓬安正在积极申报中国水龙舞之乡。

         四是舞彩龙,龙,又称布龙,小龙,7、9、5节龙。它和火龙稍有不同,节内不燃烛,一般长10多节。舞弄起来,左耸右伏,九曲十回,时缓时急,蜿蜒翻腾。布龙的特点是动作快、幅度大、舞姿轻捷矫健,多由两条布龙一起表演"二龙抢球"。布龙的动作有"金龙喷水"、"雪花盖顶"、"白鹤展翅"、"双跳龙门"等。  “龙来龙来四季发财,龙走龙走就要讨口。”彩龙在蓬安的出现,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彩龙究竟是何时传入蓬安的现在无确切考证。彩龙,历来都被视作吉祥之物而深受人们的爱戴,人们崇尚彩龙,是为了求得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据耍彩龙的老艺人讲,解放前过年,蓬安城乡各地都要在当地“龙灯会”的组织下耍彩龙。耍彩龙的表演队伍走村串户,从正月初一耍至正月十五结束,彩龙围着房屋转一圈表示吉庆;彩龙放在大门前表示平安,祝愿此家人不再生病。彩龙进入房屋,寓意降妖伏魔,能辟邪趋吉。解放后,作为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彩龙舞一直保留下来。“十年内乱”时这一民间艺术被作为牛鬼蛇神打入冷宫,打倒“四人帮”后,蓬安城乡又耍起了彩龙。但耍得好的人已经不多了,大部分老艺人也年事已高。年轻人喜爱耍,但是由于功夫赶不上老一辈,做不出高难度动作。如今,除春节、元宵节上街表演外,重大的庆祝活动也舞起彩龙来增添喜庆。


            五是板凳龙。


              舞龙运动。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蓬安县舞“板凳龙”,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到底有多少年现在无据可查。
              板凳龙有多种式样的耍法。有独凳龙。一条家用普通花条板凳饰以彩龙(木刻或扎纸涂彩绘),可由二人至三人舞。一人玩时,两手分别执前后腿。二人玩时,一人执前两腿,另一人执后两腿。三人玩时,前二人各以侧手执一腿,后一人双手执两腿。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有多凳龙,由五至十一人组成,每人各举一凳。前一名示龙头,后一名示龙尾,其余为龙身。另由二人举宝珠逗引龙行进,数人协调行动,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有时一条龙从头到尾,要用八十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为此八十多只花灯的图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形成一条长长的灯。有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 ,以木脚示龙爪,造型逼真。
           舞板凳龙动作有"二龙抢珠"、"黄龙穿花"、"二 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
           舞板凳龙,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丰富娱乐生活。
            2006年蓬安恢复了板凳龙的表演,并采用竞技龙表演的锣鼓与音乐伴奏相结合的表演方法,表演形式也比以前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参加表演的人数比原来增多,深受群众欢迎。

道具:1、木质板凳龙,一为独凳龙,一为多节龙(一般九张板凳相接)。2、有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 ,以木脚示龙爪,造型逼真。
服装:民族传统服装或运动服装即可。
乐器:川剧锣鼓一套。
动作:同竞技龙一样。
音乐:同竞技龙一样。


        六是百叶龙,百叶龙也是蓬安龙舞中的一种,耍法基本上与彩龙相似,不同的是龙的做法,百叶龙是用荷花灯、蝴蝶剪纸图案扎成。耍法和舞草龙和舞水龙类似,表现形式同样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气氛欢快,妙不可言,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蓬安龙品种较多,舞龙方法各异,1986年后,每年春节蓬安县委、政府都要组织机关、街道、社区舞龙队参加街头文艺表演、大型竞技彩龙的比赛,数10支舞龙队活跃在城乡、街道及社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龙舞欣赏、竞技水平的不断需求,蓬安县还多次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传承人,重庆市铜梁县的老师到我县办培训班,提高我县的龙舞竞技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蓬安舞龙队应邀参加了南充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大型文艺活动,2012年蓬安“水龙”被中央电视四台“城市一对一”栏目邀请与台湾新竹县的狮舞共同参加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录制“狮吼龙吟话传承”专访,四十五分钟节目在全国播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之后蓬安舞龙队参加南充市2013年龙舞比赛获一等奖。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11-15 11:43 编辑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5.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6.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7.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8.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80.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8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86.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87.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9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96.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97.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9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5.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7.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8.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9.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0.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74.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3.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4.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5.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9.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0.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1.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63.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140.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41.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43.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46.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48.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0.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51.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124.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25.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38.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39.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40.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116.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21.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2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23.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124.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35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354.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35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377.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378.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397.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399.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40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04.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05.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06.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410.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12.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14.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1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428.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29.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431.jpg

发表于 2013-11-15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顶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yang 发表于 2013-11-15 1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不错,顶

为党国效忠
为人民服务
首长不错
同志们不错
感谢大家前来扎起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15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支持……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uajgtrogo 发表于 2013-11-15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

走遍四川旅游版版主一帆烟雨先生镜头下的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勇夺摄影大赛金奖
100514153668346948a5189c59.jpg

发表于 2013-11-1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嗲的是LV: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异乡一虾米 发表于 2013-11-15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女嗲的是LV

LV包价格表:http://www.ailawei.com/?gallery-91-b,_ANY__t,_ANY__p,0-grid.html
http://www.ailawei.com/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11-15 15:33 编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