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村是白合镇较偏远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交通落后,村民们做梦都想走上宽敞干净的水泥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够如愿。今年,他们的心愿即将成为现实,村民们都说“这一切都多亏了咱们的村支书高波”。
青春无悔
放弃高薪回乡当村官
高波今年31岁,他自幼习武,先后获得过内江市全器械和传统拳“双料冠军”和四川省散打比赛56公斤级冠军。2007年,高波从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后,被贵阳一家房地产公司相中成为总经理助理,年薪25万元。
正当高波“钱”景一片光明时,他却做出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放弃高薪的工作,回到家乡白合镇当了一名村官。
“人的价值不能只用钱来衡量。”说起自己当初的想法,高波备感自豪。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高波独自一人来到灾区什邡市,做了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当他从废墟中救出一位被埋老人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高波认为,要实现自身价值,就要为群众服务。后来,得知内江正招聘大学生村官,高波立即辞职回到内江,通过考试成为白合镇杨林村村主任助理。很快,高波踏实肯干的作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在2010年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实干兴村
修桥修路改电闲不住
10月30日一早,高波就来到白合镇供电所所长程浩的办公室,询问有关村里用电增容的进展情况。这是程浩自今年7月15日上任以来第六次接待高波。
程浩一边请高波坐下,一边表示电杆和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已经到位,待导线一到马上安排施工,另外还有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也很快就能到位。得到程浩肯定的答复后,高波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待高波走后,程浩笑谈高波令他很“头痛”,为了杨林村的用电增容,一般半个月就要来找一次,平时在街上碰到一次就问一次。通过多次协商,供电所最终决定把原计划安装的30千伏安变压器改成50千伏安的,同时另外再安装一台100千伏安的,保证杨林村至少5年内不用再增容。“如果大家对群众的事都这么上心,哪有干不好的工作?”程浩对高波干工作的态度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关系到群众利益的事,高波不办妥就觉得“堵得慌”。2009年,杨林村6社一座石拱桥被洪水冲毁,600多村民只能从预制板拼成便桥上通行。高波看到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他多方奔走,2010年6月,一座投资40余万元的石桥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针对村里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高波提出用两年时间把全村的烂泥路全部改建成水泥路。修路就要钱,高波召集村两委班子反复商量,制订了“争项目+引资+投资投劳”的多渠道筹资修路思路。
今年10月,全村已建成10多公里通村水泥路,还有5公里即将建成。村民曾仕友说:“多亏有高书记,才修得起这条路。”曾仕友为人耿直,以前因对村里的账目不了解,曾多次对村两委工作提出质疑。因此修路开始筹资以来,高波主动邀请曾仕友加入理财小组,并请村民代表全程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很快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广开门路
产业引领助村民致富
10月30日上午,下着蒙蒙细雨。在白合村杨林村村民兰运明地里,核桃树苗长势喜人。
“这些树苗已经该嫁接了,下个月我们从农科所请专家来教大家整,到时把种了核桃的都通知来学。”高波一边看着核桃苗,一边叮嘱身旁几位村民。听到高波的话,兰运明吃下了“定心丸”。
高波说,村民种的铁核桃苗要七八年才能挂果,而且销路差,经嫁接改良为薄壳核桃后,三年就能挂果。现在村里已经种了300多亩核桃,树苗嫁接好了,准备再扩大规模。
临近中午,杨林村5社村民邱跃礼见到高波,老远就喊:“高书记,我腰杆这一阵子又痛起来了。”“趴倒。”高波二话不说,让邱跃礼趴在凉椅上,为他推拿按摩。邱跃礼时而叫好,时而叫疼。十多分钟后,邱跃礼满意地伸伸腰说:“松了些了,中午吃了饭再走,我逮个鸭子来杀。”
高波说还要去看看兰运军种的平菇,推辞了邱跃礼的邀请。“有啥子就给我打电话!”
今年38岁的兰运军因打工时从6楼摔下,出院后无法再干重活了。高波主动找上门去,说服兰运军种平菇,并带他到资中学习平菇种植技术。看到自己试种的200袋平菇开始卖钱,兰运军非要请高波吃饭。“等你发了财再吃。有啥子就给我打电话!”高波离开时,习惯地说起这句话。
杨林村今年50岁的村主任李吉财说:“高书记是个年轻的实干家。他虽然年轻,但经验比我还丰富。有他在,我们杨林村就有盼头。”
人物心语:想当好村官,先当好村民,五年的村官工作,我是体会了农村工作的广泛性,也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农村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范围工作,很多时候在农民群众面前大道理讲不通,但是一根烟、一杯茶、一句贴心的话就是解决问题的好帮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所有看似繁琐的问题现在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