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61|评论: 4

【原创】三苏老家(故乡)的传说及辨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8 11:43 | |阅读模式
           【原创】三苏老家(故乡)的传说及辨析
      三苏最早的老家到底在眉山城纱縠行南还是原丹棱县三苏乡的拨股祠(清康熙6年即公元1667年,州府用行政命令将丹棱县已经管辖了1074年的三苏乡连同万盛区,一并划入眉山县管辖)?在考证上,这个问题似乎有争论不休之势,听传说就豁然开朗了。传说三苏的最早的老家既不在眉山城纱縠行南也不在原丹棱的三苏场,而在眉山县黄家乡的苏山。黄家乡在一个高山山脊上,是一个贫瘠的山乡,一直为眉山所辖,苏山一直为黄家辖地。三苏场属浅丘地形,行政区划为三苏乡。三苏场的西隅有座四合院(原宅应有茅屋)叫拨股祠,堂屋供奉有三苏大塑像,中间的老苏为坐像,塑得要大些,坐起的高度约有三米,座下还有基,加上座基,高约四米,苏轼、苏辙塑像分左右两侧侍立,每座高也约三米。为什么叫“拨股祠”呢?在元朝初年丹棱县令打名人牌的意思特强,且比州官觉悟还早,于是在三苏出生地,建了一个最早的 “三苏祠”,还叫了几十年呢。到元延佑三年,因眉山“三苏父子故居”重建并改名 “三苏祠”。州府说,三苏场的三苏祠就算眉山三苏祠拨一股到这里来建的祠,所以叫“拨股祠”。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苏祠的分祠。后来三苏被百姓神话了,香火旺盛,所以老百姓就叫拨股庙了。黄家、苏山、三苏场构成一个钝三角形,苏山在钝角上,那里的人都姓苏,是一个生产队,有一百好几十口人,至今犹存,当然迁走的许多不计在内。苏洵在《族谱后录上篇》说:苏“味道,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黄家苏山姓苏,苏洵不会不知道,可见这些姓苏的,均是苏味道之子苏份的后裔,苏山应是眉山苏氏的起始地。三苏场、黄家在两锐角上,相距有十里多,苏山到黄家约七里,苏山到三苏场约五里。三苏祖宗从苏山搬到拨股祠的时间无考,但至少苏洵的曾祖已住在拨股祠,原地名无考。苏洵的妻子程氏刚嫁到苏家,“时祖姑(婆家奶奶—引者注)犹在堂”,家景较殷实。为什么说较殷实呢?苏洵“洵有山田一顷”可证,虽有一百亩田,但当时田系小土产量低和人口稀少的情况下,也并非极富,当然也绝非“极贫”。培养两个进士也绝非“极贫”家庭能完成的。苏洵的曾祖苏祜,祖苏杲,父苏序,三代均无显贵。苏序是个很有魄力(二毁毛将军庙)的人,因苏洵成名,追赠尚书职方员外郎。苏序娶史氏,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苏澹,二儿子苏涣,小儿子苏洵。前二个儿子均为进士及第。苏洵生于祥符元年即公元1009年。他才长到十六岁,二哥苏涣就考中了进士做了官。苏洵成人后,父亲已老,彻底退休,大哥苏澹身体常有病,赋闲在家,二哥苏涣在外做官,家庭的担子自然落在苏洵的身上。他便下田干农活,耖田刮地(刮地,土话耙地),栽秧薅草,“昔年倦奔走,闭户事农耕”,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家待我而生”即是也,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奔命。苏洵娶程氏,生了三男三女,仅存活两个儿子就是苏轼、苏澈。有证据表明,苏洵、苏轼、苏辙都出生在拨股祠。到后来,可能在二哥苏涣的影响下,苏洵萌发了弃农从文的思想,他说:“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可能苏洵比较现实,受大哥苏澹成了功名、身体搞坏不能挣钱的影响——引者注评),“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后来到二十七岁他才“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苏洵的妻子程氏很有经济头脑。为支持丈夫,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她变卖所有服饰玩物做资本,到眉山城西门内(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地址)租了一座住宅,开办了主要加工出售轻细丝织品的绸缎铺,取名叫“纱縠行”。纱縠,指代轻细的丝织品。纱,绢之轻细者;縠hú,绉纱一类丝织品。行,与现在米行的“行”义同。苏轼在《东坡志林·先夫人不许发藏》里说:“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縠行。一日,二婢子熨帛,足陷于地。视之,深数尺,有大瓮覆以乌木板,先夫人急命以土塞之。……夫人之侄之问者,闻之欲发焉。会吾迁居,之问遂僦此宅,掘丈余,不见瓮所在。”僦jiù,租赁也。古文中“为”的理解极广,这里可以理解成“办,开办”。既然是“志林”就一定是实事,文中透露的信息有:在眉山城西门租的是住宅,可能因其价廉;将住宅开办成纱縠行;纱縠行的掌柜是苏洵的夫人程氏,租店管理均由其负责;请得有工人,搞作坊加工;纱縠行是加工并卖轻细丝织品的绸缎铺;此僦宅不是三苏祠,苏家迁三苏祠时至少是部分退了此宅。程氏在纱縠行,拼命做生意挣钱,十一年后遂为富家,程氏实践了“以生累我”的誓言。之前苏洵、苏轼、苏辙还在拨股祠生活。庆历六年(公元1046),苏家至少部分退了为开办纱縠行而租的住宅,建了离纱縠行二百多米,眉山城内靠西门,西街南侧背后的三苏祠(纯住宅),举家迁到那里。程氏是个十分能干的女人,为三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程氏也许就没有三苏。
      你别以为当时纱縠行和现在一样是一条大街,实则非也,纱縠行仅是一座住宅,程氏将它改成商铺——纱縠行。其规模肯定是由小到大。程氏选的经商地,选位极佳。眉山西门是成都到丹棱洪雅夹江嘉定直到昆明,走旱路的必经之地。来往商贾行色匆匆,增补推销货物,应为首选之处。纱縠行之名可能是苏洵起的,取自《周礼·天官内司服》“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纱縠为里”。为什么不打“苏氏纱縠行”呢?可能与儒家轻商思想有关。因纱縠行有名,后来整条街也叫纱縠行了。纱縠行到五六十年代都还看得出来,仅是眉山进西门往北城墙内侧的一条很小的小路,长约五十米,左侧是城墙,右侧排列着几个不成相的铺面,在卖稀饭之类食品。苏洵在妻子程氏的鼎力支持下,虽未中进士,但因得到欧阳修赏识,其文章博辩宏伟,影响全国,也终成正果。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这些都是后事。
      从上文中看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三苏的老家(故乡)的变迁:黄家乡的苏山——三苏场的拨股祠——眉山城的三苏祠。就是说,从苏洵起四代前的某代前的祖宗一直住在黄家苏山,苏山为三苏老祖宗的根基地;某代起迁到了原丹棱县三苏场的拨股祠,拨股祠为三苏的出生地;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三苏才举家迁到眉山城的三苏祠,三苏祠是三苏的成名地。我们再看看三苏是怎样认可的。三苏是由眉山推出去的人才,老根也在眉山黄家苏山,所以在填个人档案时,籍贯均填眉山,这也证实了他知道他祖宗的老根在苏山,否则三苏籍贯填“眉山”就有轻率之嫌。欧阳修在《老苏先生墓志铭》中说:“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肯定为三苏提供),苏洵在《祭亡妻程氏文》借儿子之口说:“故乡千里,期母寿考。”苏轼在《初发嘉州》中说:“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这两个“故乡”都明显指眉山。那么三苏对拨股祠又是怎样说的呢?苏轼说:“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穞。”苏辙说:“异乡虽云乐,不如返故岑。”“故山”、“故岑”均指拨股祠这个地方。可见,他们在半个世纪后,还把拨股祠看作故乡——学陶渊明找的归隐地。只是老宅已经废弃荒凉,显得无奈而已。
本帖最后由 丹甿 于 2013-9-28 11:46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9-28 21:13 |
汉末群雄割据,有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河内郡:春秋时期初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

发表于 2013-9-29 19:23 |
玄学;P
发表于 2013-10-3 10:46 |
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3-11-3 20:37 |
三苏场、黄家在两锐角上,相距有十里多,苏山到黄家约七里,苏山到三苏场约五里。
更正为“三苏场、黄家在两锐角上,相距约有十二里,苏山到黄家约八里,苏山到拨股祠约五里。
本帖最后由 文海泛舟 于 2013-11-3 20:56 编辑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