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公安系统和开封镇,无论职务高低和年龄大小,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剑阁县公安局开封镇派出所民警张益友叫“友爸”。这个称呼喊起来轻松,可得来却相当“费功夫”。 张益友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看警察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电影,并立志将来“当一名好警察”。真是天遂人愿,1993年11月,因撤区并镇干部调整,时任碗泉乡副乡长、36岁的张益友,选择了在自己的家乡开封镇当民警。20年来,张益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实现了自己“当一名好警察”的志向。
执法:六亲不认
1998年11月底,张益友的亲表哥梁某的儿子小梁(化名)即将应征入伍,出发前的第三天的晚上,或许是一时高兴,小梁邀约几个朋友喝酒。由于酒醉人狂,小梁和三个小青年抢劫了一个小孩5元钱。晚上9时,开封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干警前往抓捕疑犯。张益友听说疑犯名字后说,小梁我认识,我带路。随后,张益友带领干警赶到表哥家里时,小梁已经离家躲藏了。张益友因为和梁某是亲戚,了解他家和哪些人有来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在一个同学家里,将小梁抓获。为这事,梁某气得七窍生烟:“张益友,我们是亲戚,你不仅不帮我说情,还带警察把你亲侄儿抓走,你硬是六亲不认啊!”为此,他和张益友记了5年的“仇”。张益友一有机会就劝导表哥:
“我是警察,辖区发生了违法行为我不制止说得过去吗?”
“侄儿这样的行为,不受到处罚、警示,将来就会出更大的问题,那时候就没有办法挽回了……”
最后,经过张益友无数次耐心劝导,梁某终于解开了心结。
1996年6月,同村同院的张某两兄弟在当地因犯抢劫案,弟弟被抓获,哥哥张某外逃,开封派出所一直在追捕张某。3个月后的一天,开封派出所得知张某回家的信息,当晚7时,立即组织全体民警和治安员在镇上重点部位布控。说也真是奇妙,晚上11时许,张某竟然鬼鬼祟祟出现在张益友守候的哨位上。四目相对,各有所想。张某说:张哥,我们是街邻街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放我一马,今后一定重谢!
张益友不为情和钱所动:“你犯法了,又撞在我的枪口上,你是逃不掉的!”他随即叫来同事,将其抓获归案。
张益友从警20年来,有五六十个亲朋好友先后都受到了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和刑事处罚。群众说,有这样的警察,我们就安心、放心了。
助人:巴心巴肝
张益友对违法违纪的人六亲不认,对需要帮助的群众和同事却
满腔热忱,巴心巴肝。
碗泉乡白兔村陈国秀,一家老小5人基本上没有生活来源,丈夫常年患病,大儿子又犯精神病,50多岁的陈国秀非常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2012年6月的一天,陈国秀的大儿子又患病了,打伤了家人,并点火烧房子。陈国秀给张益友打求助电话,张益友带上协警立即赶到陈国秀家里,控制患者,安慰家人,并把患者送到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办理好治疗手续——这是张益友近几年第四次这样做。考虑到陈国秀家庭特别困难,张益友亲自到镇、县、市里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为陈国秀的大儿子办好了低保手续。张益友还向派出所领导建议,组织干警为陈国秀捐款捐物,使陈国秀一家一次又一次的渡过难关。一提起这些事,陈国秀就泪流满面:“没有友爸的照顾,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在开封,许多群众都知道“友爸”的手机号,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友爸”。
“友爸,请你帮个忙!”2012年11月的一天深夜,在北京打工的徐仕金给张益友打电话说,他74岁的老母亲生病了,没有人照顾,请“友爸”送母亲去医院治疗。
张益友一口答应下来,借来三轮车,赶到四五公里外的碗泉乡元山村二组,将徐仕金的母亲送到镇医院,办理好住院手续,垫付了527元费用。当年春节,徐仕金回家后一再要请“友爸”吃饭。张益友婉言谢绝,并对他说:今后有事情,你打电话给我。
2010年3月,从警校毕业的陈伟堂来到开封派出所工作。“友爸”不仅在业务上帮助他,还在生活上关心他。2011年3月,住在母亲家里的妻子生小孩3个月后,因一些琐事和母亲闹矛盾,小陈一气之下提出搬出去,并找好了房子。“友爸”三番五次地劝导小陈冷静地处理好和丈母娘的关系,耐心细致地向他讲明利害关系:“你们住在老人家里,生活有人照顾,小孩有人照看,你有精力工作,这样对双方都好;一旦搬出去,今后要搬回去就不容易罗!”“友爸”还严肃地对他说:你是警察,连家里的小事情都处理不好,怎么去解决群众的矛盾……
小陈深受启发,很快处理好了家庭矛盾。在“友爸”的关心和帮助下,小陈不断进步,今年6月,被提升为副所长。小陈说:“友爸”就像我的亲爸!
20年来,像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做人:毫不利己
张益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帮助别人尽心尽力,可对待家庭和自己却“漠不关心”。
妻子有病,没有上班;儿子当兵回来没有工作,现在外面打工,其妻子因为照顾小孩,也没有上班。张益友现在还住在两间用玻纤瓦盖的房子里,20多平方的“客厅”和八九平方的“卧室”内堆满了杂物,厨房是临时搭建的约摸2平方的偏棚。妻子说,从来不敢请朋友进屋,因为客人无法下脚。提起丈夫,妻子赵鹏就一肚子苦水:“他当警察20年,逢年过节基本上没有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家里五六亩承包地,他没有安心做过半天活;儿子、媳妇没有工作,他没有找领导说一句话;他自己20年还是一个科员,从不向领导提要求。我们这一家从来就没有指望他能做点什么。”
尽管家人有些意见,但看见领导和群众对张益友的评价,久而久之,家人也理解了,都支持他的工作。
其实,张益友有很多“发财”的机会,可以改变家境。
附某因伤害别人而外逃,张益友多次劝其投案自首;附某归案后,张益友又苦口婆心做工作,使双方达成谅解。附某送一个大红包,真心实意感谢张益友,被张益友当场拒绝。
何某的女儿在开封中学读书,因打架致人重伤。张益友不辞千辛万苦做工作,双方达成谅解,何某的女儿免予刑事处罚。何某千恩万谢,送上5000元表达心意,张益友婉言谢绝。
20年来,张益友拒收礼金、礼品100起,金额近10万元。
做人,毫不利己,清清白白;做事,更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派出所的户籍、治安、刑侦、国保20多项业务,张益友样样都精通,样样都干过,哪里缺人手他就顶上去。张益友执法办案20年来,打击处理100余人,参与侦办各类案件近千件,无一差错。特别是在2013年4月以来开展“三实一标”的信息采集工作中,“友爸”几乎放弃了午休和双休日,不顾酷暑,加班加点,确保采集和录入的进度质量。
近几年,县局领导考虑张益友的年龄和家庭情况,两次调他到局里工作,张益友都没有答应。他说:“我和这里的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心留在这里了。”
公正执法,真诚为民,热心助人,毫不利己,一年两年不难,但二十年如一日,真的很难——张益友做到了。张益友付出的这一切,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他参加公安工作至今,连年荣获县、市公安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社区民警”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荣获广元市公安局抗洪抢险个人三等功。
有张益友这样的中坚力量,开封派出所各项工作都走在同行业前列,受到县局、市局和省厅的表彰奖励,多次荣获“集体二等奖”、“派出所管理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破案打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声亲切的“友爸”,是公安干警和群众对张益友的“敬意”,来之不易,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