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偏瘦,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略显矜持……营山县三元乡长渠村的吴金铭,今年高考取得了597分的好成绩,顺利被长安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
吴金铭说:“大爸大妈为了我的学费,还要天天干农活,多病的父亲去工地……为了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一定好好学习。”
家庭变故 大爸大妈把他养大
昨日一大早,记者从南充乘坐火车到营山,再转车到三元乡,又走了50多分钟的山路,终于到了吴金铭的家。贫瘠的半山腰上,泥土垒砌的墙、青瓦铺就的屋顶,屋后有无边的树林。四间破旧的房子,院子里摆满了玉米粒和没有剥下的玉米棒子。
从屋里走出一个偏瘦的男孩,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脚上的黑球鞋沾满了泥。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背着满满的一篓玉米棒,正要到院子里晾晒。
昏暗窄小的堂屋一角,摆放着一台“哐当”直响的老式风扇,这是吴金铭家里唯一的电器。门角放着一锅稀饭,饭桌上放着一碗咸菜,这是吴金铭全家人一天的伙食。正在地里掰玉米的吴金铭的大爸、大妈赶了回来。吴金铭说,父亲在广州一工地打零工,好几年都没回家了。
1996年,吴金铭两岁半时,母亲外出打工,之后就没有联系了。体弱多病的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无暇照顾吴金铭。大妈刘明珍视吴金铭如己出,在她的心里,吴金铭就是他的儿子。
坚强懂事 6岁就会洗衣做饭
“金铭很争气,经常考年级第一、二名,为了金铭以后有出息,只要我们干得动,我们就要供他……”刘明珍自豪地说。
“金铭6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洗衣服、做饭。”刘明珍内疚地说:“这几天,家里正好忙着掰玉米,每天我和他大爸到地里掰玉米,金铭就抢着把玉米背回家,他的背上、肩膀上勒出了几道深深的血痕。”
吴金铭的父亲每月只能挣几百元钱,寄回家的钱还不够吴金铭的学费。
吴金铭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发生在初中二年级那年。“当时,学校要收书本费200多元,大爸大妈没钱,就带着他一起去乡上卖谷子。路上,大妈不小心踩滑了,连人带背篓摔倒在地……”说到这里,吴金铭流下了眼泪。
此后,吴金铭尽量节省开支,以免增加家里的负担。在营山三元乡完小读初中时,他在学校蒸饭吃,从家里带盒咸菜去,要吃一个星期。
学费无着 大爸大妈准备卖粮
父辈的艰辛,使吴金铭从小就有了“一定要走出去”的想法。597分,高出一本线35分,这让全家人都很高兴。但在短暂的喜悦后,他又感觉到家人的无奈,大学学费还没凑齐。
“金铭这孩子很懂事,他明白我们一年忙到头,也没有多少收入……”大妈边掰玉米边说,他们这里除了山还是山,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吴金铭的学费7000多元,还有路费、生活费,至少要10000元。这几天,她带着吴金铭去亲戚家里借,但还没凑齐,“实在没办法我们就只好卖口粮了。”
农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感情,尽管嘴上从不说“谢谢”,但吴金铭心里充满了对大爸、大妈的感激。他偷偷地告诉记者,今后一定要让父亲和大爸、大妈过上好日子。“大学期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力争拿到奖学金,最大限度地减轻家里的负担。”
实习生 王枫芳 南充晚报记者 张维 文/图
姓名:吴金铭,男,营山县三元乡长渠村人。
家庭情况:两岁半时,母亲外出打工,之后就没有联系了。体弱多病的父亲常年在外打零工,无暇照顾他。在大爸大妈的照顾下,他渐渐地长大了。但是,大爸大妈以务农为生,还要抚养自己的两个女儿,生活非常艰辛。7000多元的学费至今无着落,一家人很是犯愁。
毕业学校:南高嘉陵校区
高考成绩:理科597分,已被长安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
人生宣言:有所失去,就会有所得到。
贫困生档案7
爱心圆梦大学
此贴决对真实,可以打南充相关电话查询,同时也可以在南充晚报官网查询
2229853 (团市委)
2225777(晚报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