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必须注重三个坚持 坚持改革拉动,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性条件。一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经济发展规则相接轨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二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严格干部管理任用制度,减少委任制,扩大选任制,完善票决制。三要逐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收支分离”。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新政策、新制度,努力实行收支两条线。 坚持制度推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行政效能建设需要和依靠有关制度作保障,才能体现其公平性、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一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化。决策的绩效是最大的绩效,决策的失误则是最大的失误。要完善决策规则,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凡是政府的决策都要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以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不科学。二要完善机关办事制度,实现公开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保证一切行政行为都在阳光下操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探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办公方式,以科学合理的办事流程、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三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行政机关要科学配置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事权,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以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坚持人文促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要加强教育引导,畅通信息渠道,体现预警性。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增强广大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和效能意识;继续深化行风评议工作,办好“行风热线”和“生活周刊”等栏目,多渠道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建立健全各部门投诉机制。二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追究力度,体现惩戒性。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财政、物价、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以及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各种监督的作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纪检监察机关要突出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对象,实施纪律检查和效能监察,哪里不落实就跟踪到哪里,哪里难推动就督查到哪里,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制订出台和严格执行有关损害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各部门也要加强对“神经末梢”的监督管理,认真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切实解决“肠梗阻”现象。三要完善绩效考核,提高福利待遇,体现激励性。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加强绩效考核,从而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干部依法、高效、廉洁从政的利益格局。 总之,要坚持按照“用好的作风来抓作风转变,用高的效率来抓效能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努力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效能,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使机关效能建设的成果不断转化成为工作的强大动力,推动我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