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68|评论: 5

七夕烧桥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11:58 | |阅读模式
七夕烧桥蛋简介

每年农历七月七,七夕之夜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会带着一些裹着草纸的鸡蛋和干草到附近有桥的地方烧桥蛋。他们的蛋可不是普通的蛋哦,因为每一个蛋承载的都是一个家庭一个人一年的愿望。该风俗在重庆市合川区、华蓥市溪口镇庆华镇一带尤为盛行。

烧桥蛋步骤

1、在烧桥蛋之前,这蛋还要经过严格地程序。通常情况下都是婆婆或妈妈把挑选了的几个鸡蛋洗净后再给予家庭里面的每一个成员。

2、然后家人们就将蛋像檫香皂一样在身上轻轻摩擦滚动,让冰凉的感觉惊醒我们的每一寸皮肤。

3、檫在额头上表示保佑以后不再头疼脑热,檫在胳膊和膝盖上表示保佑以后不再摔跤,檫在脚底心表示保佑自己走路顺顺利利,檫在胸口则表示保佑我们心中坦然愉快。当然还有特殊情况,如果某人身上有伤口或哪疼痛也可以檫那儿,表示很快就会痊愈。

4、做完这些以后,就将蛋捧在手心,对它呼出三口气

5、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要用黑色芯的笔在鸡蛋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再用剪刀剪下自己的几根青丝放在鸡蛋上,再用草纸沾上少许的水一层一层地将鸡蛋裹在里面。到桥边或桥中间占据一个地盘,插上一炷香,将蛋烧熟。

烧桥蛋风俗寓意

这表示将烧去我们一年的霉运,烧去我们一年的病痛。这是一种简单而又朴实的愿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2:30 |
烧桥蛋简介


每年农历七月七,七夕之夜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会带着一些裹着草纸的鸡蛋和干草到附近有桥的地方烧桥蛋。他们的蛋可不是普通的蛋哦,因为每一个蛋承载的都是一个家庭一个人一年的愿望。该风俗在重庆市合川区、华蓥市溪口镇庆华镇一带尤为盛行。

烧桥蛋步骤

1、在烧桥蛋之前,这蛋还要经过严格地程序。通常情况下都是婆婆或妈妈把挑选了的几个鸡蛋洗净后再给予家庭里面的每一个成员。

2、然后家人们就将蛋像檫香皂一样在身上轻轻摩擦滚动,让冰凉的感觉惊醒我们的每一寸皮肤。

3、檫在额头上表示保佑以后不再头疼脑热,檫在胳膊和膝盖上表示保佑以后不再摔跤,檫在脚底心表示保佑自己走路顺顺利利,檫在胸口则表示保佑我们心中坦然愉快。当然还有特殊情况,如果某人身上有伤口或哪疼痛也可以檫那儿,表示很快就会痊愈。

4、做完这些以后,就将蛋捧在手心,对它呼出三口气

5、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要用黑色芯的笔在鸡蛋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再用剪刀剪下自己的几根青丝放在鸡蛋上,再用草纸沾上少许的水一层一层地将鸡蛋裹在里面。到桥边或桥中间占据一个地盘,插上一炷香,将蛋烧熟。

烧桥蛋风俗寓意

这表示将烧去我们一年的霉运,烧去我们一年的病痛。这是一种简单而又朴实的愿望。

  每年到了农历七月,我们家乡就有很多民间的传统活动。例如鬼节,大人们忙着迎老人儿(已故的长辈),送老人儿的祭祀活动,做了美味的酒席,请老人儿回来吃,还烧很多的钱纸,希望在迎送过程中,让老人儿在阴间过舒坦点,表达后辈的孝心。而小孩子就期待着去烧桥蛋。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初七,大人都要请来懂阴阳的先生,把存了很久的鸡蛋捧出一大堆来,一家的小孩儿挨个儿地请阴阳先生施法。先生手里拿着鸡蛋在我们的头上,脸上,胸口,背心,手心,脚心一一滚过,口里还念念有词,末了,还吹两口仙气。我们虔诚的闭上眼,一动不动,不得有任何杂念,不然先生做的法就不灵了。其实,我们也半信半疑,可心里想着的是香喷喷的烧蛋。每一个作法完毕,先生就写上我们的名字,然后用草纸打湿了水,把蛋包起来,外面还包上菜叶或者荷叶,这样蛋就不会被烧爆,而且还有一股清香味儿呢。我们把做了法的蛋装在竹篮里,呼拥着向桥头进军。
  呵,远远的,就可以看见桥上有闪闪烁烁的火堆,早有人在桥上烧蛋了。我们急急忙忙的赶过去,好打挤哟,我们院子的还有对面院子的都来到这桥上烧桥蛋哩。我们赶紧找了一小片地儿,挤进去,大人在那儿占着地儿,我们一群小孩儿就跑到稻田里抱谷草,或者到土里扯包谷(玉米)梗。只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抱回一大堆柴火,兴冲冲地点燃了,我们想急着吃蛋,不停地往火堆里添柴,嘿,保不准儿被骂一顿儿“饿慌了呀,火太大了,烧爆了,吃屁去!”大人呵斥着,我们不知道烧蛋还得有技巧,火太大了不行,会全烧爆了,没得吃,火小了烧不过心,还得把柴放均匀了,那么多蛋还得翻呢。我们就只得蹲在旁边,眼瞅着火苗在晚风吹拂下,一摇一摆的,像个妖女在舞蹈。一个个的脸被烤得通红,汗水浸透了衣裳。烧了会儿功夫,就不烧明火了,只剩未燃尽的火灰,让微火把蛋烤透。这会儿,桥上不再通明了,四周一下便黑了,于是大人们就讲起故事来。
  “从前呀,有一家穷人,父母死了,只剩俩兄弟和一头老牛,嫂嫂可恶就怂恿哥哥把弟弟分出去了,只给他那头老牛,可怜的弟弟就跟老牛一起睡在牛棚里……后来呀,牛郎长大了,该讨婆娘了,哥嫂也不管,老牛见牛郎可怜,对自己又好,就告诉牛郎在某天某时到河边去守着,看见几个仙女洗澡,把最小那件衣服藏了,等其他姊妹穿了衣服飞走了,就出来把衣服还给她……后来,牛郎织女结婚了,生了一对儿子……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把织女抢回去了,牛郎披着老牛皮,挑着箩筐,装上孩子,飞上天去追呀追呀,里边儿的孩子呀,就使劲儿地哭着喊‘妈妈……妈妈……’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取下金簪一划就成了一条***大河,牛郎再也飞不过去了。再后来呀,牛郎和织女就一直在银河两岸流着泪傻望着。每年七月初七,喜鹊就来给他们搭桥,牛郎和织女就能在一起了,但是到了凌晨,就又得分开……”末了,大人神秘地说,到七月七的晚上的子时你到麻林里躲着,别出声,还能听见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哩!
  我们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望着天上的银河,似乎看见了牛郎和织女团圆了,他们的孩子见着妈妈了,欢快的跳着,蹦着。于是我们就天真地指着星星说,那颗星星是牛郎,那颗星星是织女,那两颗星星是他们的两个孩子。有时还会因意见不和,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河边儿的稻田里青蛙呱呱的叫,岸边的喜树上知了也不停地“知了,知了!”好像他们也听懂了故事,也在讨论。桥底下水哗哗地流淌,有几个淘气的男孩子脱得光溜溜的在洗澡哩,不时传来打闹声。石桥下很深,那时一个小孩儿站在牛背上伸着手臂都不能摸到桥身,要是涨大水,两边的稻田都被淹了,就像极了阻隔牛郎织女的***大河。“掏蛋了!掏蛋了!”大人们吆喝着,一边用树丫枝轻轻地刨开柴灰,蛋就现出来了,我们赶紧扑过去抓蛋“哎哟!哎哟!烫死了!”我们丢了蛋,赶紧又扑到河里去冰手。“哈哈……哈哈……”大人们得意地大笑着。我们一个个地嘟着小嘴儿,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闻着篮子里跑出来的烧蛋香味儿,直吞口水。身后,田野上弥漫着薄薄的白雾,青蛙,知了还在傻傻地争吵个不停。
  回到家里,还不能及时吃上烧蛋,大人把蛋拿出来,一层层地剥开,庄重地递给阴阳先生,只见阴阳先生又眯着眼,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把蛋壳轻轻地剥开,仔细地看过去看过来,指着凹下的地方说,这孩子不能去水边,小心水鬼;又指着被烧爆了的地方说,注意岩坎,要摔破相;要是哪个的蛋爆成空壳了,他就神秘地说,这个小孩今年有大灾难,还长长地叹一口气“唉……”直把大人说得胆战心惊,急着询问去灾的方儿。我们心里也听得发毛,但是等阴阳先生去跟大人们商量解救消灾的道儿了,我们急忙抓过自己的蛋,跑到院坝里坐在地上围成一圈,美美地吃蛋哟,才没谁去在意刚才阴阳先生的话呢。
  新月柔柔地拥抱着大地,静悄悄的。有大点的孩子脑瓜子又有新点子了,“我们等会儿去麻林悄悄地躲起来,听听牛郎织女说些什么哦!”“好耶!”大家一阵欢呼。吃完蛋,三五个小孩儿就悄悄地来到屋后的麻林里,摘了一片儿麻叶儿盖在头顶,蹲在那里不出一点声儿。麻林的野蚊子可多了,把我们全身都叮泡了,痒得难受,再加上麻叶的细毛毛搞到光溜溜的手臂,脚杆上,更是毛痒痒的,于是,就有人乱动了,这儿搔搔,哪儿挠挠。“嘘!”大孩子轻轻地警告。为了听到神秘的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小伙伴们还是咬着牙忍着,一会儿又一片死寂,只听见蛐蛐在我们脚下悠闲的唱着,知了在梧桐树上不知疲倦地闹着。
  天亮了,我们被刺眼的阳光唤醒了“喂,太阳晒屁股了!起来了,起来了!”我们一个个地撑着懒腰,一瞅,大家乱七八糟地躺在麻林里。“喂,你们听到牛郎织女说什么了吗?”我好奇地询问。小点儿的茫然地摇摇头,大点儿的就勾勾食指,示意我们围过去,几个小脑袋挤在一块儿,“我跟你们说啊,我听见牛郎和织女在唱歌呢,好听极了……”
  今天又是七月七了,牛郎和织女又要鹊桥相会了。以往家乡能烧蛋的石桥早被河沙淹没了,长大后就再也没去烧过桥蛋了,也再没吃过那样带点儿神秘的又喷喷香的桥蛋了,更没听见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了。
  今晚,我一定到桥下去躲着,听听子时牛郎织女的悄悄呢喃和动人的歌声。    

发表于 2013-8-13 13:08 |
七月七了,牛郎和织女又要鹊桥相会了

发表于 2013-8-14 15:54 |
这个风俗简单快乐,神秘美好,经济,大众化。可以广泛推行。

发表于 2013-8-14 16:20 |
这属于我们华蓥山的节日,具有·华蓥山的特有风俗

发表于 2013-8-14 16:20 |
这属于我们华蓥山的节日,具有·华蓥山的特有风俗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