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47|评论: 1

【古迹寻踪系列三】石马的石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绵阳城北涪江东岸,有城北工业新区石马镇。石马街心有一匹金属奔马雕塑,奔马朝西四蹄生风,扬蹄飞奔,这是乎正象征着石马人快马加鞭,奋进在城北工业新区的建设道路之上的情景,象征着石马老百姓积极向上,拥抱新生活,追赶新时代的理想。
      石马坝和石马镇之名来源于江边坝里有几匹石马,石马之名起源于何时?石马是什么来历?请知情者指教。



一.东岳庙里现三匹石马
    在石马镇老街南几百米,新修翠屏社区西南角河堤边,有东岳庙。东岳庙是刚搬离的石马敬老院,红砖房,坐东向西,院坝中间存石马三匹,每匹石马都是仰头蹲跪姿势,身上红布层挂,硬币绕颈贴顶。一匹石马面向西面,隔涪江与对岸的青义坝相望。此马肥硕健壮,昂头蹲跪,启唇“晒牙”,马鬃竖立,尾巴左扫贴左后身,鞍辔等装束齐全。此马前后长150厘米,高116厘米,左右宽50厘米,比例协调,雕工精美。还有两匹石马南北相向蹲跪,这两匹石马只剩马的轮廓,大体姿势还可辨认,细节所存较少。南边向北的马,长148厘米,高104厘米,厚50厘米。北面向南的马长150厘米,高109厘米,厚33厘米,此马瘦而矫健。三匹石马旁边有一个残缺圆雕石人像,还有16个石香炉,浮雕石碑5方,除一方为凤舞云天内容外,其余均为土地菩萨。

二.石马见证了石马坝江边故道的的繁荣
几匹石马也不是东岳庙本来的遗留。几十年以前,东岳庙地处交通要道,石马南门外一条大道经东岳庙往南有石马凉亭,再南有横山渡口,再南有涪江铁路桥渡口(圣水寺下),进城的人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往南过横山义渡或涪江铁路桥渡口到绵阳。民国时,随着天星堰水渠堤路的修建,这条道路行人减少了一些,后来公路修建,此路就成了坝田中的小路。
    东岳庙南面100多米有一个土地小庙,里面虽没土地菩萨,庙前却香火不断。据说此地就是石马凉亭遗址。石马凉亭今已不存,周围老人都还能回忆它曾经的样子,老人们介绍:石马坝一直叫石马,但是为什么叫石马,大家也说不清原因。不知何年何月,从通向绵阳的大道边,挖出了四匹石马,大家才知道石马坝是因石马才得名的。出于敬畏和骄傲,大家在挖出石马的地方修建了凉亭,凉亭为重檐八角攒尖顶全木凉亭,大家把挖出的石马放置在凉亭之内,绵阳方向上来的和板凳桥、百胜桥下来的两个方向的行人,常在石马凉亭歇脚,石马凉亭成了闻名四方的地方,凉亭中的石马更是名声在外。

三.石马的故事
          jianjian提出:石马可能是墓前的石马。除此之外,民间只流传这石马的两个故事。
    有一天,凉亭里的四匹石马少了一匹,变成了三匹。此事迅速传遍全乡,大家都感觉事情蹊跷。消息很快从涪江对岸传来,青义坝乡民发现有四匹马偷吃了青义坝的青苗,大家拿着锄头、棍棒等追打“偷吃嘴”,有三匹马侥幸逃向了石马坝,一匹马无路可走,被追到一个山沟中,被大家活活打死了。打死马后,大家傻了眼,发现偷吃青苗的马竟然是匹石马,感念神灵,青义坝从此把打死石马的那条沟叫石马沟,此地名如今尚存。石马坝的乡人十分怀念死去的石马,纷纷出钱捐资,又塑造了一匹石马放置于石马凉亭内。
    石马偷跑过,今后可能还会偷跑,怎么办呢?不久石马坝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诉讼官司。乡里有两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斗蛐蛐打赌,结果演变成了拳脚相加,头破血流,谁也不服谁,最后就闹到了衙门里面。判官为了让两人改邪归正,造福石马,就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判两人各塑一个石像卫士,放置于石马凉亭守护石马,不让石马乱跑。两人屈于官威,照办。结果有了两个石像的守护,四匹石马果然没再跑过。不知这石像是不是就是现存于东岳庙的残存圆雕石像。
    斗转星移,解放后,石马凉亭和四匹石马尚存。到了1964年社教运动,到了文ge破四旧的年代,四匹石马被砸损,两匹全毁,至今尚有老人能回忆有匹被砸烂的石马被扔到了亭外的河里。不久,面目全非的石马再次被埋在了地下,逐渐被人遗忘。后来兴修水利,村民又挖出了石马,两匹石马重新出土,大家纷纷奔走相告此事。有某信士把石马请到了东岳庙院坝里供乡民进香朝拜,又请王石匠打造了一匹身上标有“王”字的石马,它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面朝西面对望青义的那匹肥硕健壮的石马。今天来庙朝拜的,更多的是朝拜石马,他们常在石马身上贴上硬币,许愿求福运。

四.知县碑记不知所踪
    留存三匹石马的东岳庙,几十年前还有大柏树一棵,“五指擎天”,两三人才可合抱,解放后修石马镇礼堂遭砍伐。
      该庙曾有雍正年间任湖南永州江华县知县的孙之琮书写的《重修东岳庙碑记》石碑一块,今查无存,幸志书有记——
    《直隶绵州志》二十八寺观
    东岳庙有二,参《旧志》,一在治北三十里,石马镇古刹也。雍正戊申(1728年),乡人重修。江华县(属湖南永州)知县郡人孙之琮《重修东岳庙记》:天下五岳,泰山为长,王者受命则封而禅之,东巡狩则柴而望之,在诸侯境内则主而祭之。士庶人为之庙像以鬼祷焉,非礼也。然礼本人情,而庙貌功德,苟人各功其功,各德其德,则亦可以缘情而议礼矣。宇内名山大川,类能代天地以生物而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岱宗位焉,实为生生之始。即其触石膚寸不崇朝而徧天下之功、之德,讵不足以驾四岳哉。予观圣人之以神道设教也,匹夫匹妇凌晨囗(氵兆)頮(hui)取瓣香祷之,而神不之谴,且或有时而响应焉。若曰:吾固甚谅其情也,东岳宁独非情而顾禁人之祷祀乎?今以士庶人之贱,将陟(zhi)其巅而封之禅之、柴而望之、主而祭之,我知其凟(du)礼已甚也。若犹是一鸡一豚一秬一鬯(chang)之祈福而禳(rang)灾也,此固天子诸侯之所不禁其礼,而鉏父芝童之所乐,取其情者也。或曰:王者祀天地,而未尝朝庙天地之像;天地士庶祷东岳,而敢于庙东岳像,东岳不亦诞且褻乎?余谓:不然,人子之爱其亲也,既卜之宅,以安其形,复刻之主,以栖其神,藏之寝。以妥其灵以祭之,夕设尸陈列玩好备馈献,然后如见如闻,此心有所凭依。东岳为震,固天地之长子,天地之父母也,而不能僾乎?如见愾乎?如闻独所凭依乎?故庙之庙之不足,故像之抑,又缘情,何必至也云耳。彼毁天下淫祠而独存四庙,理固正矣,恐亦未通于情也。州城北,三十里许石马镇,旧有庙,塑东岳像,鞫(ju)为茅草久矣,道人矢愿重修,越丁未(1727年)告成,索余记之。一在治北五十里……

五.即将消失的石马老街
    石马老街旧时与东岳庙、石马凉亭都算邻居。老街原来是“十”字形街道,分东南西北四门,街道两旁穿斗青瓦房鳞次栉比,门户相连。一到夜幕降临,四门禁闭,石马场镇就成了一个安全的城堡。
    石马老街,城际铁路穿街而过,加上地震灾后重建和社区规划,我们看到新小区如雨后春笋林立,大部分居民移至统建房。如今的老街逐渐残败,那穿斗夹壁老房逐渐落寞,偶尔从老房中走出没搬离的老幼妇孺,让我们想到石马老街曾经的繁荣。
    东街口附近,有曾经的石马小学旧址,石门对联刻写得很有力道,横额“安澜”,对联:“恩洽海天消雪浪;灵昭水国息云涛。”老街东面进半,在一已经拆掉的房子前,挺立着一个我从没见过的墙界——廖姓私墙,它庄严地宣示着廖姓人家的地盘不容侵犯;继续前行,一路穿斗青瓦房,到十字街心时,四面街道尽览,在这里,我想知道每一座房子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想把他们写出来慰聊即将消失的老街,但是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北折而行,老街北门一座两层木楼刚拆不久,靠东面入一座无人的四合院,天井投下的阳光照射在苔痕斑斑的老缸上。南街上则有伴随老街一起辉煌一起落寞的涪龙发屋和艳阳茶旅馆。继续前行,发现很多房屋临街都有扎实的石构建立柱及挑梁,左手边又现老政府驻地,文ge标语犹存,当行至南街尾发现高大的老墙下,一方石门,一卷拱门并立,石门坊上龙凤纹、祥草吉花和人物群像犹在,对联不可通读:志在春秋一生节义宗……有人就介绍了:“这里是石马原来的老戏园子,当时每天都很热闹。”老街东南旧有贩卖家禽家畜市场。
    南街尾右行几十米,就到了河堤边,这曾是石马渡口所在。徜徉在河提之上,手扶石栏,沐涪江和风,见涪江四桥高高耸立,中脊村的“龙门古镇”则时髦地罗列在中脊下尾,面前的青义坝发展是越来越快了,往南望去,居然可以看到园艺山的新广电大楼和西山附近的密集楼群。
    此时此刻,发现涪江东岸河边,从上游龙凤到石马天林、经白虎嘴到石马,再南行到横山,散落的古迹如珍珠串成了线——天星堰入水口、天星堰机房、云龙塔、四邻砭、道左庙、蛮子洞、龙凤老街、一善坡、石龙桥、巨石滩、义冢碑记、来凤阁、巨石滩码头、天林千佛崖遗址、党家脊码头、天林寺、凌云石塔、石马老街、石马渡口、东岳庙寄存的石马、横山义渡碑记、莲花禅院、反风塔、女阴石、天星堰石刻、涪江桥渡口等。细数,居然有两个老街、六座庙宇、六个渡口、四处天星堰石刻、两石塔一砖塔、三义渡碑记、一摩崖遗址、一自然滩涂、一汉崖墓群、两义道,一奇石等。

    这些古迹大多为轻量级,又几乎没什么经济价值了,为什么还要去追寻?我认为它们曾是一段民族共同心理的反映,承载了曾经甚至至今的一段历史。在此,谨用雍正年间郡人孙之琮《重修东岳庙碑记》里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如见如闻,此心有所凭依!

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8-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考石马应是古驿道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