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这个世间,应努力做到像水一样,有“无孔不入”的精神。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机遇,善于抓住机遇,多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情,这不仅是公益于社会,同时,也有益于自身。
很多人说:生活,生容易,活难。的确,在竞争的多元化社会是残酷的。我们有时候快乐, 有时候烦恼;有时候认为走过人生的经验足以解释未来的去向,但当错误的时候才发觉这个世界完全无法理喻。是的,这就是这个世界,你指望不了一条道路可以过上完美的生活, 也找不到一种经验可以把控未来。我们虽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让生活变得美好, 但始终无法超越这些生活。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强求只有痛苦。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让自己活得累。 学习像水一样的精神,随时适应各种环境,而不改变自己的本性,水最大的特点是“包容”,“包容”是智慧、是品质、是胸怀、是气度、是忍辱、是舍得、是态度、是善良、是人生、是积极的精神。水,涤荡各种污垢,永保自洁,不停进步。天下万事万物,精彩纷呈,总不会全是一个“好”字概括得了。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很多不利于我们成长的、消极的、坏的人或事。个人的成长与之生活的环境有极大关系,要善于判断、取舍,像水一样,涤荡身边的污垢,永保自洁,这样才能保证不断向前。
【禅理】1.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2.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3.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4.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5.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6.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7.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8.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9.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10.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孔子观水》
孔子闲步至河边,俯首观水东流。子贡问曰:君子遇水观察,为什么呢?
孔子答曰:
困他常流不息,且能普及一切生物,所以水好像有德;
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
浩大无尽,好像有道;
流几百丈山溪间而不惧,好像有勇;
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
量见多少,不用刮削,好像正直;
无孔不入,好像明察;
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
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德性,所以圣人遇水必观,细察他各种相像的意义,可以明了立身处世的大道,安可不看?上善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