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荆楚网5月24日消息,近日,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俊”在美术课下课后,同学们一起簇拥着往教室外走时,不小心撞到讲台,将美术老师的瓷杯摔碎了。随后,美术老师告诉“小俊”:这个杯子是别人送的礼物,在某某路段的某家店可以买到,下次上课时赔给她。此事一经“小俊”母亲在网络上发布后,“老师到底应不应该向学生索赔?”这个问题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其实,老师索赔并没有错,但是老师的这种直接的索赔方式显得不够宽容。学生本是无心之失,不一定都要严格按照成人世界的规则来要求等价赔偿,这样会让师生关系变得像是一“生意”,也许从此给孩子留下了一个不好的记忆,师生间应该多一点温情,少一点世故。 当然,对学生如果一味的宽容,学生也不一定能吸取教训,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容易只关注自我,可以让他做些公益劳动来弥补过失。这样通过教育来替代索赔,告诉孩子以后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冒失。相信这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会更为深远,更能够培养孩子宽容的待人接物之道。 总之,希望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无心之失的教育上应多一些温情和宽容,少一些世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