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欢地看到川南城市群正在崛起!四川经济确实大有起色!祝福故乡人民。
咬牙切齿的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过时。吃苦耐劳,智慧过人,能文能武,是四川人的本色。四川的暂时落后,正说明四川潜力巨大。所以,即使比“人均”,四川与沿海有悬殊差距,但这影响不了川人应当禀赋一种霸气,一种谁也不虚的霸气,一种西部经济领袖的霸气。
日本,曾“素”以具有度过各种经济难关的本领而著称,但80年代东京湾之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牵连到金融及银企命运共存的财团,从而使得日本经济低迷至今已过20年之久;工业国之父、精典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会出现英国病。所以,任何一个经济体在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增长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原现象”,接下来就是拐向平缓乃至衰退。如果比速度,韩国、台湾等曾经的四小龙现在的经济速度也都是很一般。
因此,四川经济体,你没有任何必要言必称与沿海的什么差距。中国沿海已经出现资源荒、民工荒、煤荒、电荒,甚至水荒。八十年代时,广东经济的起步成本是最轻松最容易的,而现在的浙江经济、江苏经济与山东经济并不容易。
因此,最具潜力的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你必须要有霸气,大干快上,无可争议地只做不说,以领袖的气质崛起!
顺便对成德绵说两句:在一个省治的平台上,重庆不是成都的对手;如果成都、重庆主城都是直辖市,重庆也绝不是成都的对手。因此,成都不要去与重庆一般见识,更不用把重庆的房地产(高楼)当回事,只要重庆房地产出现北海、海口式的泡沫,就够他们重庆人去收拾的啦。他们重庆人搞国有企业搞得来连重钢也得送武钢那点产业培育本事,你成都有什么必要去与什么重庆计较?重庆的三峡库区已近掏空从而出现空心化。比各行业企业的效益,重庆与四川的企业群相比也简直是拿不出手。因此,即使成都你现在不是直辖市,与重庆的政治平台不一样了,但是,成都你有全川资源的支撑,你有全川8700万人口的巨大市场,你理所当然应该具有一种霸气,一种一马当先的霸气,一种只做不说的霸气,一种做企业、做产业、做物流、做蜀商、做金融、做全方位交通……等等西部领袖的霸气。
顺便对全川人民说几句:川渝已经分治7年之久,什么川渝一家早已成为历史名词。分治后,泱泱四川走的是一条与重庆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跨越式发展、三个转变、力挺民营经济等等有效举措,你在重庆是看不到的。四川的旅游业近年在迅速崛起,而重庆的旅游则因三峡蓄水而近于彻底灭失。重庆人无比地自卑于没有人关注重庆,没有人象当年上千万级的人去海南一样地去重庆。为什么呢?就是重庆旅游业因三峡这个唯一重大题材消失之后彻底地瘫痪了重庆的人气。重庆直辖七年,也就是象海口、北海一样地做了一点房地产及修了几段点对点的无头高速。房地产行业的泡沫是最容易破灭的。最近重庆当局去港澳招商,那些项目几乎全是房地产项目。香港商人如李氏、霍氏等等最为善长的也就是房地产业。
因此,四川是四川,重庆是重庆;甚至四川人是四川人,重庆人是重庆人。如果一部分四川人把自己与重庆人分不开,跟四川乡亲们讲,吃亏的只能是四川人。笔者在现实生活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这里不做展开。
四川及成都你必须无视旁边的重庆,就象你必须无视旁边的其它兄弟省份一样,虽然大家一定会有合作,就象我们四川与江浙、广东、北京、港澳也有合作一样,如此而已,没有必要把重庆另眼相看。(顺便指出:四川应紧紧地抓住机会与法国、德国、美国合作,诚心诚意地向别人学习。)重庆,它没有腹地空间,它也没有经济能量去幅射,一个连贵州近邻都轻视的重庆,成都却喜欢与重庆纠缠,实在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重庆直辖后,你见过西藏考察团、贵州考察团、云南考察团、陕西考察团、甘肃考察团、内蒙古考察团去重庆取什么“经”么?
重庆,就是四川省的一个近邻,四川把它看成陕西也就可以了。笔者断言,以这种平和心态看待重庆的那一天,迟早会到来。“川渝情结”,是一个历史名词。
没有重庆包袱后的四川,是一个可以更为快速发展的四川。事实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试想,如果万县、黔江、涪陵现在还归四川省辖,其自然会在“人均”上进一步把四川省拉得更加灰头土脸。重庆主城区那堆房地产,如果一旦卖不动,银行贷款就收不回来,开发商就玩不转,银行资产质量也会进入高危,“三角债”的故事你们忘记了么?东京湾房地产泡沫你们忘记了么?更何况,曾经很漂亮的深圳高楼楼龄不过十几、二十年,现在已经看起来灰头土脸。渝中上半城那几栋高楼,不出十年,可能连重庆人自己也不愿意抬头望它一眼。
注意到:成都人面对重庆人唯一有点觉得不爽的就是重庆的所谓“高楼”。因此,笔者在这里对重庆的所谓高楼进行了几句解析。目的是希望成都人快起来,动起来,霸气起来,领袖起来。
总之,四川,“人均”低一点不可怕,一时的落后就是潜力。工蜂精神,是发展经济的一笔无穷财富。四川,千万不可受到重庆的任何负面影响。四川,终将打造成一个法国式的、美国式的,工农商通业业发达的西部最大经济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