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鳄龟。 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 文/图
5月5日一早,游泳爱好者杜之长来到岷江一桥河畔,“这里是冬泳爱好者最青睐的河段,没有特殊情况,我几乎天天来。”年过五旬的杜之长跟往常一样正准备下到水里,突然,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河堤边蠕动,河水荡起阵阵涟漪。杜之长吓了一跳:天哪!这到底是乌龟还是别的什么?……
乌龟中的异类,既像鳄鱼又像龟
杜之长坚持游泳,在岷江见过不少乌龟,“也就是一下就能放手心那种。”然而这次,见多识广的杜之长犯起了嘀咕:相比之前见过的乌龟,此物堪称异类,体型巨大,最令人称奇的是,此物背部凸起一块块疙瘩,与其他乌龟区别甚大。
来不及细想,此物正在河堤边挣扎,既上不去也下不来,杜之长赶紧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在怀里,然后快步回到家里。
细细观察之后,杜之长根据此物的特征,在网上开始搜索,希望能揭开此物身世之谜。经过反复比对,杜之长终于找出了答案:此物乃鳄龟,系易危物种。
鳄龟,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世界最大的淡水龟之一、有淡水动物王者之称。因体型大且攻击性强,除了短吻鳄较少有天敌。曾因人类的猎杀失去栖息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成易危物种。
杜之长坐不住了,赶紧拨打了市林业局的电话……
重达3.6公斤,慢悠悠重回岷江
6日上午10点过,东坡区森林公安分局会同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在杜之长家中见到了传说中的“鳄龟”:其长相酷似鳄鱼,集龟和鳄鱼于一体。头部较粗大,不能完全缩入壳内,脖短而粗壮,领背长有褐色肉刺,眼细小,嘴巴上下颌较小,吻尖,尾巴尖而长,两边具棱,棱上长有肉突刺,尾背前边三分之二处有一条鳞皮状隆起棱背,并呈锯齿口状,背壳很薄,上皮以棕褐色为主,偶尔棕黄色,背部具有三条模糊棱,并有放射状斑纹,后缘呈齿状,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点,幼时黑色,四肢粗壮,肌肉发达,爪子尖而有力,善于爬行。
经过反复核对,工作人员对鳄龟的身份确认无误,一过称,这条鳄龟重达3.6公斤。鳄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在川内有分布,但在我市极为罕见。一位老人说,听说过鳄龟但从未亲眼见过。
紧接着,工作人员和杜之长一道,将鳄龟带到了岷江二桥水深处。杜之长依依不舍地抚摸着鳄龟:“回到江里回到你的家。”慢悠悠地,鳄龟向着江里爬去,终于,消失在江水深处。
野生动物保护,市民意识逐步增强
今年4月8日至4月30日,东坡区森林公安分局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代号为“天网行动”的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专项行动,而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则是森林公安的重要使命之一,将坚持不懈加大打击力度。
记者从东坡区森林公安分局了解到,近几年,市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从已掌握的情况看,就有不少市民发现过不同种类的野生保护动物,都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共同参与放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发现野生保护动物,关键还得为它们找到家,比如去年发现的猕猴,最后就在成都一动物园安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