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的四川石化基地80万吨/年乙烯和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由“中石油”和“成石化”按股份制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和经营。两项合计动态总投资19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58.4665亿元,环境保护投资计划为31.7724亿元。环保投资比例占建设投资的20%。
如果随便说“石化项目没有污染问题”,那肯定是信口开河或则欲盖弥彰。项目所在地外围4公里以内,不宜集中人居。22平方公里农民面临拆迁安置。连石化基地自己的员工宿舍,也选址成都北三环带。
这么大的项目,成都引入,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其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中石油”家族入赘成都的石化项目,特点就是牛高马大、五大三粗。成都市政府父母大人们是按原始标准,遴选乘龙快婿的。本来该许配给另一位女儿“柑花仙子”金堂,却错把他许配给了“牡丹仙子”彭州。
既然来都来了,经过合八字、看人、踩家、过礼、吃酒等多个程序后,就订婚了。订婚后要结婚,就必须体检;体检出有毛病,就要防治;能够防治过关,就可成长住女儿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只要不是致命的艾滋,治得好,有啥可怕的?
炼油项目在产业链衔接、节能降耗、污染全程控制、废物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诸方面,体现出“减量化、再利化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新理念。
既然石化项目污染,可以采用现代工艺和相应积极降解处理措施,尽可能防止直排,那么,这个污染的风险,就可能降低到可以接收的程度。
我们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越南,尤其中国西部内陆地区,虽然因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蒙受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但也获得了较为重要甚而十分难得的发展机会;只有依靠高科技手段,来降解防污,超利避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