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到现场看这种大型的整体的一出戏。既然是第一次,要说起根源和过程可也是颇费周折:先是我在这个论坛里看见四川川剧院8月13号的一个演出可以赠票,免费看川剧,于是就打电话联系。同时邀约一些感兴趣的网友一起去看。因为我们12号才决定好去几个人,所以我也没给那个论坛负责增票的网友说清楚需要几张票。结果戏是19:30开演,我们4个人赶到戏院就19:25了,戏院门口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我们都以为今天看戏的事泡汤了。我联系好的人(斑竹人间好)刚开始说没票了,后来又打来电话说重新分到了2张票。拿到票后我发现和他一起来的另外一个漂亮MM(斑竹野笏)手里还有很多票呢,于是我们4个人就站在门口磨蹭,同时商量哪2个人去看戏哪2个人逛街。临进场了,漂亮MM赶过来,什么话也没说,塞给了我们需要的另2张票,她手里还多着一张呢,呵呵,是有人临时没来的。让我们这些临时决定要来看戏的占了便宜,运气啊,缘份啊!当时我们的心情,可是感谢极了!
废话少说,等偶进了场,戏已经开始了,却是戏中有戏,讲的是古代的一个小镇里的“三和戏班”和当地地主恶霸作斗争的故事。说实话偶这样很少看戏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戏名《易胆大》还以为是个新编戏呢!到现在才知道是个传统戏,唉,结果还在戏院里闹了笑话了,一个采访我的人一听我从没看过这戏,就对我有点失望。其实,新手更有采访头啊!新手敢说真话...评价都是直观的...
下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出戏能打个很高的分,从人员,情节,舞台各个方面都很强, 象我这样只听过川剧白蛇传偶尔看看11频道的京剧的人,居然突然能看见这样一出精彩的川剧,实在是让我非常震惊的.个人评价,这出戏在各个方面的水平和电视上播出的一些经典节目几乎没差别.(话又说回来,无论是戏院还是戏班子,都是全国一流的啊!呵呵),而且这次的演出,其实就是为了"2007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而进行内部审核和预演的.
锦江剧场的音响效果很好,重低音的琴声,嘹亮的笛声都清晰可闻,"帮腔"的效果也用得恰如其分,演员自己在唱,需要表达人物内心感情的时候,绝对不帮,当戏上升到小高潮或者高潮需要烘托气氛的时候,帮腔声起,配合剧场音响效果,这种震撼确实是非常美的.
偶最喜欢里面的人物是"麻五爷(夏昌荣饰)",本是大男人,莽汉子却头上扎着一朵红花;明明是个反面角色,喜欢用暴力而且讲话直接的那种人,可是扮相和眼神却一看就透露出狡猾,我看他的第一眼就想起了"威虎山"里面的9个"喽罗",却分不出应该是哪一个,甚至还带有点杨子荣的味道吧?哈哈. 而且这个人浑身上下都是戏,主角在台前表演时,他在一旁的表情和动作都不大,绝不会让你感觉到他在抢戏,但是这个时候无论你何时盯上他一眼,他那时的表情和动作都不一样而且感觉到恰如其分的合适极了.感觉他是真正的把这个人物演活了,一举一动和无论何时都身临其境.
这出戏的第一主角,演易胆大的陈智林我却不是很喜欢,第一印象就差,可能是妆化得太简单,太生活化,太接近于我周围平时能接触到的人了吧.后面看他的演出,也是出彩的少.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绝不是说他的表演差,这情况有点类似于笛子界的俞逊发和成都弹古琴的曾成伟,两位都是一代大师级的人物(从介绍看相信陈智林也是).在他们的演出中你不会看见他在一些细节上和教科书有微小的差别.大部分观众都不会讨厌反感或者说都喜欢.没有风格就是他们的风格,没有特色就是他们的特色.呵呵.他们大多在戏外和台下,也是很优秀的人物.能够组织一大批专业人士做一些很有益的工作.这个好象说远了.
另外一个出彩的人物算是麻五娘了吧.她的很多动作都能招来观众的笑声.扮演"花想容"的刘谊的表演也很出色.
故事的最后在高潮中结束,"易胆大"拿着"花想容"的还染着血红的鲜血的九尺白绫,跪在突出的T形台中痛哭失声,凄美的唱段配合标准男中音的高音量的腹震音应该还有帮腔,让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我的情绪被感染和震撼到了顶点.遗憾的是这时候观众都知道结束了,字幕上也打出了"剧终",于是我只好在掌声的干扰中回味一切了. 坐在我右边的一个中年人没有动.个人感觉,谢幕的时候再鼓掌,那种突然爆发的雷鸣般的掌声多好!呵呵.
当然后来的谢幕,也是很成功的,观众都久久不愿离去,站在座位上鼓掌,还配合叫好声.当麻五爷的扮演者出来谢幕的时候我也大声的呐喊了一声,因为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叫好,所以喊的声音还是比较大的.呵呵.个人感觉,因为这次来听川剧的观众,老年人只占少部分.所以在演员谢幕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在投入的为他们欢呼.我想,这个时候,也许才是演员们最幸福的时候.
[em05][em05][em05][em05][em06]
戏后疑问:第5场“三闹灵堂”结束时,提示了下一场是“乐极生悲”,这时候戏台最远处出现了一位身着老旦服装的演员。灯光都打在她身上,一片白雾后第5场的大幕被拉上。我还以为这位是骆善人的夫人呢!可是好象第6场她并没有出现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另外,不太清楚为何给这出戏拉大幕搬动两扇大屏风的工作人员都是身着僧侣一样的服装,因为他们都是站在光线很少的地方,所以不清楚是和尚还是尼姑。呵呵,也许是自己闹了个笑话吧.
[em09][em09][em09]